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延禧攻略》中这一“爆款”,三个步骤就能学会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20-10-01 17:08
摘要:今年国庆,民俗文化活动成为家长陪伴孩子度过假期的新选择。

10月1日下午,20组居民家庭齐聚长宁区民俗文化中心,参与在中心雅乐艺苑举办的国庆“月常满 人长宁”海派绒花手作体验活动,在中秋、国庆“双节”到来之时向祖国献礼。

“绒花被列为江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学习绒花制作,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过程可以让大家专注静心,体悟自然之美。”来自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的非遗艺术教师朱红霞是当天绒花手作课的老师。她介绍,在古代只有重大节日才能佩戴绒花,如中秋、春节和端午。而眼下流传至今的绒花制作技艺被称为“南京绒花”,因其来源于今南京秦淮河一代。2006年,兼具美观和制作工艺的“南京绒花”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近年来掀起的一股绒花制作风潮,主要来源于此前热播的古装剧《延禧攻略》,剧中主要女性角色所佩戴的头饰都包含绒花的元素。

朱红霞的一番介绍马上唤起了现场家长和孩子对绒花的好奇心。“老师,绒花到底怎么做呀?”有心急的小朋友主动提问。朱红霞耐心解答:“绒花制作主要分为3步,即勾条、打尖和传花。”当天现场学员们体验的是其中的第二、第三步。原来,第一步“勾条”一般采用黄铜丝和蚕丝制作,需要将生蚕丝煮成熟蚕丝,缠在烧热的黄铜丝上,才算为绒条搭建好“骨骼”框架。第二步“打尖”,即把绒条做成各式各样的形状,用以制作花材不同的姿态。第三步“传花”,则是将已经做好的各种形状的绒条进行拼接,最终组合成一朵完整的花朵。

在学做绒花前,了解绒花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帮助人们更好的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朱红霞介绍,绒花一般围绕三大主题,即菊花、摇钱花和富贵花。其中,后两者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体积也较为庞大。当天,朱红霞教授的是绒花中菊花的制作,运用的材料是仿绒条。“真正的打尖、缠丝工序很复杂。”她进一步补充:“做好的绒花放在画簪上,就可以佩戴在任何想佩戴的地方。”

初步知晓绒花的“前世今生”和“江湖地位”后,现场的大小学员们这才进入动手环节。朱红霞当天为居民们准备了蓝色和粉色两种绒条,通过自由搭配,可以仿照出花心向花瓣由深入浅的色彩变化。手握8根色彩两两搭配的绒条,居民们在朱红霞的指导下,开始用剪刀修剪绒条进行“打尖”,而后一点一点弯曲成菊花的形态。

家住北渔路的张小姐是北新泾街道的居民,当天她和5岁大的女儿小朱一同参与了绒花手作课。她告诉记者,国庆前夕,自己在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刷到了手作课的报名帖,毫不犹豫地在后台报了名。“还好报得早,同事想报名时,名额已经‘秒杀’光了。”小张说,今年国庆,自己身边许多家庭取消了长途旅游计划,取而代之的是上海市内的亲子游,尤其是民俗文化活动成为不少家长陪伴孩子的新选择。

记者从长宁区文旅局了解到,10月1日至3日,“月常满·人长宁”中秋国庆主题活动还将在区内的公共文化场馆以及哔哩哔哩、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平台同步举办。除了首场海派绒花制作体验,区民俗文化中心还将举办“中秋木樨香珠”专题讲座、吉祥绳编手串DIY互动课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10月2日,中心还将举行“砥砺前行 家康国欣”国庆中秋音乐会,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用民乐、舞台情景剧、肢体剧、音乐演唱、书信朗读等形式,演绎一台浸入式的现场音乐会,表现特殊时期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进,为建成小康社会携手前行的光辉历程。

栏目主编:周楠
本文图片:舒抒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