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革命老区的脱贫密码是什么?
分享至:
 (69)
 (1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雷册渊 2020-12-18 09:15
摘要:红色基因长征精神代代相传,这就是遵义的脱贫密码

遵义是上海对口支援帮扶地区之一。一路上,记者见了很多人,听了很多故事,深切感受到:红色遵义,向来不凡。

它率先在贵州省实现了“三个第一”:第一个脱贫的贫困县是遵义市赤水市(县级市);第一个脱贫的深度贫困县是遵义市正安县;第一个整体脱贫、全面脱贫的地级市是遵义市。这里,还涌现出两位“时代楷模”:“政治坚定、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黄大发和“你退后,让我来”的杜富国,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遵义人……

一路寻访,一路解惑:正是那流淌在遵义人血脉中的红色基因、红色精神,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成为他们在脱贫攻坚路上不忘初心的奋斗源泉。


记者在习水县双龙乡大坝村青树子村民组村民家中采访。 孟雨涵 摄



“红军糖”成致富经



从遵义市区出发,驱车近3个小时,记者来到了赤水河边一个曾经籍籍无名的小村落,习水县隆兴镇淋滩村。车在村史馆门口停定,淋滩村党支部书记赵伟迎了上来。从他手中接过一本沉甸甸的《淋滩村志》,这个平凡村庄的不凡一面徐徐展开:

1935年2月,红军在扎西过了新年,突然甩开敌人挥戈东进,准备二渡赤水。2月15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二渡赤水的行动计划》,将淋滩选为主要渡口之一。2月19日,红一军团侧翼部队从淋滩渡河,攻占土城。仅仅过了一个月,3月20日至21日,当红军三渡赤水调动迷惑敌军后,其中一部数千人再一次从淋滩渡河,这次淋滩渡河与主力部队从太平渡、二郎滩渡河一同称为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后,数十名红军伤病员流落在川黔边境,他们一路辗转来到了我们淋滩。”土生土长的淋滩村主任王茂应娓娓道来,“村里老人说,当时,他们纷纷砍下地里的甘蔗熬制红糖,还拿出家中珍藏的鸡蛋为伤病员补充营养。在村民们的精心呵护下,一些伤愈的战士赶上了大部队,一些人留在了淋滩。从此,村里人就将这世世代代传承的红糖称为‘红军糖’。”

据载,淋滩是长征途中集中救治红军伤病员最多的村庄,光有名有姓、有证可考的就有60多人。“小小的红糖,不仅承载了红色革命历史,更成为近年来淋滩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王茂应说。

过去,淋滩村民多数都是种植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技术落后。尽管家家有甘蔗,可一年到头,用土灶熬制红糖换来的一点收入也只够维持基本生活。

2016年,赤水河旅游公路打通后,处在仁怀市茅台镇到赤水市中间地带的淋滩村,有了发展产业的支点:举办红糖文化节,讲好红糖和红军的故事,并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让资金变成“股金”,让村民变成“股民”。甘蔗种植面积从过去的二三百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余亩,原来几元一斤的手工红糖价格升至四五十元一斤,红糖产业升级让淋滩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一路聊着红糖带给村民们的利好,记者来到了赤水河边一栋白墙黑瓦的老宅前。只见门前一座石碑,上刻“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淋滩红军党支部旧址”字样。


老红军宋加通的家成了淋滩红军党支部旧址。这是长征途中唯一一处由红军伤病员建立起来的地下党支部,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孟雨涵 摄



“这是长征途中唯一一处由红军伤病员建立起来的地下党支部,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赵伟说。1938年5月,四川古蔺地下党特支书记熊少阳等人,召集留在淋滩的红军党员刘清华、杨泰山、宋加通等人,成立了中共地下党淋滩红军支部。“老宅的主人宋加通已去世多年,但他的小儿子宋光平至今仍住在这栋民宅里。”

闲话间,71岁的宋光平走来。“你们看这蜜柚,还有一段故事呢!”宋光平指着门前树上的柚子说,1983年,宋加通回到阔别已久的江西老家,特意精挑细选了几株蜜柚苗带回淋滩,带着村民一起试种。幼苗在河谷边茁壮成长,结的蜜柚甘甜可口,淋滩人叫它“红军柚”。后来,大片大片的“红军柚”成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新产业。“当年,是淋滩村的群众救了我父亲,他在这里娶妻生子、落地生根,他对淋滩有着一种深沉的感恩与惦念。”

