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70年前,两位23岁女演员共同创业,被称为“解放牌”,她们的辉煌今又回响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20-11-29 15:45
摘要:这不是老年人的故事,而是二十多岁年轻人的创业故事。

1950年,同为23岁的戚雅仙与毕春芳携手创建合作越剧团,在越剧界,戚毕组合被称为“解放牌”,因为“合作”几乎紧跟着新中国成立的脚步诞生。戚毕艺术的崭露头角、成熟发展、名扬四方也折射出新中国的舞台艺术发展历程。

“这不是老年人的故事,而是一对二十多岁年轻人的创业故事,我们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在于从老一辈艺术家身上学到什么。我的母亲经常反省缺点,她指导学生‘音配像’,特地叮嘱以前的戏节奏太慢了,要提速。她和戚老师把《白蛇传》从3小时变成两小时,每天演《楼台会》都不一样,天天琢磨如何避免简单重复。”

11月28日,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之子吴越主讲的《百年上海•精彩人文》讲座在上海大世界文化沙龙举行,通过网络直播。2020年是合作越剧团成立70周年,也是戚雅仙、毕春芳艺术合作70周年。近年来,吴越耗费大量时间整理母亲与戚雅仙的演出资料、撰写文章,希望能用更时尚、更国际化的方式推广戚毕艺术,让更多人感知传统艺术的“时代魅力、世界价值”。


参加讲座的各界专家回忆盛况,打开话匣子,“在戚毕组合的年代,流行歌曲少,流行戏曲多,越剧属于洗脑神曲。”“好的艺术家,喜剧、悲剧都能演。”“艺术家有独特个性,容易发生矛盾,但两位老师在演戏过程中宽容大气,追求什么地方没有做好,妆好不好,艺术上寸步不让。”

“2020年大世界艺术名家‘回娘家’暨戚雅仙、毕春芳艺术合作七十周年纪念专场”同日拉开大幕。台上,来自苏浙沪地区的戚雅仙、毕春芳两位大师的弟子及各剧种名家的表演精彩纷呈,台下观众也跟着熟悉的旋律情不自禁地哼唱。“有了金、有了银,你安心勤读过光阴”“来时除岁正严冬”“为妻是千年白蛇蛾眉修”……大世界中心舞台传来一段段悠扬的越剧旋律。

2017年,上海大世界开启“艺术名家回娘家”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4届。今年“回娘家”则以“戚雅仙、毕春芳艺术合作七十周年”为主题。戚派传人、戚雅仙之女傅幸文与毕派传人丁小蛙以及戚毕数代传人又一次携手回到戚雅仙、毕春芳曾经演出过的大世界,带来戚毕代表剧目《龙凤花烛》《血手印》《白蛇传》《梁祝》《卖油郎》《相思树》《玉蜻蜓》选段。提起戚毕流派与大世界的渊源,傅幸文、丁小蛙如数家珍。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戚雅仙、毕春芳曾经在大世界演出她们的代表作,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傅幸文、丁小蛙等又接过母亲、恩师的衣钵,成为大世界常客。“当年我们曾在这里驻场演出好几个月,演出《血手印》等戚毕经典,这里也是我们的艺术起步之地。”丁小蛙说。

江南文化同根同源,各剧种艺术家更是在上海大世界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戚毕代表剧目《龙凤花烛》曾经被沪剧表演艺术家杨飞飞改编为同名沪剧。而两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的《卖油郎》则和淮剧一样,都曾受到昆剧的影响。

京剧名家李军、青年歌唱家梦苇、昆剧名家沈昳丽、越剧名家钱惠丽、韩婷婷、王柔桑、裘丹莉、沪剧名家陈甦萍、朱俭、淮剧名家梁伟平等也纷纷带来各自剧种的经典唱段,并讲述与戚毕两位大师的情谊。

上海市剧协副主席沈伟民介绍,历史上,大世界不仅是上海的“演艺中心”,也是长三角地区的“演艺中心”,为全国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戏剧人才。此次活动,不仅是戚毕流派“回娘家”,也是长三角地区戚毕传人“回娘家”。28日上午,“全国戚毕票友‘回娘家’”在大世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票友回娘家、唱戚毕。

从2020年年末起,各地戚毕传人及越剧爱好者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戚毕流派演唱会还将带着两位艺术家的经典剧目在宁波、吴江、启东、嵊州等地巡演,并最终回到上海。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