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这个中心城区的办公楼怎么会变成“电厂”?记者探秘发现……
分享至:
 (4)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楠 2020-12-10 11:01
摘要:它不建厂房,不烧煤、不烧气,以数据为燃料,以楼宇为发电机组,通过大数据支撑、互联网赋能,有效凝聚需求响应资源,发挥效能合力。

眼下,历时三年建设的黄浦商业建筑虚拟电厂已连接超百幢楼宇,在城市中悄然常态有序运行,它不建厂房,不烧煤、不烧气,以数据为燃料,以楼宇为发电机组,通过大数据支撑、互联网赋能,有效凝聚需求响应资源,发挥效能合力。目前运行调度近1500幢次,峰值负荷调度能力超过10%,可在用电高峰时段释放出5万千瓦电力来“削峰”,对症城市用电痛点,保障城市用电平稳,有效缓解上海中心地区的局部用电紧张,成为上海市电力体制改革、智能电网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独特案例,商业建筑虚拟电厂建设从示范走向推广。

创兴金融中心距离外滩仅2公里,是黄浦区虚拟电厂的130个节点之一,曾23次参与虚拟电厂的调度运行,负荷大户如何变成“电厂”?工程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接受虚拟电厂调度的时候,大楼可智能判断选择关闭部分冷水机组、冷冻泵等设备,大楼的用电负荷在两小时内下降超过600千瓦。

实际上,黄浦区的虚拟电厂,就是由许多类似创兴金融中心这样的楼宇构成的一个精细化节能管理体系。与一般楼宇自发、零散的节能行动不同,虚拟电厂每次运行,都经过周密组织,在不影响舒适度的情况下,调节空调温度、风机转速、送风量;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调节电梯的运行方式、水泵运行时间……包括创兴金融中心在内的130栋商业楼宇,这些闲散的电能被集中起来做什么?众所周知,在电力系统中,发电和用电几乎是同时完成的。但由于白天用电多,夜晚用电少;夏天用电多,冬天用电少,若一味通过扩建电厂来满足尖峰时段的用电需求,便会在用电低谷期产生巨大的浪费。上海电网用电负荷最大峰谷差超过1000万千瓦,调峰矛盾凸显。


当然,虚拟电厂并不真正发电,它是一套数字化控制与优化系统,可以将多种用电设备,甚至是电动汽车、风电场、光伏板、储能设备等聚合起来,实现发电和用电自我匹配调节,一起合力完成削峰填谷的调节任务。虚拟电厂的每次运行,都要经过周密组织。在黄浦虚拟电厂运行管理与监控平台上,每隔几分钟,客户的发电数据会自动上传。

黄浦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是虚拟电厂的大脑,可将碎片化的负荷重组,打造出全新的电力负荷管理调度模式。上海有近3000栋商业楼宇,如果将这些楼宇的可调节电能集中起来,相当于新建一台100万千瓦容量的火电机组。用这样一个看不见的超级电厂参与电力调度和市场交易,相当于节省发输变电建设投资110亿元,减少占地2000公顷。“既能减少电源建设,得到一个稳定、可控的大电厂,又为人们创造了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说实现了双赢。”

实惠还不止这些,“发电”的楼宇也能得到不错的收益。创兴金融中心的业主点击虚拟电厂的微信公众号“智慧能源在线”,手机屏幕上,参与调度当日大楼的用电削减量、补贴单价、补贴金额都列得清清楚楚。大楼业主以出售电量的形式获得补偿,目前虚拟电厂的交易规则正在完善中,将研究制定更灵活、更市场化的计价模式,从而吸引更多楼宇参与“发电”。

  三年来,黄浦区虚拟电厂建设在国家发改委支持与上海市经信委指导下,包容并蓄协同创新,组织并联合科研机构、高校、国家电网、业务上下游企业,开放合作多元创新,已经实现59.6兆瓦商业建筑需求响应资源开发,其中20%的商业建筑具备分钟级自动需求响应能力,接入2个居民社区,3个电动车充电平台多元化响应资源。完成商业建筑虚拟电厂生产,运营调度应用开发与上线运行。示范项目整体资源作为上海电力需求响应日常调度常规资源,项目创新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技术鉴定会专家评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专家组鉴定认为:示范项目是首个以商业楼宇柔性负荷为资源聚合主体的纯负荷型虚拟电厂,具备常规电厂外特性且可常态化参与市场交易和运行调度。


黄浦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城区(黄浦)商业建筑需求侧管理国家示范项目通过验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这只是黄浦“绿水青山”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要继续保持示范持续性效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推进虚拟电厂基础设施的“市场+”“智能+”升级。

黄浦区 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