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周汉民:释放体制活力,才有中国创新竞争力 | 两会观察
分享至:
 (1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汉民 2021-03-06 16:30
摘要:突破那些带有较浓“计划经济色彩”的体制机制

提交今年全国两会审查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将创新放在了各类规划任务的首位。坚持自主创新的核心地位,是“十四五”规划落地、落细、落好的关键。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效显著,但科研领域仍存在体制机制层面的短板。特别是一些应当充分面向市场的领域,却还存在简单套用“国家组织专家论证规划+科研单位和企业竞标”模式,这种带有较浓“计划经济色彩”的体制机制,实践中制约了创新的积极性和成果转化的有效性。

说计划经济色彩浓,浓在何处?一是科研规划“不贴肉”。很多科研工作规划以“跟热点”为主,只知这些所谓的前沿和热点,而并不知其形成的土壤,导致很容易“照虎画猫”,追求的目标最终变成“空中楼阁”。即使能在别人确定的方向上产生成果,但这些成果通常会因为没有合适的土壤而难以生根发芽。

二是科研项目“不匹配”。政府设立的各类科研项目一般由专家开会讨论决定,对于企业的需求和痛点未必熟悉、未必清楚、未必了解。一方面,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课题成果很难与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建立起联系,加上科研工作的评价标准仍以论文发表为主,使得产学研脱节严重,无法解决实践中亟待攻克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在申报科研项目时,出发点更多是寻求由政府部门“认证”的名声和资金支持,把扶持资金直接转化为企业利润,而不是去加大研发力度、攻克技术难题。

反观发达国家的科研体系,科研课题的源头一般是工业界的某个具体问题。短期的问题是“工程问题”,由工业界解决;中期的问题是“技术问题”,由工业界和学术界共同解决;在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基础理论上的瓶颈,这些瓶颈就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由工业界、学术界和政府共同解决。科学探索和技术突破会结出很多的“种子”,这些“种子”落到“工业”土壤上又长出新树苗,不同“树种”之间的杂交再产生新的物种,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问题。将国家的期望、企业的痛点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改革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由市场提出需求并进行结果评定的“市场化”科研体制,尤为重要——有了体制机制的活力,才能有自主创新的竞争力,才有科技自立自强的实力。

在立项环节,应当更多倾听企业心声。可以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各行业协会、代表性企业梳理各行各业未来5至10年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科学问题,结合国际发展趋势,确定国家级、省市级等重点科研项目的主题。可面向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公开招标,并提供科研经费上的资助。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信息和项目对接,把高校的技术、人才优势与企业的需求打通,使企业更顺利地对接高校,寻找适当的合作伙伴,高校的研发也能围绕着企业的需求展开,真正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在评价环节,应当将企业纳入评价主体。为贴近产业实际,可尝试建立由专家和企业界代表共同参与的科研成果多维度评价体系。重点应考量“解决了工业界的什么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取得了什么样的技术突破,取得了什么样的科学成果。成果的评定应由企业代表参与而并非仅仅是科研体系内部人员来评价,价值评估应以无形资产与有形产值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体系来评价。

在转化环节,要促进市场化科研成果转化。可组建科研成果交易平台,供企业购买相关技术或服务,所得收入应以一定比例(如50%以上)归科研机构或者研发人员所有,并通过减税等方式加强对研发人员的激励。

特别要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人是科技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因而,要放宽人才跨平台、跨产业、跨编制流动,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允许人才发挥各自优势,利用各自技术优点,组成不同项目、领域、产业的创新小组开展各类研发项目。

以国家搭桥、政策导向、地方政府扶持的方式,鼓励人才创新,既能倒逼企业重视人才、提高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创新,又能避免人才在单一体制下因循守旧、闭门造车、丧失活力,促进科技人才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科技人才动起来、活起来、富起来。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社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