宋光平一边说着,一边推开了堂屋的大门。屋里朴素得有些过头:正中一张方桌,配4条长凳,看得出有些年头;墙边靠着一个老旧的木柜子,上面放着宋加通和妻子的遗像;家里屈指可数的电器是墙角的一个电冰箱和堂屋正中垂下的白炽灯……“父亲朴素地过了一辈子,从小我们就知道,要努力奋斗,要为人民服务,绝不向组织要什么待遇。”宋光平说。


淋滩渡口,这是红军二渡、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之一。 孟雨涵 摄



青树子“向石要地”



“你们真的要去青树子?”记者人还没到贵州,就收到了遵义市习水县融媒体中心向小东发来的信息。他的担忧不无道理,他说的青树子,是习水县双龙乡大坝村青树子村民组。若记者从遵义出发到习水,开车就要2个半小时,从习水县城再到青树子还有2个半小时车程,而且天气难测、山高路险……

“去,一定要去!”出发前记者就下定了决心,青树子是此次寻访必不可少的一站。一是因为它是习水最偏远的村组之一,去那里能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最真实的情况;二是因为前期准备材料时,了解到青树子村民数十年来“向石要地”的开拓精神,令人动容。


老红军宋加通的家成了淋滩红军党支部旧址。这是长征途中唯一一处由红军伤病员建立起来的地下党支部,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他的小儿子宋光平在屋前给解放日报记者讲述父亲的故事。 孟雨涵 摄

想不到,车在迷雾中行进了2个小时,能见度不过二三十米,弯道急且多,几乎不见超过100米的直线路段。过了双龙乡,车就行到了一条只有3米多宽的硬化路上,只容得下一车通过。路的一侧是山,另一侧是深沟,没有护栏,有时前车突然消失在路的尽头,让人心惊,车开过去才发现,迷雾中的山巅处是个急弯……

百转千回,终于,青树子到了。陡峭的山坡上,沿着山体线条不规则地分布着黑色岩石砌成的农田,一小块一小块的,不成片,但紧密相连,最小的土地不足1平方米,只能种2棵玉米。

“这就是向石要地。”大坝村党支部书记陆定鸿说。青树子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生存、生产环境十分恶劣,早年间,全村总共只有20亩田、40亩土。“那时是真穷啊!村里一年到头杀不了一头肥猪,早上到了八九点钟还没人起床,因为一起床就是忍饥挨饿的一天。”


正是这样的深度贫困,深深刺激了刚从部队复员回乡、成为青树子村民组组长的陆明华。

每天天未亮,陆明华就带着大家背上钢钎、锤头上山,从石头缝里、树根底下,一点点把土抠出来堆好,再用敲碎的石头就着地势垒成一个个小坑,然后把土填进去。土不够的,大家就到水沟边上找冲积的泥沙,找腐烂的植物来补足,这就是“一碗土”。

“对青树子来说,一碗土就是一份信念,一颗种子就是一份希望。”陆明华说。最小的“一碗土”只能种一棵红薯,但每年多凿出几碗土,生活就多了几分希望。究竟砌了多少个,陆明华自己也记不清了。村民们以坚持不懈的毅力“向石要地”一要就要了30多年。

坡改梯工程来了,他们抓住机遇进行坡改梯;坡改梯工程成功了,可缺水,他们集中力量修水堰;水堰修通了,可依然抗不了大旱,他们申请挖水窖,一口、两口……2012年,村民们卖牲口、掏箱底,共同集资,买下了修路的土地。上级政府提供炸材、机械,村里家家户户就承包路段、提供劳力。不到3年,一条近3公里的硬化路从公路通到了青树子村组门口,通路时间远远早于大坝村其他村组。

走在青树子崎岖的山路上,能看见遍布山岭的1700多个“一碗土”,能看见夏天输送灌溉水源的大堰,能看见一口口水窖围出的完美弧线……它们,就是青树子百姓与命运抗争的印记。靠着这种信念,全村2018年整体脱贫。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孟雨涵 摄
习水县双龙乡大坝村青树子村门口。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