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低温黄色预警上海开启“速冻模式” :急救120运能增两成,多家医院已做好防寒备案
分享至:
 (38)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侍佳妮 2020-12-29 19:30
摘要:入冬以来,低气温给120急救系统带来巨大挑战。

上海今天下午气象预报连挂“三黄”(低温、寒潮、大风)进入“速冻模式”,医疗急救系统及医院内人数明显攀升。

记者采访中获悉:入冬以来,低气温给120急救系统带来巨大挑战,近期救护车已基本满负荷运转,总体运能增加两成。“11月我们日均出车689次,12月已经攀升到日均729次,随着气温骤降,这个数字还将走高。”一线急救医生戎进介绍。而在各大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数峰值可能明后两天出现,多家医院为应对寒潮已做好充分预案。

寒潮下的“急救案例”带来健康提示

戎进告诉记者,12月初,上海有一位90岁老人起夜没有回来,老伴发现他倒在洗手间,遂拨打120。急救人员赶到时,发现老人因心室颤,心跳呼吸已经停止,立即跪在冰冷的瓷砖地面上实施抢救,20分钟后老人终于出现了生命迹象。急救人员将老人送往医院,挽救了老人的生命,家属十分感激。上海已迎来雨雪交加天气,不少积水处结冰。往年一到这个时候,120接诊的摔伤病例便大幅增加,骨折、面部擦伤情况都较为常见。戎进建议,市民出门应当选择合脚、防滑的鞋,防止摔倒。骑自行车、电动车要遵守交通规则,宁等三分不抢一秒,还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注意周边车辆,急救医生提醒,“上海人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骑车戴头盔的人多,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防寒保暖固然重要,但防寒保暖工具本身也存在安全隐患。戎进说,自己接诊过一个病人,因紧贴皮肤的取暖袋使用不当破裂,造成严重皮肤烫伤。还有一户家中无人值守,窗帘飘到电热取暖器上被烫焦,幸亏邻居闻到焦味后拨打了110、119和120,才及时阻止明火出现。电热取暖器不可覆盖,出门前应关闭,避免酿成火灾。此外,寒潮来袭经常伴随大风,市民应当提前清理阳台或窗台上可能坠落到楼下的物品,在室外行走时也要注意高空坠物风险。

多家医院完善预案为患者“双重保障”

“速冻模式”下,上海多家医院业已做好准备,以此应对就诊高峰。在杨浦区中心医院,门诊就诊数据统计:门诊就诊患者增长约20%左右,急诊就诊人数与平日基本持平。杨中心为保障降温期间的就诊秩序已做好相应预案。负责人介绍,在由于寒冷天气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科室,如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儿科等门诊科室,已实现周一至周六全天进行门诊开放,周日门诊实现半日,满足周边居民的就诊需求。除此之外,医院还及时做好防冻降温等保障措施,为患者提供做好安全就诊和及时救治的双重保障。

杨浦区中医医院后勤保障做好防冻防寒措施

长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科室各处各角落巡视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数量随气温下降已有所增加, 急诊科主任赵云说,近日增加的患者几乎都是清一色老年慢性病患者急性发作, 29日急诊共接诊170人次。

嘉定区中心医院29日门急诊量达6201人次,“相比前段时间已有所增加,增幅为5%左右,不过速冻模式刚启动,急诊更明显变化一般出现在1-2天之后。”嘉中心副院长李强告诉记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乃至骨折外伤等患者会有所增加。”嘉中心已做好预案,后勤保障人员已检查水管、空调等,同时确保患者就诊有热水饮用。院方还贴出24小时紧急维修电话,一旦出现维修问题,可第一时间报修,确保医院救治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嘉定区中心医院后勤保障部门在做最后检查

市民防寒度冬不妨记下“健康锦囊”

来自急救中心的数据显示,12月以来增加患者,病因主要有心梗、心衰、脑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肺炎、哮喘、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何气温降低会诱发这些疾病?医生解释:低温会刺激血管收缩,使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同时会令血液黏稠度增高,出现血栓,原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容易发病。低温还会刺激鼻黏膜、呼吸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数九严寒,市民该如何预防保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方泓主任医师为市民提供“健康锦囊”:冬季采暖时,室内温度的标准值为16至24℃,适宜的室内温度有利人体健康。老年人在冬季尽可能保持身体处于恒温的状态,不能过冷也不能太热,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老年人建议根据天气预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运动时间。天气骤变时尽量减少外出,并及时增添衣物,特别要注意四肢、腰脖部位的保暖。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