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大学如家乡,一辈子在一起干活是什么体验?这里有个神奇的“圈”!
分享至:
 (2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丹韵 2020-09-13 13:23
摘要:在这里读书,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大家一起熬夜,一起加班,一起创业,感觉一辈子都在一起干活

一座城市,创新离不开知识与人才。大学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发达国家无不将大学作为区域发展的关键资源,如依托斯坦福大学的硅谷、依托牛津大学的牛津市。   

上海也有一个现成案例,那就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从咖啡馆起步

2010年,许凯结束奥地利的留学生涯,回母校同济大学任教。

建筑规划设计,离不开实践。而一个项目,需要师生们一起合作完成,从讨论到出图,必须有一个团队协作的“工作场地”。

起初是城规学院教学楼1楼的咖啡馆雅憩。至今,许凯还能想起那些画面:大家喝着咖啡,或高谈阔论,或埋头画图。

项目日渐复杂后,没有固定办公地点恐怕不行了。他在田子坊开了一间咖啡厅,咖啡厅里创作,是创意人群的最爱,却因为离校远、租金渐高,最终还是回来了。

许凯与学院另一位教授孙彤宇经常合作,于是长期借用孙彤宇在远洋广场的办公室,两人的学生团队也几乎合用。

远洋广场位于四平路,同济大学斜对面。上世纪末,上海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一批设计师在此租赁办公,以此为事业的起点,名扬上海。但到了许凯进驻时,楼已旧,一些设计师已陆续搬走。

2018年,许凯和孙彤宇也需要重新找地方。他们在同济大学周边跑了一圈,丝毫没考虑走出“环同济圈”。

这首先是因为,对学生们来说,“环同济圈”是最好的地理位置。更关键的是,这个已经绵延几公里的圈,形成了不可替代的产业链生态。

办公室最终选在了渔业机械研究院的老厂房,赤峰路63

厂房外表灰头土脸,但内部空间宽敞,适合作为设计工作室,当时的租赁价格低于周边的同济联合广场、安藤忠雄设计的上海国际设计中心,每天每平方米约3元。

楼上楼下几乎都是学院里的同行。还有机电设计、土木工程等其他院系老师的工作室,仿佛又一栋教师办公楼。


规模巨大的设计群落

2003年,刘强成为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的博士生,其导师诸大建教授首先关注到同济周边有个“圈”。

此后,刘强的博士论文选题,就是研究城市更新背景下大学周边的创意产业集群。

1982年的国康路

2006年,“环同济”这个概念开始进入视野,尤其同济大学与杨浦区政府有了很好的沟通,在政府、大学的共同委托下,“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课题组迅速成立,由经管学院张茂林副教授负责总设计,刘强负责研究发展中的问题及未来对策,城规学院的蔡永洁教授负责空间规划。

课题组这样介绍这个“圈”:

核心区为密云路、中山北二路、江浦路、控江路、大连西路围合的区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均处于同济大学周边20分钟步行圈内。包括同济大学科技园、上海国际设计中心、63号创意设计工厂、昂立设计创意园等以及同济联合广场、远洋广场等多个商务楼宇。

扩展圈由曲阳路、大连西路-大连路、周家嘴路、黄兴路、邯郸路围合组成,以四平路为中轴线呈对称状的五边形区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

大量设计公司、同济大学师生创办的工作室,在这个圈内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设计群落

除了建筑与设计外,无论是给排水、道路桥梁、土木建筑、岩土测量,还是轨道交通、环境景观、通信工程、地下空间,在这里都能找到国内最高资质的企业和最优秀的人才

圈内,坐落着俗称国内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五大金刚”: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悉地国际。

一段时间内,全球前150强设计企业中有两家、全国民营建筑设计企业6强中有3强,均落户于此。当然,圈里大部分还是生命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和工作室,占比80%

