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发病人群也趋于年轻化。
对于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而言,不仅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还有乳房切除后,身体的缺失所带来的心理创伤,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日前,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在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启动了2020乳房重建公益健康教育项目。天津市肿瘤医院乳房再造科主任尹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曹阿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了我国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的现状。
【乳房重建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我国女性乳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30.4万例,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随着近年来乳腺癌临床诊疗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83.2%,乳腺癌已步入了慢性病管理的行列。对于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而言,在接受治疗后如何回归正常生活,尤为重要。
我国较早开展乳房重建技术的天津市肿瘤医院乳房再造科主任尹健教授表示,在发达国家,接受乳房重建的乳腺癌患者达40%以上。而一份由我国110家医院参与的调研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乳腺癌患者的乳房重建率仅为10%左右。
保乳率低、乳房重建率低,导致许多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手术后生活在失乳的阴影之下,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遗憾的是,有些患者在接受手术前,甚至并不了解有乳房重建这一选择,错失了最佳的乳房重建时机。
事实上,乳房重建是一种成熟的、在国际上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的科学解决方案。尹健教授表示,乳房重建不仅能够帮助无法保乳的患者恢复形体的完整,从长期来看,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大会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乳腺癌术后心理状态好的患者,其生存预后要好于心理状态差的患者。乳房的重建对于重燃患者的生活信心非常重要。
【乳房重建无需顾虑重重】
在我国,乳腺癌患者的乳房重建率为何这么低?
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曹阿勇教授表示,很多患者和家属的顾虑来自对手术安全性的担忧,以及手术是否会影响后续的治疗。
事实上,国际上大量的临床经验证明,乳房重建的安全性较好,而且不会影响术后的辅助治疗,也不会影响疾病的转归。
“乳房再造,包括即刻再造和延期再造。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我们会推荐她们在切除乳房的同时进行重建。这一方面能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同时也能节约二次手术产生的费用。” 曹阿勇教授说。
外科医生对乳房重建的认知不足,也是造成我国患者乳房重建率低的原因之一。“外科医生对于乳房重建往往不够重视,在实施乳房全切术时,可能会忽视关于乳房重建这一选择的沟通,导致患者错失重建的最佳时机。”尹健教授说,“希望更多医生能认识到乳房重建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据悉,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科普教育系列活动,以及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等项目,提升患者、医疗专业人士和公众对于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认知水平,鼓励女性重视乳房健康。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理事长胡宁宁女士指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希望通过此次‘粉红绽放日’公益活动及科普教育活动,让更多乳腺患者尽早知晓并拥有选择权,重新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