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被企业分流后,这位“宝钢干部”选择了另一种人生
分享至:
 (43)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业师傅 2020-11-17 06:33
摘要:一份简历、一个陌生的电话,把他带到了曹素功。

2008年2月27日,徐明这辈子是无法忘记的。那一天,他第一次踏进位于南山路的上海墨厂的大门。“厂子居然隐身在弄堂里。外头墙身斑驳,踏进去第一感觉很糟糕,那是白天,厂子不大,整个环境黑黢黢、空落落的,地上的灰尘积了半寸,一共就十几个人,我的心咯噔一下,凉了半截。”

在这之前,徐明是宝钢集团热处理车间的作业长,管着三四百号人,生产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很强。由于集团分流,他的职业轨迹发生变化。一份简历、一个陌生的电话,把他带到了曹素功。于是,这个百年老字号的命运与他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作为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墨厂厂长,徐明让一度濒危的百年老字号如今完成了许多令人欣慰的转变。

想走的时候,他被这些“宝贝”击中心头

打电话给他的,是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弘。“杜总的意图很明确,希望我的加入可以尽快恢复墨汁与墨锭的生产线。面谈时,了解了一些基本工序和制作工艺后,鬼使神差,我夸了海口,两周内恢复生产。”

本来以为,凭多年一线重工业生产经验,区区墨厂不在话下。现实却让徐明吃了一惊。

2008年,曹素功生产状况已经大幅度滑坡。墨汁的生产量是60吨,墨锭是1吨。而人员结构老化,这十来个人,没有一个年龄小于50岁,墨汁生产线上已经没有工人,墨锭生产线上只有一两个老师傅在勉强维持。

事实上,曹素功在上世纪90年代曾跌倒过,出现过大面积墨汁发臭的现象,质量被书画家所诟病,尽管后来做了很大努力,声誉也不是一两天可以挽回的。

“的确,当时拔腿想走,但是,有一桩事,硬生生拖住了我的脚步。”

拖住徐明,让他心甘情愿留在曹素功的,是墨锭的模具,也就是墨模。

精良的墨,是文人珍藏的工艺美术品。制墨成型需要模具,雕制墨模需要长于书画的能工巧匠。文人墨客中一直传承定制墨的传统,每一副墨锭的背后,都是一桩桩文人雅事。

“墨锭的图案由画家画,字由书法家写,墨模由雕刻家刻,墨由墨厂制作,所以墨锭是集合四大家的合作结晶。而其上的图案、文字本身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徐明看到的是尘封在曹素功储藏室里、齐齐堆放的一万多块墨模,他随手拿起一块,惊出一头汗来。他手里拿着的,居然是曹素功制墨史上极为有名的一套墨《御园图》。

乾隆年间,曹素功派人到北京,根据圆明园的场景去绘画,一共绘画了45幅画,然后根据这45幅画再去制墨,就制作了在中国近代模式上非常有名的一套墨,就叫做《御园图》,一共有45锭墨,每一锭墨都反映了圆明园的一个场景。圆明园已被一把火烧光了,但是这些场景却留在了曹素功的墨锭上。

再看过去,徐明的眼中出现了梅兰芳等名人墨模。身边有人介绍,上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与吴昌硕等海派书画大师交往甚密。受他们的影响,去美国纽约演出前,梅兰芳向曹素功定制了一批墨锭,一套四锭,刻有梅兰芳亲笔所绘的梅花和书法,作为礼品送给大洋彼岸的粉丝。

一时间,徐明被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击中了。他忽然意识到,这是曹素功最大的一笔财富,他今后要做的是,传承和保护这笔财富。

“300多年来,曹素功积累的各种明清与近代木刻墨模共有万余付,并按种类分存在储藏室中,而目前最早的墨模则是明代程君房的墨模,已成为上海市非遗保护的典型。”徐明决定留在曹素功。

