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黄宗英办托儿所
分享至:
 (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20-12-14 11:47
摘要:为了筹办托儿所,黄宗英满上海找房源,为此还上了1950年的报纸新闻

1949年7月2日,一则短消息出现在上海的报纸上:

“上海剧影协妇委会福利组拟筹办托儿所,以解决影剧妇女本身困难,而能为本位工作尽更大的努力。现正积极征屋,如有热心人士,愿意廉租或捐助者,可在嵩山路霞飞口振平里一号该会接洽。”

此时,上海解放尚不足两个月。

当时的上海,只有约51个托儿所,收托儿童仅2000余名。1949年7月,上海市民主妇女联合会成立后,便立即着手推动创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哺乳室、托儿所和幼儿园,希望解决百万妇女的后顾之忧,让女性能投入新时代更广阔的天地。

当时在上海剧影协妇委会福利组任职的黄宗英,义无反顾成为筹措创办这个托儿所的领头人之一。

“甜姐儿”黄宗英

电影《丽人行》剧照(1948年)

为了筹措创办幼儿园的资金,黄宗英多次对媒体表示要“自力更生”。整个上海剧影协的演员们也不遗余力,在7月举办了多次义演。在当时,这样一场“筹募剧影托儿所经费的义演”,票价为一千五百元(约等于后来的一角五分),演员名单里,有出演过《太太万岁》的汪漪、丁力、史原和在话剧《日出》中扮演潘月亭、在话剧《家》中饰演封建家长高老太爷的石挥等名家。

在群策群力之下,到了8月,上海剧影托儿所真的创办起来了。《解放日报》1949年8月24日第二版的消息显示:剧影第一托儿所于8月8日成立,“现已入所儿童12名,将继续招生,欢迎会员子女报名,报名地址在华山路四七四号。”

在成功范例的鼓舞下,同年9月黄晨、黄宗英等,又继续发起筹备“宝宝托儿所”,这次招募的幼儿不仅是同行的孩子,还为社会上的劳工职业妇女服务,“承永新ADK雨衣厂捐建所址,日内即将落成。拟收日夜全托儿童十名,日间半托儿童廿名,年龄实足廿四个月至四十八个月,全托每月收费五斗米,半托二斗,以劳工职业妇女之子女为限。”自即日起,在徐家汇三角地三角街三号昆仑影片公司黄晨、黄宗英处报名。

黄晨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等影片的导演郑君里的夫人,同时她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和助理导演,出演过《八千里路云和月》《三毛流浪记》等。她的弟弟是后来拍《庐山恋》的著名导演黄祖模。而黄宗英当时也不仅是赵丹的夫人,同时也是有名且活跃的演员。

上海刚刚解放的6月5日这天,在青年会酒店大厦,陈毅市长举行上海解放后第一次文化界座谈会。当时到会的全是上海科学、教育、新闻、出版、文艺、戏剧、电影、美术、音乐等各界代表,如吴有训、陈望道、周谷城、陈鹤琴、茅以升、金仲华、赵超构、冯雪峰、巴金、郭绍虞、陈伯吹、梅兰芳、周信芳、黄佐临、陈白尘、熊佛西等,赵丹和黄宗英夫妇都同时受邀到会。

有这些社会名流加持,这两家托儿所不仅顺利招生,还马上走上正轨。到了1950年4月,上海剧影界举行救灾义演,分别在兰心、解放、虹光三戏院举行。除了有成年的演员轮番登台演出,剧影托儿所的孩子们也开始出力。根据剧目单,孩子们表演的节目有歌唱舞蹈“小军乐队”“钢琴独奏”“花圈舞”。

1958年电影《平凡的事业》剧照。黄宗英编剧。

眼看托儿所办得风生水起,很快,剧影第二托儿所的筹备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为了筹备新的托儿所,剧影出身的女同志们,还特意排出一部戏来。

沪剧名家丁是娥在口述自传《从前有个小姑娘》中提道:

“1950年5月,上海影剧界妇女为解决一些女演员受孩子拖累的苦恼,联合创办一所规模完善的婴儿托儿所,成立了一个理事会,推定黄宗英为理事长,袁雪芬和我为副理事长,为筹措经费,破天荒地联合编排了一出方言剧,叫《母亲的烦恼》。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演出,参加演出的有电影、话剧和京、越、沪、淮、甬、扬、锡、评弹等各戏曲剧种,在同一出戏里,各自用方言说白,用各剧种的曲调来演唱。演员阵容相当坚强,记得是由白杨演孙小姐,上官云珠演罗贞尼,舒绣文演朱所长,石筱英演王家好婆,筱爱琴演王家媳妇,武小凤演保姆,朱雪琴、金艳芳和我都演家长。演出时,各自带乐队,前台后台、台上台下热闹极了。当时有的报纸还评价这次演出是‘凝成空前未有的艺术结晶’。这未免过誉了,但在当时,我们影剧界的妇女为解放女演员的劳动力,排除家庭牵累,又不给新生的国家增添开支,自筹基金的那股热情是可贵的。那时,各剧团都有日夜场演出,往往是散了夜戏,再继续排《母亲的烦恼》一剧,也不知疲倦。”

