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数据 > 数据洋葱 > 文章详情
“中国第一工人新村”启动改造,住在这里的人曾经令全厂羡慕
分享至:
 (21)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汪珉、李东鹏 2020-10-23 14:15
摘要:【“历史影像与百年上海”系列专题】周而复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中,巧珠奶奶激动地说:“共产党一来,世道就变啦,穷人有面子了,做工也光荣啦,钞票值钱啦,日子好过啦。”

近期,将近70岁的曹杨一村启动了综合修缮改建工程。

曹杨一村,又称曹杨新村,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乃至全国修建的第一个工人新村。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工人新村都是上海城市住房建设的主体,与石库门、花园洋房、新式里弄一样,成为上海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形式。

虽然以今天的标准看,曹杨新村很不起眼,但在上海市民心中,却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

一人住新邨,全弄都光荣

解放以前,曹杨新村为上海西北郊的城乡接合部地区,毗邻原真如镇,包含十几个自然村。

上海解放后,迫切需要改善全市工人群众的居住环境,上海市人民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上海市工人住宅建筑委员会”,由副市长潘汉年主持,统一筹划全市建筑工房的各项工作,有步骤解决职工住宅困难的问题。[1]市工务局局长赵祖康兼任普陀区市政工程建设推进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1年9月,曹杨新村工程开始动工。次年4月,新村全部竣工,5月验收完毕。第一期工程占地13.3公顷左右,新村共有砖木结构、立帖式二层楼房48幢、167个单元,可分配给1002户人家居住。

曹杨新村总设计师汪定曾说,新村的总体布局是依自然地形而设,房屋顺着道路与河流走向呈扇形排列。

新村的二层房屋,总高度为6米,房屋前后间距13米,为房高的2.17倍,保证了冬季室内有充足的阳光。每户分一大间和一大一小间两种,大间每间净面积为13.38~13.86平方米,小间为5.2~8.25平方米。每层有两套卫生设备,但无洗浴设施(另建有集体公共浴室)。每六户布置一个院子,为洗衣洗菜之用,灶台3户合用,洗衣6户合用。[2]

首批入住的工人来自普陀、长宁、江宁(今属静安区)等,以纺织、五金、轻工业、食品和化工行业。当时入住工人的选择上,遵循以下原则:

1、在工厂中从事技术创造发明、合理化建议、对生产上有显著贡献者,生产上一贯带头的优秀先进工作者。

2、工龄较长的老年工人,生产上一贯积极,住房情况特别拥挤之职工。

在同一单位中,具备同等条件者,按下列次序办理:(1)住宅离工厂路远的职工应优先于离工厂近的职工。(2)工龄长的职工应先于工龄短的职工。(3)职工中的烈属及国营厂中新提拔的工人行政干部应适当照顾。[3]

1952年6月25日,首批114位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乘着十几辆卡车正式入住。值得注意的是,入住的工人中既有来自国营工厂,也有私营工厂的。《解放日报》曾刊登私营新亚卫生材料厂的工人分得三户住宅的消息。[4]

入住曹杨新村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首批工人搬家时,原先居住的里弄举行盛大的欢送仪式,挂上了“一人住新邨·全弄都光荣”的条幅。

1952年,在首批居民入住新村庆祝会上,潘汉年副市长指出:“曹杨新村工人住宅的建造,只是兴建工人住宅的一个开端,政府将继续在沪东、沪西、南市等地建造更多的工房,通过这一工程,为我们将来兴建更多的工人住宅创造了宝贵的经验。”

1953年8月12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定名新村为曹杨一村。

“新闻电影”宣传工人新居新貌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院放映故事片前,都要加映一集《祖国新貌》或是科教片,向观众介绍时事、经济建设,或科研、国防、科普知识。[5]这应该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的集体印象。

新闻片《祖国新貌》的前身是《新闻简报》,于1949年开始出现,1978年后改称《祖国新貌》,1993年结束制作。

由于篇幅较短,新闻简报也被称为“两分半”。最初一周一号,后来成为5天一号,反映祖国的社会现状。《新闻简报》后扩大为几个片种,如《今日的中国》(对外)、《少先队》、《体育简报》、《新闻特辑》等。[6]

工人新村成为当时新闻电影的重要拍摄内容。

《今日中国》1964年第1号《工人新邨》,就介绍了曹杨新村:

这里的建筑朴素大方,室内光线充足,并装有水、电、煤气等各种设备,家家户户都是窗明几净,讲究卫生,已是这里人们的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了。在新村内,还设有托儿所、医院、商店等各种公共福利设施,从多方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工人新邨》拍摄了曹杨新村居民家里的情况

另一部新闻电影《新邨新景》,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曹杨新村大搞副食品生产,种蔬菜、养猪、养猪、养鸭等场景。新闻电影《居民食堂》,讲了曹杨一村开办红旗食堂的情况。

曹杨新村居民在空地上开垦种菜

在新闻电影中,也有上海其他工人新村的影像。《今天的中国》1959年第23号《新的工人住宅区》,拍摄对象是位于上海老闵行的汽轮机厂工人住宅区。这里解放前是农村小镇,新的工人新村有各种方便工人的基础设施。