到了2019年,据不完全统计,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产值已近500亿元。


24小时图文店,深夜的喧嚣

凌晨2点,喧闹的赤峰路复归平静。沿街建筑中,隔三岔五地会有一些门面灯火通明,隐约传出打印机的出图声。

里面晃动着一些略显疲态的人,那是打图店值夜班的员工和通宵达旦作战后即将大功告成的设计师。

赤峰路上曾经扎堆的图文打印店

店面门口的马路边,停靠着一两辆出租车,一些细心的司机已经发现,守在这里和他们以前守在酒吧门口一样能确保揽到生意,整个夜晚都会不断地有客户来往。

那些散布在同济大学校园周围角角落落的有名无名的设计者,天亮后会来取走装订精美的文本,这些本子带着油墨和胶水的气味,便出现在各种政府部门、地产公司、基建处等场合。

这是毕业于同济大学的金可武在《繁荣之下的盛宴——当设计成为一门生意》一文中的描述。

景观设计专业教授刘悦来,是其中一位见证者与亲历者。

上世纪90年代,在同济大学读书的刘悦来在学长的研究生宿舍,把一张空出来的床当桌子,帮学长做模型、画图,赚些外快,一次最高可拿1500元,当年算是一笔“巨款”。

后来,他与大学同学在化学楼闲置的空间里开始了设计工作。那时,青年楼教师家属宿舍也成为不少老师的工作场地。

城市夜幕降下,家属们在屋里睡了,老师们轻手轻脚把桌椅搬出来,在走廊挑灯夜战,埋头画图。一条长长的宿舍走廊,深夜热闹非凡。

大学边门所在的赤峰路上,各类打图店24小时营业,就像今天的便利店一样,通宵开放,出图好比普通人去便利店买东西一样方便。

当时A4彩打市场价每张2元,但唯独赤峰路因数量大,只要几毛钱一张,为上海最低价,吸引了附近大学、企业慕名而来。

短短几百米的赤峰路东段,图文打印设计店巅峰时期超过29。以此窥得,那些难以统计的、渗入街区内部的设计企业数量之巨。

这条路上,还孵化出当时全上海最大的扫描公司、模型公司等。其中有一家公司现已上市,在上海其他地区有了自己的园区和总部。

设计师们常常笑言,感觉自己最终是在为图文店打工。

在这里,从设计、施工、配套到工程监理,涉及效果图、图文输出、模型制作、多媒体制作等,自发组成了一个高度专业化分工、协同关系非常完备的产业链生态。


一辈子的乡愁寄托

渐渐地,附近的居民楼也被大量租用为工作室。

赤峰路口的书香公寓,与同济大学仅一街之隔,工作室一度超过100家,电梯里遇到的每个人,寒暄的开场白几乎都是“你图纸交了吗”。

刘悦来与同学5人,一度也租了书香公寓的房子当工作室。

几年后,国康创业公寓,重走了书香公寓的老路,并且更富戏剧性

筹建时,杨浦区政府从产业发展角度,给予土地方面的优惠,希望开发商建商务楼,满足周边企业的办公诉求。但当时,上海住宅市场旺盛,开发商实际将它建成了商品住宅房。

然而,市场的力量最终还是难以阻挡。大批同济教师购买国康公寓作为自己的工作室,居住者也因高额的租金将房子出租给设计公司或工作室。杨浦区政府一度还允许在该公寓注册公司。

结果,国康公寓中70%以上的面积仍然被用于办公。

居民楼的结构不适宜做工作室,实际上只有中小企业才会租赁,这倒无形中让它成了孵化器,为初创公司提供了一个成本较低的栖息地。

2008年,刘悦来搬迁至四平路上的莱克大厦501办公,隔壁除了一家化妆品企业外,其余大多还是同济大学的人。

也是在这个时期,城规学院教学楼底楼,雅憩咖啡馆开张了。大学里开咖啡馆,当时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而今天大家已经理解,创意产业人群,需要的不是格子间,而是一个环境舒适的场所,可以小声交流,可以洽谈接待,也可以静思发呆。

2010年,国康路上海第十二服装厂车间,被改造为同济大学城规学院E楼。房屋外表略暗,大家喜欢叫它黑楼。

刘悦来手绘在同济圈各个时期的工作场所

那是一个转折期。上海举办了世博会,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理念飞跃、眼界开阔,上海率先开始关注空间细节、环保、人性化设计。

