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十二公民 > 文章详情
曾被作为国礼赠送的珍宝,改变了这些藏族牧民孩子的命运
分享至:
 (35)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雪妍 2020-11-23 06:21
摘要:古老的文化传承,改变了这些壤塘孩子的命运,文化走出去,给这个苦寒贫困的高原牧区带来了勃勃生机。

“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要让自己的心和画融为一体,手眼心保持一致,才能达到形神兼备。”26岁的色钦拉姆汉语不太流利,但说起唐卡绘制,这位画师总是眼睛发亮。在她看来,一幅好的唐卡,会让看到的人产生快乐和信仰,成为有慈悲心的人,这也是她作画的愿望。

11月21日下午,上海宁虹路1122弄昌硕文化中心,“觉囊唐卡艺术展”的开幕式上,一幅《释迦摩尼佛》唐卡被赠送给了上海昌硕文化中心,画面构图讲究,线条精美,每种色彩都被反复点染,正是色钦拉姆的作品。


开幕式现场


嘉阳乐住向昌硕文化中心赠送唐卡

色钦拉姆的家在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她是“壤巴拉觉囊非遗传习所”的学生,今年传习所举办十周年成果展,她和十余位同学一起,把最新的作品从青藏高原东缘带到了黄浦江畔。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将唐卡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觉囊画派”正是诸多流派中的一种,在壤塘县传承至今。

壤塘原名壤巴拉塘,藏语意为“财神的故乡”,虽然名字富足,可这里却是一个典型的藏区贫困县,偏远闭塞,教育和卫生条件相对落后。在牧区,有些父母因为地方远,或是学费不够,不让孩子上学。所以青少年学习和工作的机会都很稀少,多以农牧业为主要营生。

“我们这里地处偏僻,富余劳动力比较多,他们从文化各个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唐卡是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秉持这样的初心,2010年,壤塘县政协副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嘉阳乐住在壤塘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壤巴拉觉囊唐卡传习所”,为当地青少年传授这个古老的文化艺术,不仅免除所有费用,还发给一定的生活补助,避免他们因贫困无法继续学习。


颜料的制作过程繁复而细腻,从采集矿石开始,经过粉碎、研磨、不断搅拌、数次倾倒,分离出深浅不同的颜色,这些都需要画师亲手完成。


一幅唐卡的绘制,要经过画布处理、起稿、着色、分色点染、勾线、勾金线(或铺金、点金)、开眼等过程,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精准的度量、饱满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是觉囊唐卡的特殊技艺。


学生们绘画的过程也像一幅画

色钦拉姆是家中7个孩子里最小的,她从小都很想去学校上学,但家里条件不允许,她始终没有进过校门。父亲觉得她只能做个牧民,母亲想让她早早结婚,可性格腼腆的她没有听从父母的安排,得知传习所开办,她就表达了画唐卡的想法。

在过去的传统中,女孩子是没有资格画唐卡的,只能务农,但在传习所,很多像色钦拉姆这样的普通藏族女孩,和男孩一样,有了学习唐卡的机会,并可以以专业画师为职业,继续创作。

“我没来传习所之前,一直待在家里,那时候性格很内向,不开放,遇上一点小事都会害羞,在内心斗争很久,特别缺乏勇气,但现在不一样了,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主。”色钦拉姆说。作为第一批毕业的60名学生之一,经过学习,她已经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认证。

画师央佩23岁进入传习所,他说:“我没有上过学,如果当初不去传习所,就只能放牧了,除此之外应该没有别的路可走。画唐卡是一种善行,父亲在我一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想为他做点善事,这就是我画唐卡的初心。”

放下牧鞭,拿起软笔,从熟悉笔墨,到学习画唐卡的“度量经”,从慢慢临摹到自己创作,7年过去了,央配已经知道如何采集、粉碎、研磨矿石,再通过数百次的倾倒来分离颜料,也熟谙起稿、点染、勾线的流程,上色薄厚和线条粗细的关系。虽然妈妈不太懂他的唐卡画得怎么样,但以前总是打架惹事的儿子变得越来越好,这是她真真切切看在眼里的。


唐卡作品


现场展出的唐卡

7年的学习带给学生们的,除了勇气和淡定,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研习所也在不断发展着,2014年,在多方资助下,上海金泽创办了一间唐卡传习所。寒冷天气会让颜料僵硬,达不到色彩效果,所以画师们冬春在上海画画,到了夏秋,又回到阿坝。在这一去一回中,觉囊唐卡也从高山的草原庙宇走向了江南的青瓦白墙,很多画师也对上海有了故乡的情感。

“在家乡,我们大部分同学都会聚在一起,沟通关于绘画的心得,在上海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开阔眼界,而且金泽很安静,很适合我们画画。”画师才让嘉说,他今年24岁,学习唐卡10年,在上海生活的日子他觉得很适意。


现场合影,从左二起依次为:才让嘉僧智、央佩、色钦拉姆


才让嘉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刘雪妍 摄)


僧智(左)和色钦拉姆


展览现场,来宾在听唐卡的介绍

传习所还邀请了各地的艺术家、学者和优秀匠人手把手地向学员传授知识和技能,并带着大家到上海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地去学习。2014年5月,学员们绘制的觉囊唐卡曾作为国礼,送给前来国事访问的葡萄牙总统卡瓦科·席尔瓦。

如今,经县委、县政府授牌的传习所在壤塘县内已有十几个,涵盖了手工艺、音乐、医学、戏剧等等。上千学员可以免费学习唐卡、藏装、藏医、藏香、石刻等多个门类的藏民族传统技艺。清华、北大、浙大等校,也在这个近乎隐逸世外的高山谷地中设立了学术研究和实习基地。

古老的文化传承,改变了这些壤塘孩子的命运,文化走出去,也让世界更了解唐卡这门艺术珍宝,给这个苦寒贫困的高原牧区带来了勃勃生机。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海燕 题图来源:色钦拉姆(本文照片除说明外,均为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