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产业观察 > 文章详情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越来越多,挤压人行道空间怎么办?上海正在这样破解
分享至:
 (3)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锟 2021-02-25 13:46
摘要:道路充电桩可以作为综合杆的搭载设施之一,集约化进行建设。

2020年上海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12.1万辆,同比增长92%,累计推广42.4万辆(燃料电池汽车1483辆),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全球前列。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充电桩的数量也在成比增长,有市民担心,会不会出现“马路拉链”现象,充电桩会不会压缩人行道的空间?

对于这样的担忧,上海市住建委一级巡视员江小龙在今天的市政度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上海正在通过在城市道路综合杆上搭载充电桩的方法缓解这一问题。

现实中,充电桩的建设有三个特点,一是分布范围广。中心城区住宅附近的道路,尤其是大量充电难的老旧小区附近,均有布设需求;二是设置密度高。按照道路充电桩车位占总体道路停车位20%的配比,每隔30米左右就需要有一个充电桩;三是需要带电源、通网络。 

可以说,城市道路综合杆符合道路充电桩建设的主要条件,具有数量大、分布广、设置密、带电源、通网络等特点。因此,道路充电桩可以作为综合杆的搭载设施之一,集约化进行建设,这样既免去新增充电桩对人行道的占用、提升环境品质,又可以利用综合杆预留的电源容量和通信管道,避免重复掘路。“只需在挂载方式上进一步规范,就可以实现道路充电桩的快速部署。”江小龙说。

而从统筹建设角度,市住建委会同发改委在各区实施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的同时,同步推进道路停车场充电桩建设,确保道路充电桩建设与架空线入地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

发布会上,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刘斌还透露了目前上海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数据。

充电设施方面,截至2020年底上海公用及专用充换电设施已超过10万个,外环内以服务半径1公里计算,覆盖率达91.8%;外环外以服务半径2公里计算,覆盖率达63%。新增直流快充设施占比较2019年同期占比翻了一番。创新开展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建设,目前已有15个示范站上线运营。 此外,还加快推进机场、火车站充电站布局建设,虹桥机场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出租汽车蓄车场充电站点。

今年市交通委将进一步完善充(换)电设施网络,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公共充电模式;积极推广智能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充电模式。在全市打造统一查询、统一结算的经营性快充网络,加强公用桩、专用桩建设和使用管理要求,重点推进出租汽车蓄车场、公交车停保场站、公共停车场、P+R场地的公用充电桩建设,完成2021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1万个公共(含专用)充电桩和15个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建设”。同时,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在特定领域和行业开展换电试点。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