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法华镇”还是“徐家汇”?复旦李公祠校舍到底在哪?
分享至:
 (10)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读史老张 2021-03-27 06:04
摘要:复旦李公祠校舍,是指1912年复旦公学(后改为大学)借用上海李鸿章祠堂办学的校舍

复旦李公祠校舍,是指1912年复旦公学(后改为大学)借用上海李鸿章祠堂办学的校舍,我在《这些地方,留下了复旦的立校传说》一文(刊于2020年11月20日《解放日报》)中做过介绍。拙文发表后,一位读者来电称,文中小标题“徐家汇:李公祠校舍”的提法不妥——当年李公祠不在徐家汇,而是在法华镇。编辑问我:该如何答复他呢?这个问题,说来话长,恐怕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楚。


【“徐家汇李公祠校舍”是复旦共识】

原李公祠享堂,今复旦中学登辉堂(校史馆)

在复旦校史上,“徐家汇李公祠校舍”一词早已有之。在老校友记忆中,说起李公祠,都会加一个前缀:“徐家汇李公祠”,这可以从复旦校友的回忆中得到佐证。

1912年入学的沈元鼎在谈到复旦学制时称:“复旦尚未完成大学体制时,在上海徐家汇李鸿章祠堂,早已举办中学部及大学预科。”(沈元鼎《民国初年的复旦》)1916年入学的程天放则回忆,复旦校舍原址在吴淞,“一九一二年迁设徐家汇的李鸿章祠堂”。(程天放《李公祠四年》)1916、1917年间入学的黄纬芳记得:“我在母校时代母校还在徐家汇李鸿章公祠,那时大约是民国五六年……”(黄纬芳《在母校求学时期的回忆》)1920年入学的江理如也表示,复旦“大学部和中学部均设在上海徐家汇镇李公祠内”。(江理如《李公祠杂忆》)

和上述学生比起来,金通尹教授在李公祠校舍的时间更长——他曾任复旦理学院院长,早年在李公祠校舍读书,1918年又回来任教。1938年初,复旦迁至重庆北碚黄桷镇,金通尹时任教务长。当年黄桷镇校舍屋窄房陋,破败不堪,相比亭台水榭的李公祠、画楼飞宇的江湾校舍,不可同日而语。金通尹在校刊上发表《我们的茅屋》一文,借用囊萤照书、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激励学生乐观进取,“在茅屋里求学”。他写道:“……看见在校同学寝处的简陋,足以反映过去比较舒适些的生活。在徐家汇旧李公祠读书的校友,想起都市中的小小园林,究竟不如大自然山水之旷爽,单就这点来说,我们的‘茅屋’,把嘉陵江三峡为园沿,大大可以自豪。”这里,他提到的“旧李公祠”,也以“徐家汇”作定语。

因此,“徐家汇李公祠校舍”一词,是一种共识,还曾被复旦以人文地理名称固定下来:1946年复旦由渝返沪,接收江湾校园以南原日伪兵营和宿舍作为师生宿舍,并以复旦历次迁址的地名命名,如“淞庄”(吴淞)、“庐山村”(庐山)、“筑庄”(贵阳)、“德庄”(赫德路)、“渝庄”(重庆)和“嘉陵村”(嘉陵江)等……其中,一个以单栋小楼和日式平房为主的宿舍区,就被命名为“徐汇村”(今复旦第二宿舍),以此纪念复旦在徐家汇李公祠办学十年。


【徐家汇与法华的角色转换】

复旦李公祠校舍原校门,校门前挂有“私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牌子

那么,为什么读者会有“李公祠不在徐家汇”的提法呢?