曹素功的产品分成墨汁和墨锭两条生产线。他从墨汁开始学起,学了两周。一个月后,墨汁生产线恢复。与此同时,他开始学做墨锭。

事实上,徐明出现在曹素功面临困境、急需止跌反弹的时候,是企业选择了他,他也选择了自己的另一种人生。

手上留下一辈子洗不掉的印记

学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徐明记得,墨锭师傅李光雨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

“古法制墨工艺,整天和油烟混在一起,身上到处都是墨。师傅说,洗澡的时候,涂了肥皂,要在皮肤上轻轻地揉搓,这样不会使油烟浸入毛孔。”

2008年4月,徐明开始跟着师傅学做曹素功墨锭,学习的时间很古怪,是凌晨四点一直到早上八点

凌晨四点这个时刻,是师傅定下的规矩。师傅李光雨,上海非遗大师,是曹素功第14代制墨传人,17岁时学徒,养成了这个习惯,一辈子不改,也以此要求徒弟;而早上八点以后,徐明要开始另一份工作——曹素功墨汁生产,一直要做到下午四点结束。

徐明还有一个授业师傅,是国家级非遗大师、曹素功第14代传人鲁建庆。鲁师傅说过,一块好墨,要有四个特点,“黑如漆,坚如玉,面如镜,声如磬”。

制墨是口传心授的技艺,从来未曾改变。徐明说,所有的步骤,都需要手工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上乘的墨锭。而这样的技艺,并非工业就能替代的。

古法工艺,墨锭制作分为炼烟、蒸胶、和料、制墨、翻晾、描金等多个步骤。这些步骤中,每一步,都是一次考验。考验的是耐心、专注、还有工匠的良心。

拿蒸胶来说,就是将固体动物胶和水化开,形成制墨所需的液态胶。曹素功蒸胶工艺的绝活是:一看料,二掐时,三观泡。火候控制是关键,胶到什么程度,胶液流动性如何,拉出怎样的丝状,都要考量;和料,是油烟和胶的均匀、充分融合,形成墨胚,辅助材料是多种中草药。曹素功的墨锭,烟与胶的配比是七比三,胶为轻胶,不滞笔。

徐明说,和料要用耳朵听,听到搅拌声不再刺耳,齿轮运转柔和,大功可以告成。

制墨是最为核心的工艺。有制墨名谚“轻胶十万杵”,这是制成优质墨锭所需要的独特工艺,使用七八斤的银锤反复捶打,直至把墨胚捶打成细糯均匀的状态,锤打得越多,墨胚就越滋润。工匠们一手持锤,一手搓汰,将墨胚揉搓成条,再放进石楠木的墨模里精压成型。

制墨,最难以忍受的,一是脏,二是枯燥。徐明的手上,有这辈子估计都难以去掉的斑斑墨点;就几道工序,反反复复,不厌其烦。“我常和徒弟说,一定要耐住寂寞。手艺活儿,失传得很快,但是一旦拥有了,考验的就是静气、耐心和良心,尤其是良心。历代曹素功,都是讲良心的,手艺人丢了良心,也就丢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事实上,在徐明的任上,完成了许多令人欣慰的转变。

墨汁年生产,从2008年的60吨,到现在的4、500吨;墨锭年生产,从2008年时的1吨,到现在的5吨。

在墨汁的种类上,增加了特黑、漆烟、精细浓缩、书画等多款,在墨锭的创新上,恢复了定制工艺,创作出《世博》等主题墨锭多款。更让徐明有点骄傲的是,厂里工人的年龄,从2008年的五六十岁,降低为现在的三四十岁,还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年轻人就是活力,这就是一家老字号复兴的动力。”

2018年,作为曹素功第15代传人,徐明被评为中国文房四宝制墨艺术大师。

2021年3月,“曹素功墨”将与“周虎臣笔”一同搬迁,据徐明透露,新址将集生产、展示、旅游、研究等功能为一体,所有手工制作的过程都将透明可视。“我们正逐步在做墨模的整理工作,配以拓片文字,挖掘其中深邃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待进入更深入的相关研究阶段。”徐明说,到时候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参观观赏体验,让他们学习到文房四宝中笔、墨的制作,体会中国人真正的文墨与文心。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唐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