刘悦来与合伙人成立了PANDSCAPE泛境,特别关注城市小微更新和改善。也是在那一年,工作室搬入黑楼,当时200平方米月租约5000元。

国康路同步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五大金刚”大半集中在此,还有白玉兰宾馆、国康公寓、上海国际设计中心等。

五大金刚大半集中在此

2014年,刘悦来又成立了四叶草堂,从单纯的埋头设计空间,到策划各种社区营造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元,办公室迁入赤峰路63。他与许凯、孙彤宇成了一栋楼里的邻居。

而今年,他做了一个新决定:为了更多融入市场、融入街区,工作室即将搬到五角场,离开核心圈。

“但我还在圈子里教书,而且两者距离也不远。同济圈就像故乡,有一种乡愁和情感寄托。”刘悦来说。

许多同济大学的师生,在这里读书,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大家一起熬夜,一起加班,一起创业,感觉一辈子都在一起干活


更适应市场的不确定性

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彰武路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这条路上遍布各种老公房,犄角旮旯里的沿街店铺,不少出租给设计师。而大型居民区同济新村,稍加改造,就能成为有意思的空间,居住+办公二合一。

廖凯同济大学毕业后,在附近的设计院上班。2015年,他买下同济新村50平方米的一楼房子。

同济新村本身绿化繁茂,内部路网交错。房屋类型复杂,从破旧的3层楼旧房,到多层公寓,再到高层房屋,年代跨度极大。

廖凯所在的楼建于1985年,典型工人新村时代的产物,套内面积可做两室一厅,还有带枇杷树的两开间独立院落。

为了兼顾居住、办公、朋友聚会,空间的最大化及多样性利用排在首位。从扒墙皮开始,装修历时8个月之久。

他后来将改造过程写成文章,发在微信公众号上。没想到此后半年,不断有人在他家院落前张望,大多是看了文章后前来打量。

廖凯的师弟夏孔深,毕业后开始创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租下了同济新村最旧的房屋顶层5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抬头是高高的尖屋顶,深色木结构主梁与纯白的砖墙对比鲜明。

房屋改造前

房屋改造中

房屋改造后

这套别具一格的设计,实际上与其导师章明改造的上海鞋钉厂如出一辙。他坦言,就是按照导师的案例改的,连打磨木梁,请的也是同一位师傅。

今年的疫情,似乎并没有给他太多困扰。

满意的甲方会介绍朋友,把控好每个项目的设计品质就不缺乏业务来源。工作室刚起步的阶段,偏室内空间的小项目比较多。

从几十平方米的极小户型家装改造,到几千平方米的小教堂建筑,不管案子规模大小,夏孔深都希望团队所参与的部分,能创造一些类型学价值和社会性启发。

廖凯带记者逛了逛整个同济新村。每走几步,他就指着一扇窗户介绍说:那是我师兄住的、那是我师弟的工作室、那是某知名设计师住过的……彼此串门、交流,业务互通有无,一切水到渠成。

彰武路上回收站改成了“同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上海城市科学实验室”

刘强发现,在“环同济”开放的环境中,重叠的社会网络关系,让人们交流频繁。

当年的同学可能开了公司成为竞争对手,有时会抢同一个项目,可彼此的友谊却丝毫不受影响,私下仍然交流心得。

设计员工一旦形成自己的风格,企业很难再驾驭,不少企业也鼓励员工自己创业。今天的对手,说不定就是明天的创业伙伴。

和一个封闭式大园区相比,以柔性专业化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显然更适应市场的不确定性。

而整个圈子,仿佛见证了上世纪至今,身处杨浦的师生们的事业与人生轨迹。如今,这里也是新一代年轻学子们的起点。

【专家把脉】


“环同济圈”如何突破天花板

记者:据说课题组当初提交了20多条政策建议,今天看来几乎全部落实。这是怎么做到的?

