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见识录 > 文章详情
搬离北外滩蜗居,老上海人留下这些旧物,岂止岁月的“包浆”……
分享至:
 (40)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蒋迪雯 2021-02-28 05:46
摘要:近年来,中心城区不少成片二级旧里得到改造,居民喜迁新居。那些留在老房的旧物,你可能想像不到?

牛年新春刚刚过去,北外滩东余杭路旧改项目(一期)、(二期)的1万多户居民已经在期盼宽敞明亮的新家。从去年底到今年初,随着一期、二期旧改项目生效,居民们正在陆续搬迁。

他们把大部分的旧物品留在老房,与逼仄环境的彻底告别,抱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面貌一新迎接新生活。

这些旧物品大到空调、橱柜和床,小到三寸盘、铅桶、信用卡,都曾经是家里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作为一段珍贵记忆,它们会留在主人心中,也值得我们去记录。

安国路133弄14号  徐惠萍姐弟

圆台面是20世纪70年代从寄卖商店买来的,家里地方小就想方法改成折叠的,只有国庆、春节假期四姐弟和父母一起团聚时才用。每当圆台面摆出来,金针木耳烧烤麸,银丝芥菜,糖醋黄鱼等,母亲的拿手菜一一上桌,一钢盅锅子的黄豆蹄髈骨头汤要吃好几天。年夜饭是兄弟姐妹最盼望的,也是油水最足的,买汰烧都是母亲一个人,全家人吃饱喝足了,她才坐上席开始吃饭。家里最有特色的要数宁波汤团,糯米提前半个月开始浸泡,糯米粉自己磨,猪油黑洋酥馅自己做。当时绵白糖紧俏,买来白糖用啤酒瓶滚碎,至今徐萍惠的弟弟还保持春节做汤团的习惯。

现在,家人聚会都到饭店里解决,圆台面用不上了。但它凝聚了兄弟姐妹的美好回忆,和对母亲的思念。

看到这些照片徐惠萍触景生情,于是她将老照片做成了电子版,打开手机、电脑就能看到,时代在进步,这些记忆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当时,宁波乡下用船运来的老式菜橱,70多年了,有10扇门,门上有雕花,上面放小姑娘的化妆品,中间放副食品票,下面放油盐酱醋,是家里最派用场的家具。岁月流逝,橱却被常刷常新,只是橱门上被老鼠咬坏的洞让家人想起陪伴已久,还有记忆中父母让擦灰时的不耐烦。

  

唐山路685弄97号亭子间 吴世英

 吴世英住在二楼亭子间,30多年前结婚时,做菜做饭都要从底楼灶陂间端到二楼再吃。为了少跑就要多拿,像耍杂技也闯了不少祸,甚至连人带菜一起滑下来。后来,吴世英从超市买来托盘,一次可以端很多菜,非常实用。

30多年前流行信用卡时,赶潮流的吴世英就申请了一张,翻开皮夹子里面插着各种各样的卡,每当拿出来用时很扎台型。随着时代变迁,特别是这两年,手机支付越来越方便,这次动迁再次翻出这张卡,和丈夫商量后去银行注销了。

  

唐山路725弄29号统客堂  翁翠香

 多年来,翁翠香夫妇俩和小叔一家共享26.2平方米的房子。她觉得还是蛮“乐惠”的,每隔一年半载就会添加一些新的陈设。唯一不足就是底楼太潮湿,黄梅天更是难熬,鼻炎也一直不见好。有人开玩笑说,家里都可以种蘑菇了。

地上“躺”着“一帆风顺”的木雕艺术品,90年代初,月工资70、80元的时候这件礼品就要200多元,买来是想送给幼儿园老师的,女儿身体有点弱而且调皮,经常麻烦老师,心里总有些不好意思。可是,送出手的东西老师却坚决不肯收,翁翠香心里嘀咕,也只好过一阵子看看再说。直到毕业,老师对女儿的关心一如既往,翁翠香觉得是自己小心眼了。