在1950年6月的报纸演出信息栏,可以看到天蟾舞台“为筹募剧影第二托儿所基金”举行公演的演出信息:

本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三天日场在天蟾舞台举行各剧种联合大公演,票价自三千元到两万元。三天节目如下:

十四日:沪剧“大雷雨”,方言歌剧“母亲的烦恼”。由应云卫导演。

十五日:越剧“送凤冠”,方言歌剧“母亲的烦恼”。

十六日:沪剧“赤叶河”,评弹“杨乃武”,江淮剧“蔡金道滾钉板”,京剧“樊江关”,越剧“柳金妹翻身”,滑稽联合演出。

告示开头,还特意标明:《母亲的烦恼》为一个剧种混合演出的方言歌剧,演员包括各剧种的著名演员。

有了资金,还缺房子。黄宗英为此满上海寻找房源,又在1950年8月上了一次新闻——《托儿所没有屋黄宗英演跑城》:

“剧影妇委会举办的第一托儿所,上学期已告结束。即日起开始第一托儿所(二岁至六岁的儿童)报名,第二托儿所(八个月至两岁的婴孩)登记。理事长黄宗英日来为了‘二所’房屋尚无着落,这几天大忙。她对记者说:‘第二托儿所是万事俱备,只缺房屋,我这两天跑遍半个上海,真像在‘跑城’一样呢!’”

然而这忙碌,真是让她们欢喜。如丁是娥所说“我们这些在旧社会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艺人,也气昂昂地踏上政治舞台。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身上有使不尽的力。经常除了剧场演出外,游园会、街头宣传、反侵略特别演出、募捐寒衣等活动,我都争取参加,而且觉得很新鲜。”

不辜负黄宗英的跑城,在1951年的《本市社会团体及私立托儿所》一览中可以看到,上海剧影第二托儿所赫然在列,作为一家全托幼儿园,“收托十个月至三岁孩子(剧影界子女及一部分职业妇女孩子),地址愚园路一一三弄三二号,电话二○八○二。”

1958年电影《平凡的事业》剧照及画报。黄宗英编剧。

或许是有感于创办托儿所的一系列所见所闻,黄宗英的创作欲没有被琐事磨灭,反而完全激发起来。1956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宗英表示:“上影”在7月份将开拍一部故事片,这部电影描写一个女孩子服从祖国分配,在托儿所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剧本正是黄宗英所写。

这部最后在1958年问世的影片名为《平凡的视野》,由王蓓、路明、李浣青等演出,林扬导演。讲述了本来打算大展拳脚的女青年林培明,发现自己被分配到托儿所担任保育工作后的失落,在育儿和工作中遇到一系列难题后,她终于认识到,“照顾孩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开始真正热爱这个平凡而又光荣的保育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执导《渡江侦察记》和《红日》闻名的导演汤晓丹的妻子、同时也是出色的电影剪辑师的蓝为洁在《纪念两位上影厂的党员领导》写道,当新中国成立后,自己想要回到工作岗位。但身边两个孩子才一两岁的,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让自己左右为难。

“那时丈夫汤晓丹不在家,我将两个儿子立即送进黄宗英办的剧影托儿所,自己去参加招工考……结果我被录取了。上影重视女工,报到后能全劳保,两个儿子跟着我享受半劳保报销,而且孩子可以在上影托儿所全托。从此,我是一个新中国真正自食其力的女性了。”

这两个孩子就是后来成为著名画家的汤沐黎和著名指挥家的汤沐海

到了1958年,上海举行全市儿童工作的成就座谈,谈到儿童的受教育情况时,数据喜人:1958年全市小学生人数比1949年增长2.3倍,初中生增长27倍;七岁以下的幼儿有70多万人进了幼儿园和托儿所;保育人员的队伍从1957年的2万多人扩大到7万多人;妇幼保健事业单位、儿童校外教育机关以及群众性的儿童校外活动组织已普遍建立,受惠于此,大批家庭妇女得以参加了劳动。

而这其中,也有“甜姐儿”黄宗英的一份功劳。

题图来源:《平凡的事业》剧照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