影片还出现了市区老店老正兴开设的闵行店、闵行百货商店等镜头,还拍摄了新修建的江川路、兰坪路一带风貌。

老闵行百货商店

1957年,上海科影厂还曾摄制过一部故事片《他们怎样过日子》,18分钟,讲述居住在曹杨新村的两兄弟,大哥会当家过日子,勤俭持家每月有积蓄可存银行,弟弟不会过日子,发了工资后大手大脚,月底不得不到处借钱,在大家教育帮助下,弟弟终于学会勤俭持家的故事。

这部片子成为反映解放初期工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像记录。

故事片《他们怎么过日子》中的兄弟俩离家上班

人民城市为人民

周而复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刚搬进曹杨新村的汤阿英一家感到无比新奇,巧珠奶奶激动地说:“共产党一来,世道就变啦,穷人有面子了,做工也光荣啦,钞票值钱啦,日子好过啦。不是共产党毛主席,我们还不是住一辈子草棚棚,谁会给我们盖这样的好房子?连电灯都装好了,想的真周到。

《解放日报》报道称,上海解放之初,五百六十多万人口中有一百万工人,其中产业工人占大多数。但工人们集中居住的地区,极大部分是棚户,板房,无水无电,道路泥泞,秽气熏天,阳光不足,空气混浊。

根据上海总工会的重点调查,解放前遗留下来的工人居住问题,竟严重到这样程度:一幢三楼三底的房屋,住了五百名左右女工,三层床铺上每层要挤二人,甚至在机器厂内就在机房上面搭起搁板,作为工人居住之所……

早期工人恶劣的生活环境,在一些电影中也留下了镜头。

1927年,苏联导演雅科夫·布里奥赫(YakovBlyokh)带领团队来到上海,拍摄了当年最出色的新闻纪录片、今天看来也是经典的《上海纪事》。有一组镜头是一群儿童在肇嘉浜岸边的破陋船屋玩耍。这正是近代上海底层劳动者、工人群体居住环境的真实画面。

1927年《上海纪事》中肇嘉浜北岸的船屋

肇嘉浜地区毗邻法租界,位于著名的沪南工业带,有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一大批外来移民在此落脚,使这里滋生了大量的棚户区。[7]

由著名导演蔡楚生拍摄的电影《王老五》中,蓝苹扮演的女主角李姑娘,身份就是肇嘉浜上船家的女儿。

1937年3月14日《申报》曾报道蔡楚生去肇嘉浜访问、取材:

沿着上海打浦桥一带,污水河的岸边,随处都有竹篷小船在沙滩上搁着。这种破陋狭小的船里,每一只就住着一户人家。他们在被蔑视与侮辱之间。……蔡楚生在动手编制“王老五”以前,曾经请人介绍了,到这种船里去访问调查过无数次,在污秽破烂的小船里钻进钻出。这剧本之值得注意,不可言喻。[8]

电影《王老五》中的船家生活

“自来水,穷人血,河浜水,断命汤,肇嘉浜是条阎王浜,穷苦人何时见阳光。”[9]这种悲惨状况,一直到上海解放后才有改观。刚解放时,在中苏摄影队拍摄的彩色影像中,肇嘉浜地区还遍地是恶臭的污水、茅草搭建的棚户、捡垃圾的儿童等。

上海解放初期肇嘉浜地区风貌

1949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一任市长陈毅和工务局长赵祖康视察肇嘉浜地区,黑水上飘着的垃圾、浜边上的烂房子,深深触动了陈毅。

对人民政府来说,消灭和改造棚户区,不仅是环境治理的问题,也是人民城市是否为人民服务的体现。1951年,陈毅在上海市二届二次人代会上指出:“城市建设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并且首先为工人服务。”

肇嘉浜改造提上日程。

1954年,改造工程开始了,许多原先生活在肇嘉浜边的居民,虽然已搬迁到新邨,但仍赶来参加义务劳动。大家拿出拼搏精神,加班加点,奋斗在工地上。

1956年底,肇嘉浜工程顺利完工,变成一条崭新的、美丽的林荫大道——肇嘉浜路,东起斜徐路,西抵徐家汇,长3公里,宽60米,大道中央的街心花园郁郁葱葱,自此相伴人们。

肇嘉浜改造后的前后对比

上海的工人群体人口占比大,不断改善工人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是城市建设和治理中的重要目标。

当我们回过头来观看这些历史记忆,不仅让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知识,更能从这些历史影像反映的城市变迁中,探寻城市发展变迁的密码。

用真实影像,讲述真实故事,是历史影像编研的第一原则。上海音像资料馆藏有大量有关上海城市历史变迁主题的历史影像,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共同推出“历史影像与百年上海”系列专题,通过对上海城市历史影像的深度研究,观看一座城市细部的变迁,用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唤起人们沉睡的记忆与情感共鸣。  



[1] 曹立强、周敏浩、张秀莉主编:《上海普陀城区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版,第188页。

[2] 《上海市工人住宅历年建造概况》,1954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案,档案号:B8-2-16,第31页。

[3] 《上海总工会关于曹杨新村房屋分配具体步骤与办法》,1952年5月24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案,档案号:C1-2-853,第1-2页。

[4] 《曹师傅住曹杨新村了》,《解放日报》1952年6月26日,第2版。

[5]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30页。

[6]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著:《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3页。

[7] 马学强主编:《打浦桥:上海一个街区的成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版,第167页。

[8] 《蔡楚生访问船户》,《申报》1937年3月14日,第23版。

[9] 《肇嘉浜的变迁》编写组:《肇嘉浜的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9页。

栏目主编:张陌 文字编辑:尤莼洁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