80年代末,爱漂亮的翁翠香买了这条紫色方巾,后来有点发福,脖子粗戴不上,就给上学的女儿戴,现在外孙也用过。搬走时,翁翠香还将它挂在床头。

93年女儿读书时买的台灯,距离都可以调节。后来女儿长大,台灯又给婆婆用,为了不占地方,老公想办法改成壁灯,方便起夜。

  

安国路179号统三层阁  王华萍

 女儿刚刚读大学时,家里置办了第一台电脑,学旅游专业的她把同学聚会,和家人拍的照片都存在这张3.5英寸磁盘里面。随着存储技术发展,像U盘、移动硬盘等更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出现,3.5英寸磁盘已无用武之地,但它上面记录的那些欢乐瞬间,永远存在。

  

唐山路685弄135号三层阁  余一敏

马上要搬新家了,房间里承载了很多女儿小时候的记忆,印象最深就是这幅小狗的装饰画,表妹来上海玩,姐妹俩去和平公园一起画的,因为妈妈属狗,女儿有心挑了这张卡通画上色。

20多年了,画上的颜色一点点剥落、泛黄,挂绳上也积了灰,女儿拍了照片放手机里珍藏,新房要有更好的期待。

电脑椅上的坐垫是用旧牛仔裤改的,口袋里放着一台MP4,那是余一敏住院开刀时,先生买来给她解解闷的,爱不释手。随着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MP4也淘汰了,余一敏说让它跟着老房子一起消失。

   

唐山路725弄45号 虞正祥

这根蜡烛在抽屉角落里发现,20世纪60年代用电困难,限电、停电是常有的事,晚上就点蜡烛。现在电力保障稳定,很少用到蜡烛了。

 老虞的父亲曾经在有轨电车公司工作,反光镜、车钥匙等老部件也是当时这个令人羡慕职业的身份象征。

父亲是个有心人,收藏各种各样的电车票,见证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上海交通的发展。

   

唐山路685弄127号统客堂  吴荣娣

从大橱顶上发现这把秤时,秤砣已经不见,吴阿婆说可能被老鼠拖去了。以前买菜怕缺斤少两,回家总要再称一下确认,上海人管这个叫“把家”。这把秤已经有70年的历史,小到1两、大到30斤都能秤,在没有电子秤的年代,既实用又能锻炼脑子的反应速度。如果缺的多,要找摊主理论,大部分摊主还是认账的,这是个信用问题,否则牌子就做摊了。

吴阿婆说,现在不要说年轻人,就是她也不愿再用这样的秤了。


东余杭路1076号前楼  赵云亮

这只涂锡的老式铅桶有40年的历史,当年花10块钱买,算贵的。平时拖地要在底楼盛一桶自来水拎到二楼。后来,老赵自己想办法在二楼装了水斗,铅桶用得少了。他说,将来住进新房子,拖把肯定换成新式带脱水的,铅桶已没了用武之地。

这套小茶具还是赵云亮去无锡疗养时给女儿买的,5块钱,小姑娘很喜欢,经常邀同学上门喝茶,可以玩很久。随着年龄增长,这套茶具已有20多年不用了,就这样一直放着。现在想给外孙玩,男孩子不喜欢。老赵说:“这套小玩意不要有点可惜”。

为了有个固定的地方挂钥匙,老赵自己动手做了小摆设装在门边,出门时带上回来就挂好,习惯了。搬了新房,他觉得不需要了,通常进门都有鞋柜,上面可以放钥匙。

   

东余杭路1076号底楼门面房 白斩鸡店店主王之松

20年前,30多岁的王之松把白斩鸡店开在了东余杭路安国路口,打上“美好人生 鸡不可失”的广告,生意非常火红。

动迁搬家那天,王之松把搬场的时间定在清晨开市的老时间,跟朋友借了一辆外地牌照的货运车,7点前上高架。他将在松江老城区继续他的白斩鸡事业。

所有能带走的物品王之松都搬走了,拉上卷帘门,隔壁店主送来了大闸蟹,算是对两家友谊的肯定。最后,王之松站在广告语前笑呵呵地留影,“如果生意好,还得早起”。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上观新闻 蒋迪雯 摄影报道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