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品区·五年 | 嘉定:成为“节点”,底气在哪里?
分享至:
 (73)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茅冠隽 2020-12-21 06:31
摘要:嘉定的“十三五”,是在各方面铸造“节点”的五年。

【小编说】

一言难尽的2020年快要到头了,上观新闻一年一度的“品区”时间也到了。

这一年的上海16个区,受到过冲击,遭遇过挫折,也创造了不少奇迹。这一年还为过去的五年划上一个句号。“十三五”收尾了,“十四五”要来了,新的征程开始了,每个区都有它的跑道,这个节骨眼上,每个区都在全力奔跑。

今年末的“品区”,我们品的是五年。往回看,是为了往前看。老规矩,一个区,一个关键词,我们不怕一言难尽。



距离“十三五”收尾还有两周的时候,老牌科技城嘉定有个大动作:一个名为“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的园区正式启用,占地面积近250亩,位于上海西北工业重镇、素以汽车产业著称的安亭。

“犀利”的网友很快开始吐槽:传统汽车产业果然不景气,以至于连“国际汽车城”都要转战短视频了!

这当然是句外行话——汽车和短视频,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事实上,在线新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重要方向的当下,“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的高调亮相,正可看出嘉定产业转型升级之迅速、动能转换之迫切。

真正让人在意的,是这个园区的定位——“国际”和“中心”。回看“十三五”,嘉定在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创新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嘉定,作为一座目标为“长三角综合性节点”的城市,各种具有连接、集聚、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自然多多益善。

在上海正在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当下,建设“节点城市”,是嘉定这座老牌科学卫星城、汽车城、教化之城的使命和机遇。更进一步说,在某些特定领域、某些特定产业,纵观上海,也只有嘉定才有条件成为“节点”。

回望这五年,我们把“节点”二字送给嘉定。节点,一方面自然是资源、信息、人才等各类要素的连接点、再分发点,另一方面则是城市能级的“增能点”和“功率放大点”。嘉定的“十三五”,是在各方面铸造“节点”的五年。

(一)

聊嘉定,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汽车。嘉定是汽车产业重镇,也是汽车产业链群的重要节点。

1958年9月30日,一辆银绿色的小轿车从位于嘉定的上海汽车装配厂组装车间内缓缓驶出,现场一阵欢呼——这是上海第一辆国产轿车。

61年后的2019年,F1历史上第1000站在嘉定火热开赛,如果仅论马力,一辆F1赛车是1958年“凤凰牌”轿车的20倍左右。嘉定是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起点。这些年,汽车也确实在嘉定“越开越快”。

不过,最近几年汽车产业正经历“冰与火之歌”:一方面全球传统汽车产业整体下滑,汽车产业带动力逐步减弱;另一方面,以“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特征,传统汽车正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从“秀肌肉”(马力等)到“秀智慧”(智能网联及数据处理能力等)的变革正在全球掀起。

区域产业发展,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当原有的“舒适圈”不再舒适,嘉定积极主动跳出,在汽车产业的外延和内涵中寻找新定位。

汽车“新四化”发展,嘉定这五年动作频频:2016年6月初,国内第一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在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启动。2018年,嘉定成为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城市之一。未来嘉定区开放测试道路将超过1300公里,实现460多平方公里全域覆盖,更多汽车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将在嘉定“生根发芽”。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区领导在谈到汽车产业时引用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著名诗句,引来一阵掌声。

冬去春来、否极泰来,这些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判断背后的逻辑非常朴素,只有两个字:周期。经济运行有周期,产业发展也有周期,小周期的下滑不能阻止大周期向好的必然趋势。

这些年,嘉定着力打造新能港、氢能港、创新港3个特色园区,已集聚丰田、长城、复星、捷氢科技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燃料电池汽车领域重点企业数占全市半壁江山,汽车产业正在嘉定“重整行装再出发”。

汽车产业的链条极长,未来可进一步在长三角范围内布局,比如整车企业在嘉定集聚,零部件企业在周边其他城市。而全域开放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各种公共性的科研测试开放平台,正是嘉定成为汽车产业“节点”的重要底气。

汽车“新四化”发展,还有一个巨大红利: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能网联汽车要上路,并不仅仅是车的问题,还涉及车和道路设施、和周边环境的信息交互,汽车“新四化”将大力推进智慧交通、智慧汽车、智慧城市建设。归根到底,未来的汽车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移动终端,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在嘉定,一座“未来之城”正呼之欲出。

从产业链本身来看,发展汽车“新四化”离不开智能传感器产业。“十三五”期间,嘉定区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规上年产值,实现从94.2亿元(2016年)到275.5亿元(2019年)的跨越,年均增速43.3%,位列新兴产业之首。有专家就提出,嘉定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建议从“汽车之城”转向“动感之城”,其中“动”指汽车,“感”指传感,使嘉定产业转型更具感知度、内涵更丰富。

2016年6月,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启用

上海汽车博物馆。李琦 摄

2015年10月27日,上海国际汽车城汽车·创新港开园

(二)

端一杯香茗,在“沪上最美图书馆”嘉定图书馆里小憩一会儿,翻几页书;极目远眺,烟波荡漾的远香湖美景尽收眼底;兴致来了可以和三五好友一起去韩天衡美术馆逛逛,或者去保利大剧院看一场世界级水准的音乐剧……

