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上海一周 > 文章详情
【上海一周】大虹桥,为何要做“极中极”
分享至:
 (2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21-03-04 14:35
摘要:一东一西,某种程度上就是两块既有侧重、更有关联的试验田。

 

全国两会前,又一关乎上海的重大战略布局宣告落地。

上周,经国务院批复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布,多年来被列为上海重点发展区域的“虹桥商务区”,提升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面积远超过去范围——从最初上海的86平方公里拓展至长三角的70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51平方公里。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以空铁复合、海陆通达的综合交通枢纽为联动纽带,以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资源配置枢纽为核心功能;产业以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等“五型经济”为特征,力求成为大范围内产业升级的枢纽。

而据官方解读,这是“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之后一种全新的开放形态”,其战略分量,堪比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

这个由“一核两带”构成的“大虹桥”区域,其建设主体亦从上海市一家,变成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建。3月2日,由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动员大会举行,这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又一重大战略任务”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会上,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一连道出数个“着力”:上海将与苏浙皖三地一起,“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并全力打造高水平协同开放新高地,把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海市领导在多个场合表示,“大虹桥”应当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并且,“不只是上海的虹桥,更要成为长三角的虹桥、全国的虹桥、世界的虹桥”。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年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挂牌一年多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项被寄予厚望的国家战略有了又一个重量级的战略载体。

从空间上看,“大虹桥”的7000平方公里区域,横跨了长三角“经济黄金轴线”;其与“示范区”共同构成的形态,被比喻为一张“拉开的弓”。这里背靠的,本来就是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原本的虹桥商务区和虹桥交通枢纽,则在长三角的内部要素流通,及长三角同全国、全球的要素流通之间发挥关键作用。

此番“大虹桥”空间扩容,伴随大量制度创新成果和探索的注入,其基础设施布局、产业体系等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和补强。在置于“十四五”开局、致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语境下,长三角要率先构建新格局、成为全国的增长极,也迫切需要一个大体量、高能级的载体平台,更好发挥引擎作用。

李强表示,“大虹桥”面临的是一场“定位升级、开放升级、功能升级”,要通过“大虹桥”的强力驱动,促进长三角协同开放、协同改革、协同创新,全面增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而对上海来说,“国际开放枢纽”六个字,本身就与这座城市的功能气质相吻合

上海致力打造的“四大功能”,就包括“全球资源配置”“开放枢纽门户”;要在新发展格局中担纲“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既是对内开放枢纽,也是国际开放门户的虹桥,自然责无旁贷。

根据官方通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努力成为一个重要平台,即“国内大循环的一个关键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枢纽链接”。

同时,“大虹桥”的再升级,也是城市空间格局重构过程的进一步深化。

此前,上海明确“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16字格局,东西“两翼”有了新内涵——除了在东面的临港新片区和西面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大虹桥”151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及上海市域内南北共2000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同整个浦东新区,构成了更大的“两翼”

东西两翼,同中心城区、南北两区和五大新城,共同构成背靠长三角腹地、面向太平洋的空间格局。显然,一旦各个块面间实现有机的联动、互补和互鉴,上海承担的各项重大战略之间就能实现更高层级的集成联动,从而盘活整座城市的发展格局,体现更强的战略高度与深度。

作为以开放立身的城市,贯穿各大战略的核心关键词,正是“开放”。“两翼齐飞”,也是对内、对外开放两大扇面的共舞。对上海而言,拓宽两大扇面,对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为其编织网络、建立链接,是彰显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关键所在。

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是对外开放的枢纽,东西两翼,就是“龙头的龙头”“枢纽的枢纽”。“大虹桥”要当“极中极”“彩虹桥”,核心亦是在此。

要做到这些,一方面要更大程度发挥现有平台、载体的特殊价值,另一方面需要更多更充分的功能注入、产业注入、基础设施注入,特别是大力度、高水平的开放举措注入,打破制约要素流动的各种阻碍。同时,各项既有政策举措和新的改革措施,亦需要充分融合联动,构成一片开放的“高地”,用制度性、功能性的优势集聚、配置各类资源。

这是“大虹桥”特别是核心区眼下最为迫切的任务,同样是整个上海的迫切任务。

东翼的临港新片区,挂牌近两年来的最大使命,正是通过推进大力度的制度创新,打造与高水平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整个浦东,则需要通过全方位、高水平的改革开放举措,打造一个经济、社会、城市治理等方面全域、综合的样板。

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公布的前一天,李强前往浦东新区调研“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推进情况,再度强调要充分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发挥改革整体效应。

一东一西,某种程度上就是两块既有侧重、更有关联的试验田。“大虹桥”总体方案业已落定,国家层面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有关文件更加令人期待,上海的两翼如何“起飞”,又如何带动整座城市的跃升,相信会有更为清晰的答案。 

题图来源:新华社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文中图摄影:陈正宝
制图:仲昭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