可能是:第一,在现今上海市区地图上,李公祠(今华山路复旦中学内)在长宁区,不在徐汇区境内;第二,也许囿于行政区划,时下流行的新概念“徐家汇源”,也未将李公祠包含在内;第三,李公祠原址靠近法华镇路,这里曾是法华古镇的中心区域——将李公祠归于法华镇,似与上述因素有关。

法华古镇历史悠久。“法华”之名,源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在李漎泾北岸修建的“法华禅寺”(今法华镇路525号)。李漎泾长约十里(北通吴淞江,南连肇嘉浜、蒲汇塘),航运四通八达。法华寺建立后,这一带香火旺盛。明代中叶,以法华寺为中心形成市镇,名为“法华镇”,流经镇上的李漎泾也被称为“法华浜”——今天,从徐家汇沿华山路拐到法华镇路一段,仍能体验到当年法华浜的蜿蜒曲折。清乾嘉盛世时,法华镇繁盛达到顶点,人口骤增,商贾纷至,连吴淞巡检司也移设到了镇上。吴淞巡检司的巡辖范围,东达上海县城厢外、西至北新泾、北到吴淞江北、南及徐家汇。而法华镇的辖境呢?范围也不小:“北兼曹家渡,南尽徐家汇。”(瞿宣颖《法华镇状况概要》)

然而,到了清咸丰年间,法华镇迭遭兵燹。1853年9月,小刀会起义,起义军占领法华镇,烧毁了吴淞巡检司署。1860年夏,太平军进驻法华镇,在法华寺满月阁设立火药局。7月28日,满月阁突然爆炸,法华寺严重毁损。不久,李鸿章的淮军与英人“洋枪队”分别攻入法华镇,与太平军激战,法华镇顿成一片焦土,古刹香火中断,园林摧折、商市停歇,镇民纷纷逃散。值得注意的是,法华镇难民的集聚地,竟是徐家汇!徐家汇原是肇嘉浜和蒲汇塘交汇处的一个村落,据民国《法华乡志·卷一·沿革》记载,徐家汇“向为沪西荒僻地”,其时“避难于此者男提女挈,蚁聚蜂屯”,不久即“商贾辐辏”,成为新市镇。

徐家汇崛起后,“法华益衰矣”。1862年,英租界当局为镇压太平军,自北向南(今愚园路至徐家汇)越界筑路,名为“徐家汇路”(1921年改名为海格路,今华山路),法华地区渐被蚕食。在这前后,法华的行政域名也有变动:1860年,叫法华团练局;1906年,将局改为学区,叫法华区。1911年,城镇乡自治兴起,由于法华丁口不满3万,故设乡,改称法华乡。1928年,法华乡又改置为区(后再改为镇)。1938年前后,法华相继属于沪西、长宁和法曹等区,部分辖域、行政职能则被徐家汇取代。因此,从就读于李公祠校舍的历届校友回忆中,找不到任何有关“法华镇李公祠”的提法。

与此相反,当年“徐家汇李公祠”一词却屡见报端。1909年第26期《图画日报》写道,李鸿章铜像移置“于上海徐家汇丞相祠堂(即李公祠——引者注)内,备中外人观瞻”。1912年9月9日,《民立报》以《复旦公学开学记》为题,报道了复旦开学盛况:“复旦公学禀准苏都督拨徐家汇李公祠为校舍,本学期即在该祠开办……”1919年,《时报》上列出“徐汇八景”,其中第一景即为“李祠吊古”:“徐家汇镇北,有李公祠,花木甚盛……今为复旦公学。行人过此,每有沧桑之感。”(芳杜《徐汇八景》)1934年,有人在《新闻报·本埠附刊》介绍徐家汇时,将李公祠复旦附中与徐家汇各所名校并列:“这里有几所著名学校,交通大学、复旦附中、徐汇公学、启明女校,我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在马路上散步……”(项珊《徐家汇》)