这就是嘉定新城的生活。羡慕吗?这些设施的落地,让生活在嘉定的人们也能享受到中心城区般的生活品质。有人打趣说,远香湖、嘉定图书馆和保利大剧院,是嘉定的“三件套”。全市好像只有两个“三件套”,另一个是在浦东,足见嘉定新城的配套设施之高大上。

从城市功能角度看,以往郊区新城更多承担疏散人口、承接产业转移的功能,但随着市域空间格局的重大变化,郊区新城被赋予新的职责使命。新城建设,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关键落子,未来五年也是郊区新城能否成为城市功能“节点”的重要窗口期。

这样的“功能节点”,显然不是偏科式的,不是专向性、模块性地打造,而应是综合式、系统性地崛起。嘉定新城有美景、有配套,但产业导入、交通建设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没有产业就缺少就业机会,尤其是缺少高薪的、配得上嘉定“三件套”的就业机会,加上交通不便,就很难留人,容易成为“卧城”。

早在2016年底,嘉定新城(马陆镇)就已初步明确“2+1”功能布局:以南北走向的沪嘉高速和浏翔公路为界,由西向东分别为包括马陆社区在内的新城核心区、定位为产业城区的新城东区和浏翔公路以东的生态保留控制发展区。未来,新城东部依托嘉闵线建设和战略留白区解锁,有很大的转型发展空间,健康医疗、智能出行、智慧家居等产业已在布局。新城北部则可拓展至嘉定工业区北区,聚焦建设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新城要成为上海大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关键节点,首先要成为连接长三角的交通枢纽节点,构建直连高效的对外交通系统,提升新城“外向度”。如今,嘉定新城一方面正布局推进“西向”的铁路安亭北站和“北向”的嘉定北站两大枢纽建设,另一方面也准备启动两站之间区域线建设,着眼“内畅外联”。这样一来,未来结合轨交嘉闵线、嘉闵线北延伸规划建设以及既有的轨交11号线,嘉定新城交通枢纽可形成对长三角近沪城市的辐射扇面。

同时,嘉定正围绕远香湖打造2.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北片以远香湖为核心,聚焦城市公共服务;南片以研发区及总部园区为核心,聚焦产业引领。这着棋,将助推嘉定新城进一步融合金融、产业、休闲等更多元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嘉定新城的显示度,形成辐射沪苏及上海西北地区的区域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核心。

根据规划,远香湖核心区之于嘉定,类似于陆家嘴之于浦东、外滩之于上海,未来将是嘉定新城的地标、心脏。

一座郊区新城能不能成为节点,和距离市中心多远关系不大,和城市功能密切相关。功能到位齐全了,各类要素在此集聚分发、城市能级达到一定高度,便能成为“节点”。

我嘉书房

俯瞰嘉定图书馆

嘉定新城

(三)

“十三五”期间,嘉定放了一颗货真价实的卫星。

1958年,嘉定被命名为上海的“科学卫星城”。60年后,2018年11月20日,一颗名为“嘉定一号”的卫星成功发射,这颗高性能微纳卫星由落户嘉定南翔的上海欧科微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而成。

“科创基因”深植于嘉定的发展历程。2015年,嘉定成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如今集聚了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等十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所,还有多所高校、数十名院士及2万多名科研人员,大院、大所集聚一直是嘉定的特色。

在这方面,纵观全市16个区,嘉定的优势无可比拟,这也是嘉定迈向“节点”的首选路径,创新驱动总能给区域发展提供硬核支撑。有了这些科创资源,嘉定这些年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比如依托国内首条“超越摩尔”8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先进激光技术研发和转化等功能型平台,不断加快推动创新技术研发应用。

科创资源如何与地区发展联动起来?院所成果难以走出“象牙塔”,政府部门如何推一把?在科创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嘉定探索新路径:在依靠院所高校实现“从0到1”转变的基础上,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从1到100”、“从100到无穷大”的转变。

为此,嘉定在2016年探索科创院地合作模式,新建了院地合作共同推进嘉定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已与10余家院所、高校签署合作项目40余个,科研院所在嘉定孵化落地的科技企业超过400家,年产值超百亿元。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嘉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科创资源集聚带来的驱动力,正带动嘉定在长三角范围内成为创新节点和高地。

以前,嘉定区内的科技博览会已举办多年、形成品牌,每年“科博会”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都会就产学研用合作进行沟通。2018年,首届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即“科交会”举办,从“科博会”到“科交会”一字之差的转变,彰显的是嘉定对于科技成果交易转化环节的进一步重视。

作为“科创节点”,嘉定借着“科交会”的东风,与无锡、杭州、合肥共同打造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打造世界级物联网产业高地和集聚地。嘉定还探索设立“科创飞地”,加快产业协同升级,比如在温州设立嘉定工业区温州园、在苏州设立嘉昆太科创产业园,温州也在嘉定设立“科技创新(研发)园”,通过这些“产业飞地”建立跨区域科创合作机制。

足球场上的“节点”,是中场;篮球场上的“节点”,是控卫——都需要开阔的视野,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变化做出快速回应,有极强的策动能力。一座城市乃至城市群的“节点”,同样应有这样的特质。

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同时,也发展汽车“新四化”、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三个新兴产业集群,这是嘉定产业发展的视野;致力打造上海新城样板、通过“科交会”等平台不断扩大长三角“朋友圈”,是嘉定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上的视野。如今的嘉定已不再满足于“郊区新城”的定位,通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大步迈向功能复合多元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

上海轨交11号线延伸至花桥

国家级物联网孵化器——北水湾大厦

栏目主编:唐烨
图片来源:嘉定区提供
题图设计: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