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滞留西班牙400天
分享至:
 (1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桐 2021-03-04 06:36
摘要:“一天也是生命啊!”

在西班牙海滨小城阿利坎特滞留400天后,椎·剧场创办人李芊澎和我进行了一次跨时区连线。

“最好是视频,这样我们都能看到彼此。”她要求。

晚上8点,我在家里的书桌前如约上线,立马后悔自己穿着睡衣,蓬头垢面。因为她衣着得体,化了妆,坐在沙发上,神采奕奕。一时间,我觉得自己更像那个滞留了400天的人。

疫情发生后,航班熔断、高价机票、跨境风险让“滞留”成为全世界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对于李芊澎我有很多好奇。她不会西班牙语,也不会做饭,如何独自在异乡生活了400天?她创办的椎·剧场在疫情中停摆多时,如何面对困境?最惊讶的是,疫情带来种种不确定让大多数人趋于寻求安稳的时刻,她为何突然辞去了上海戏剧学院稳定的教职?

迷失阿利坎特

李芊澎

阿利坎特濒临地中海,阳光明媚。去年1月,李芊澎来这里度假,没想到后来遇上新冠疫情在欧洲暴发,西班牙病亡人数一度跃居全球第二,国宝级歌唱家多明戈也未幸免。

疫情严峻时,西班牙封锁边境,出不来。好不容易通航,但小城阿利坎特没有直飞回国的航线,转机的机票难抢不说,还需要24小时内拿到双检测,几乎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加上欧洲疫情依然严峻,跨境飞行仍有风险,她决定再等等。

独自滞留阿利坎特,与家人分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国,李芊澎从未担心过自己的安危。她不会说西班牙语,也不怎么看当地新闻。

以前满脑子只有戏剧的她,开始为一日三餐而苦恼。从前,她跟我谈论的是罗伯特·威尔逊、前卫剧场、潜意识,现在朋友圈里晒的全是包子、饺子、馅饼。作为一个山东人,大概对碳水有种执拗,征服了发面这项技艺后,她开始所向披靡。

阿利坎特的大晴天

“一开始总觉得这里是暂留之地,一切从简。突然有一天不想凑合了,一天也是生命啊!于是开始打扫房间,买花,还采购了很多锅碗瓢盆,开始钻研厨艺,征服一种又一种美食。我一个学生还感叹,没想到我这样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人,也能变成今天这样。”李芊澎说。

更让我佩服的是,她在疫情中把当了20多年老师的自己变成了一个学生,将滞留时间变成了一个集中学习期。她在疫情中上了西班牙语、艺术史、人文哲学的线上课程,补上了一直想看但没时间看的电影,还和朋友组成了好几个学习小组,系统学习宗教哲学、藏地电影文化。她一直很鄙夷一些演员“不爱读书”这件事。“表演是需要文化素养的,很多东西你理解不了就表达不出来。”

疫情中独自滞留异乡,难免有过迷失,但一切都在重回正轨。“每天出门看着阳光那么好,海那么蓝,就觉得,生活没有那么糟。”

给全人类看的戏

给学生们上网课的日子

前不久,李芊澎辞去了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教职。她从这所学校毕业,留校当了20多年老师,如今说辞就辞。她的理由是——表演是一门实践学科,上了一年的网课,无法与学生面对面,她不满意这样的效果,挣扎已久。“我是一个行动主义者,一旦下定决心,就得去做。”

辞职后,李芊澎打算把更多的重心放到椎·剧场的运营上来。2016年,她在上海创办了椎·剧场,几年来推出《开放夫妻》《毒》《呼吸》《抄写员巴特比》《爸爸的床》《默默》等作品,曾吸引王学圻、万茜、王传君等演员参演。

万茜排练椎剧场作品《默默》

剧场停摆后,她联系过我一回,没为自己诉一句苦,只是建议我关注灯光师、音效师、舞台监督等戏剧行业幕后从业者。他们大都是自由职业者,疫情中没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还好椎·剧场没有死。4月底,《爸爸的床》将在上海举行疫情发生后的第一场演出。除了继续担任椎·剧场艺术总监,李芊澎还计划在高校之外继续她的表演教学,打造观念、方法、实践的“一条龙服务”,因为“缺了哪一块都不行”。

疫情中开线上会议

在西班牙的日子,李芊澎也没停止对戏剧的钻研。在朋友的介绍下,她认识了不少当地戏剧界的导演、演员、剧院总监、文化官员,深入了解了西班牙的戏剧生态。她租的房子就在阿利坎特最主要的剧场旁边,经常路过,剧场开放后也时常光顾。

“西班牙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国度,他们的肢体非常发达,舞蹈、新马戏、木偶剧、默剧都有很多好的作品,但比起其他欧洲国家来说,西班牙艺术家在国际交流合作上走得还不够远。”

李芊澎疫情中常常观看线上戏剧

椎·剧场的戏,常常在全球寻觅文本和主创,2018年首演的《小马驹》,就由西班牙青年作家巴寇·贝泽拉创作,以校园霸凌为主题。未来,李芊澎希望能把阿利坎特变成椎·剧场的海外排练点。就像尤金尼奥·巴尔巴的欧丁剧团,驻扎于丹麦小镇霍尔斯特布罗,安安心心地创作和打磨。此前椎·剧场《抄写员巴特比》就曾在德国排练。

椎·剧场选戏有个标准,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命运,要与当下,与进剧场看戏的每一个观众有关。比起做什么戏,李芊澎更在意的是为什么做戏。“疫情总会散去,大家会越来越强调当下、此刻,人们对文化交流的渴望也会变得十分强烈,现场戏剧不能缺席。疫情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经历,它让我们彼此连接,产生共鸣。疫情让我更加坚信,戏剧是没有国界的,我想做全人类都可以看的戏。”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李芊澎手机里的海
图片来源:被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