刘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大学、企业、政府,形成合力非常重要。

它最初是自发生长的,后来进行课题调研时,我们跑遍了大大小小的企业,倾听他们的声音,而政府反应十分迅速。

第一,企业希望提供更优惠的税收政策。杨浦区政府就给予设计企业与高科技公司同等优惠待遇,这在当时是一种创举。

第二,希望提高同济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声誉。因为周边企业依托同济的品牌,一说同济出来的,甲方就有信任感。

第三,为企业提供培训。许多小企业发展到中大型规模时,会遇到管理瓶颈。后来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其他各系各专业,做了很多针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培训。

赤峰路最早关于设计街的命名(2006年拍摄)

第四,提供低租金的商务办公场地。这个诉求当时非常强烈。设计企业苦于找不到办公场地,而大学周边还是衰败的老厂房

有人说:“只要有地,就能长出好庄稼。”

也有企业提出,希望改善周边脏乱差的环境。别看有的企业规模小,但在当时却能接到大项目,客户来头很大,如一些外省市管理者。如果连接待客户、开会的地方都没有,有点说不过去。

于是,杨浦区政府联合四平路街道,进行周边环境整治、升级,街道美化改造,新建商务楼宇,同时积极助推老厂房改为产业园区。

记者:“环同济”的产业集群模式,可复制可借鉴吗?

刘强:我们不能简单以为,学校有某些优势学科,就能在周边发展出优势产业。有同样专业的不少强校,为什么周边没有形成设计产业集群?

这是一所大学的专业与一座城市发展、空间更迭在最好的时候相遇。

最初研究时,我觉得它可遇不可求。后来随着课题深入,我发现政府如果能很好把握产业集群的内在规律,顺应规律,就能事半功倍。

记者:你觉得政府做对了什么?

刘强:首先杨浦区政府充当了“清道夫”。先去倾听企业的声音,不多加干预,尤其不做提前干预,提前拍脑袋的设想。但企业一旦提出问题,政府立即解决,由此事半功倍。

其次,助推器功能。杨浦区历史上被称为上海的“下只角”,商务环境曾经比不上中心城区。

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得到重视后,在政府推动下,同济周边原有建筑的使用性质发生转变,一大批衰败的老厂房改造为商务楼、创意园区。

如同济科技园的大楼原租用给证券公司,改造后用作科技园;

渔业机械研究院拿出沿街建筑,与“沪东科技经济沙龙”合作建立了“沪东科技园”;

远洋广场原为一幢宾馆建筑,逐渐演变为以设计企业为主的商务办公楼;

赤峰路上的书香公寓是一个居住小区,后来大量设计企业入驻其中;

国康路上海第十二服装厂车间改造为商务和教学楼……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一个产业集群拉动了周边的城市更新,它是“产城融合”的典范。阿斯顿马丁设计公司也在环同济小街巷的居民楼下

原公交车停车场改建的办公楼

国康路国际设计中心一楼的筑+咖啡馆

杨浦区归纳过“三个舍得”:

“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就近就地拓展”,“舍得把商业和地产项目让出来建设大学科技园”,“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整治和美化大学周边环境”。通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形成大学与城区的共赢格局。

老工业区“凤凰涅槃”,优势再造,成为创新型城区。“三区联动”后来一直被杨浦区反复提及。

记者:如今,大兴土木的时代已经过去,城市发展进入更新、微更新阶段。您觉得未来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刘强:关键还是好的空间载体不够。最近几年,“环同济圈”走掉非常多的企业,溢出到上海各地。企业长大后就很难在同济周边找到更适合、更具规模的空间,出走势在必行。超过500亿元后,圈子遇到了天花板。

如何以这个圈为辐射点,与杨浦区的其他老厂房、园区空间对接资源,扩大圈的辐射面,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

此外,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近年来做了很多尝试,设计与社区结合,营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进一步激发空间的创意生产力。这可能是未来新的增长点,引领城市生活形态与创意产业的变化。

挑战很多,能做的还很多。


题图来源:嘉宾提供
正文图片:均 受访嘉宾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