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上海男护士首批援鄂、评全国先进,同届十八罗汉仅2人还在医院,什么留住了他
分享至:
 (7)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20-11-09 17:37
摘要:电梯进不去,就用肩膀扛到三楼。医生办公室里堆成小山的物资,也都是这样一车一车,蚂蚁搬家式地被运过去。

“在一般人的眼中,护士是女人干的工作,而且地位比医生低。”身为男护士的刘立骏,9日面对自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学弟学妹,引述了“南丁格尔奖”中国唯一一名获奖男护士的这句话。

刘立骏今年除夕之夜从上海第一批援鄂,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但他坦陈也曾有“七年之痒”很想转行。正是国际护理界最高奖得主、藏族男护士巴桑邓珠的话,让他改变了注意。

这个1987年生的小伙子,2009年从上海交大医学院护理学专业毕业,进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他笑言,当年与自己同届的男护生共18人,如今只有他和一位同学还留在医院工作。这“十八罗汉”中的绝大部分,都改行做了医药代表、专业教师等。

如今,刘立骏是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副护士长。但几年前,他也出现过职业倦怠,面对患者不幸病故、家属生离死别,甚至有了麻木感、无力感。是去是留?他决定回到当年起步的原点,不仅想起了当年南丁格尔的入行誓言,更搜索到目前全国唯一获过“南丁格尔奖”的男护士故事。

他发现,巴桑邓珠竟然也有过自己这样的迷茫期。这位康巴汉子确实有搞麻醉、管理甚至当医生的机会,但最后他都放弃了。“我们医院很需要懂藏语的男护士。医院中遇到背病人、帮病人翻身这样的体力活,男护士要更有优势一些;而到我们医院看病的人大多数是藏族,我懂藏语,可以在护理中帮助医生和病人进行沟通。医院的护理工作需要我。”巴桑邓珠这样解释。

刘立骏告诉交医护理学院的00后们,巴桑邓珠的一个比喻改变了他的想法。“医生和护士,就像高原雄鹰的两个翅膀,缺一个都飞不起来。”2015年时,他挺过了职业生涯的最低谷,当年夏天被公派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查塔姆大学攻读护理学硕士学位,次年8月顺利毕业取得学位归国,真正走上专业发展新路。“而且,你真的要有爱,否则技术再好,在病人感觉中只是冷冰冰的机器。”

今年援鄂战疫,他并非没有身心准备。“世事十之八九都不顺,一定要有抗击打能力。”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去年刘立骏就作为第15批新华援滇医疗队成员,赴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人民医院担任护理部主任,期间下乡巡回义诊10个乡镇。

这个上海人自小生活在城市,平生第一次下乡,出一次诊要走4小时山路,最远之处接近中缅边界,来回两三天之久。但每次见到两三百村民早早地集体等在乡村诊所门口,他就感受到医护价值之大。“原来我整天在手术室,人白白的;”刘立骏笑着说,援滇回沪后,同事们以为是从非洲回来。

时隔不久,大战来临。“本以为是去照顾人的,没想到是去照顾货的。”刘立骏成为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后勤保障组组长,协助医疗队统筹医疗物资和生活物品保障。抗疫时,“盔甲”和“弹药”最重要。医疗、防护、生活用品、食品还有药品都需要他负责,白天对接各方支援的物资,梳理需求;夜晚盘点货品,制作出入库表单和接收函,力求做到精准供应。

从临危受命那天开始手机就24小时待命,凌晨三四点去火车站接货是常事,睡眠时间每天只有4到5个小时,日行2万步以上,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刘管家。

非常时期,人手紧缺,在重症组查房后提出要为更多病人采取俯卧位通气的治疗手段,刘立骏又立刻从驻地拿上平板车,拖了两大箱的枕头,穿越医院后门的泥泞道路。电梯进不去,就用肩膀扛到三楼。医生办公室里堆成小山的物资,也都是这样一车一车,蚂蚁搬家式地被运过去。他曾多次因搬运重物而扭伤,不过仍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坚守在临时库房。

这位“大管家”是在金银潭医院火线入党的。“我爷爷是老党员,出生于抗战年代,这是与他的一个约定。”在这场“靶向育人”式的护理学专业学风建设班导师活动暨朋辈分享会上,刘立骏说,“一次又一次,党员医护工作者总在离死亡最近的时候冲在最前,我的一颗热心再次烧了起来。”抗疫之战还在持续中,导学帮扶一直在路上……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