更重要的是,“徐家汇李公祠”一词也是正式的官方表述。

1909年第26期《图画日报》上有关李公祠的图文报道

1913年1月,《民立报》上刊有复旦董事长王宠惠、校长李登辉同署的《复旦公学招生广告》,明确规定:“校址在徐家汇李公祠内。”1932年第99期《上海市政府公报》中,载有市政府致美国驻沪总领事克宁瀚的公函,函中即有“本市徐家汇李鸿章专祠收归公有”的文句。1936年5月,柳亚子与上海通志馆同仁实地调查法华镇,他后来撰文称:“……我们到了所谓的法华寺的山门,看到门口挂着三块牌子,一块是‘徐家汇警察所法华镇派出所’,一块是‘上海市市立西镇短期小学校’,一块是‘徐家汇警察所海格路派出所’,这样不问而知,如今的法华寺已暂作‘公安’和‘教育’的办公地点了。”(柳亚子《法华访古记》)这段文字中,“徐家汇警察所法华镇派出所”的牌子,即是徐家汇与法华角色转换的见证。


【李公祠历史尚有认识误区】

写到这里,“徐家汇李公祠”的概念似已清晰。但是,我在梳理史料时却意外发现,关于李公祠校舍,尚流传有两处史实错讹,有必要再“续貂”几句。

李公祠内,原有一座金碧辉煌的李鸿章铜像。铜像由德国克虏伯公司制作,1896年完工,1906年2月移置于李公祠,为复旦李公祠校舍内的标志性纪念物。这座铜像早已被毁,有一种流行说法称,“李鸿章铜像毁于20世纪50年代初,可能被送到冶炼厂炼铜了”。真的是如此吗?

不久前,我专此请教了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先生。金先生于1941年至1947年在李公祠复旦附中读书,前后历经6年,他对李鸿章铜像被毁印象深刻:“我是看着李鸿章铜像被拆毁的,时间应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具体哪一天我记不清了。当年日军已是强弩之末,拆毁了上海几乎所有的纪念铜像,冶炼后制作枪炮——惟有那座著名的普希金铜像未被冶炼,因为日本人害怕日苏关系破裂……李鸿章铜像怎么可能保留到上海解放初呢?”金先生的说法真实而可信。

另外一个错讹,是有关李公祠复旦附中的改名。一位专家认为,复旦附中之所以改名为“复旦中学”,是因为“复旦大学与附中的关系不和,附中决定退出大学,于是原附中改称‘复旦中学’……”据我考证,这种说法没有根据。

1917年冬,复旦公学“添办大学正科”(大学部),改名为复旦大学;1922年春,大学部迁入江湾,“中学部以校舍不敷,仍就徐家汇原址办理”;1930年(一说1929年)夏,“中学部改称附中。”(毛西壁《三十年来之复旦附中》)在此前后,李登辉既是大学校长,也是中学校长;中学校务主要由中学部主任负责。复旦原总务长殷以文曾长期担任过中学主任,因此我从当年中学部(附中)发布的文告、公函中发现,署名常为“校长李登辉、主任殷以文”——这一建制一直延续到1947年11月李登辉校长去世。1942年,迁往北碚的复旦大学改为国立;附中仍为私立,体制不变。吴南轩、章益虽然先后任北碚复旦校长,但他们都是李登辉弟子,对恩师执礼甚恭,也无暇顾及沪校(包括附中)事宜。1946年复旦由渝返沪后,大学与中学部关系渐趋紧密。金冲及先生告诉我,直到1947年,“中学部还有70多位学生不经考试直升大学部读书”——附中和大学怎么可能“关系不和”呢?

至于附中改名,是因为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不是师范类院校的,不能设附属中学,复旦附中遂于1945年改名为“复旦中学”。

对此,后来复旦总务长何恭彦教授有过回顾:“复旦大学既已改为国立,按目前所有学院,不能有附属中学,以故原有徐家汇复旦中学及复旦实验中学均已另行组织校董会……”(何恭彦《调整各地复旦中学》,《复旦》1946年5月号)因此,附中与大学因“关系不和”“退出大学”之说,根本不能成立。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今华山路复旦中学校门
图片来源:读史老张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