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守护30万老人的记忆,上海将启动第二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
分享至:
 (28)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杰 2020-09-21 19:40
摘要:首批参与试点的28个街镇中,有27个街镇取得阶段性成果。市民政局同时宣布,第二批试点即将正式启动。

不认识亲朋好友、情绪紧张易怒、完全丧失行动能力……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认知障碍,被称为全球老龄化社会金字塔尖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在老年人占比超过35%的上海,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已超过30万,其中,大部分人居住在家中。

为满足社区中认知障碍老人的服务需求,上海于去年启动了“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今天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也是这一试点启动一周年的日子。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首批参与试点的28个街镇中,有27个街镇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民政局同时宣布,第二批试点即将正式启动。未来,试点建设力度将逐年加大,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将全市绝大多数街镇建设成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模式与上海标准。

社区里的友好空间

首次来到静安区大宁路街道“记忆家——认知障碍社区支持中心”的人,会觉得这里很像一所幼儿园。房间里摆放着种类繁多的游戏盒子,贴着“寻宝乐园”“画图猜字”“故事联想”等五颜六色的标签,活动室里堆着各种动物玩偶,房间墙上贴着卡通插画……

这当然不是幼儿园,而是设置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的一处活动空间,目的在于通过营造温暖友好的氛围,守护认知障碍老人逐渐被“偷走”的记忆。考虑到认知障碍老人的特殊性,去年10月正式启用的大宁路街道认知障碍社区支持中心,在物理空间设计上着实花了一番心思。


“记忆家”的房间里摆放着种类繁多的游戏盒子(顾杰 摄)

为了让房间里干净明亮,中心增加了室内光线的配置,由贴在各处的文字提示牌灯组成的适老化标识系统,全部采用明黄色和深咖色,这是老人视觉最易辨认的颜色组合之一,同时也减少了认知障碍老人由于空间定向能力减弱而产生的错乱和焦虑。记者看到,墙面上还安装了由社工开发设计的音乐互动装置,可以丰富老人的空间活动内容。

记者了解到,作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全市27个试点街镇已建设“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场地面积总计已超过8347平方米。其中,13个街镇已配备独立的认知障碍社区支持中心。

在为老年人提供科普预防、测评转诊、早期干预等一站式记忆健康服务之外,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还整合了社区内的居委会、企事业单位、为老服务机构,各级医院、银行、超市等各方资源,共建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此外,为确保试点的持续性和长效性,一年来,市民政局给予试点项目稳定的资金保障,“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的项目经费由市区两级给予支持保障。记者了解到,试点第一年,首批街镇配套资金总额已达910.5万,平均各街镇33.72万元。

开展风险测评提早干预

在不少家庭中,由于对认知障碍缺乏足够了解,老人和家属往往会忽略许多早期征兆,认为只是普通的记忆力衰退,直到老人出现迷路、走丢甚至伤人时才就医,但这时往往已错过干预的“黄金时间”。

作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的重要内容,认知障碍风险测评能够让“早期征兆老人”不再错失黄金干预时间,一旦筛查发现后,便可引入专业训练活动,通过“关口前移”延缓病程发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成立于2012年的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是首批试点的服务提供方之一,通过与居委会合作或依托体检等方式,已连续多年开展社区认知障碍筛查。筛查报告显示,在初筛阶段,认知障碍阳性人数占比在25%左右,部分街道超过30%。

“初筛阳性的老人并不意味着确诊,而是需要进行二次评估,但愿意接受二次评估的老人只占到一半,部分街道连一半都不到。”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总干事费超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这一比例已经有所上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希望能达到80%。”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27个试点街镇共完成认知障碍风险测评58084人,平均每街镇2151人,超额完成目标。其中,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累计完成1.07万例筛查,覆盖了辖区内80%以上的老人。


大宁路街道的“布恩音乐干预活动”(顾杰 摄)

筛查为早期干预的及时介入提供了基础。据悉,在项目试点过程中,27个街镇纷纷引进专业社会组织承接试点服务,探索引入了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方式,包括小组干预活动、体脑激活运动、音乐美术疗法、科技健脑系统等不同形式,通过结合老年人的喜好,让其在接受干预的同时,收获快乐和自信。

采访当天,大宁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一场“布恩音乐干预活动”就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从瑞典引进的疗法,通过乐器演奏,配合适量的韵律运动,可以充分激活认知障碍老人的身体机能和大脑认知功能,从而缓解早期认知症的发展。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跟随着社工的歌声和手势,8位认知障碍老人一边敲着桌上的乐器,一边手舞足蹈,笑容洋溢的脸上,此刻全然没有认知障碍的影子。

家庭支持让照料者“喘息”

随着认知障碍病程的发展,许多老人会出现走失风险,需要全天候的关照;也有一部分老人会有各种行为问题,例如无理取闹或者不配合洗澡等,在这一漫长的照料过程中,家属面临的困难与压力是外人难以想象的。为此,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中,“家庭支持服务”成为重要一环。

为了让家属掌握专业照料技能,得到“心灵喘息”的机会,各个专业社会组织在社区成立了家属支持中心,建立家属俱乐部社群、开展家庭照料者培训,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丰富全面的家庭服务体系。

“认知症的病程发展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约为2-4年,老人可能会反复问你同一个问题,作为家属一定要有耐心,要理解他……”在大宁路街道“记忆家”专门设置的“家属增能坊”内,记者看到,7位认知障碍老人的家属围坐在一起,在专业社工的指导下学习照料技能,一旁的电视屏幕上播放着图表和动画演示。

而在线上的家属微信群内,人们彼此借鉴经验、相互鼓励。社工们在群里分享高质量的家庭照料文章,方便家属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一位家属在群里说:“妈妈年初被确诊得了此病,看到群里的各位家属这么辛苦,真心敬佩!向你们学习!”

今年75岁的葛阿姨就是“家属增能坊”的受益者之一。两年前,77岁的丈夫被诊断为阿尔茨海病中度后,需要她辅助才能完成洗澡等日常事务,而丈夫自尊心又很强,平时情绪波动较大,葛阿姨对漫长的照顾感到绝望,出现了习惯性失眠和轻度抑郁的情况。

参加完“家属增能坊”的课程后,葛阿姨意识到自己照料时存在“太过细致”“要求太高”等问题,逐渐改变了照顾理念,调整了照顾方法,开始减少“包办”,面对丈夫的情绪问题,也慢慢学着包容。在记忆家,葛阿姨还认识了一批可以相互倾诉安慰的“战友”,心理压力在友好的环境中得到了疏解,丈夫的情绪因此也得到了改善。

市民政局表示,下一步,将对试点街镇和社会组织进一步深化培训,除整体项目设计、管理模式外,还要进行模块化专业能力培训。未来,上海将加快试点建设步伐,每年分批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稳步建立老年认知障碍的全流程、全方位服务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上海模式”,在现有的建设指引基础上最终确立地方标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市街镇的普遍覆盖。

栏目主编:张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