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茅奖作家、全国政协委员迟子建:外卖员是这个时代最湿润的人间烟火
分享至:
 (0)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20-09-11 20:16
摘要:《烟火漫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

对作家迟子建来说,哈尔滨是一座埋藏着父辈眼泪的城。从1990年从大兴安岭迁居哈尔滨至今,她在这座城市生活了30年。

2014年写完《群山之巅》后,一部关于哈尔滨的新长篇就列入迟子建的创作计划:“无论是素材积累的厚度,还是在情感浓度上,我与哈尔滨已难解难分,很想对它进行一次酣畅淋漓的文学表达。”

5年后,《烟火漫卷》完稿,新冠疫情开始肆虐,作家一面忙于疫情中的工作,一面修改这部小说。今年9月,这部聚焦当下都市百姓生活的长篇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

《烟火漫卷》中满溢着城市烟火:凌晨批发市场喧闹的交易,晨曦时分的鸟雀和鸣,城市街道开出的每一种鲜花,食物的香味,澡堂子里氤氲湿润的热气,旧货市场的老器物,老会堂音乐厅的演出,饭馆、礼堂里的二人转,风味小吃、服装、交通……哈尔滨的丰富生活包含其中,温婉细致,意味深长。

“书里有没有写到像外卖员这样的普通人?”新书首发式上,面对读者提问,迟子建回答:“这部小说的上部《谁来署名的早晨》里,谁起得更早,早于日出之前,其中就有快递员、外卖员。虽然我不用网络点餐,但在大街小巷经常看到的就是站在小区门口等餐和急着上电梯送餐的人,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应该关注的、最湿润的人间烟火。在城市里,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作家,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与他们休戚相关。”

哈尔滨进入迟子建笔下,自《伪满洲国》始,在《黄鸡白酒》《起舞》《白雪乌鸦》《晚安玫瑰》等作品中,它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一个故事的发生场所,也是承载悲欢离合的历史背景。在《烟火漫卷》里,哈尔滨整座城市成为小说完整的主体,小说人物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人物命运与城市历史互相交融,浑厚悠远。

对当下城市的聚焦,是迟子建在《烟火漫卷》中的重要转变。作家谈及这座生活了三十年的城市,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有情,这使得《烟火漫卷》对城市的描写充满了力量。“有一种烟火,可能是深藏在地下,又回到人间的。写累了,我会停顿一两天,乘公交车或地铁,在城区之间穿行。”她起大早去观察医院门诊挂号处排队的人们,到凌晨的哈达果蔬批发市场去看交易情况,去夜市吃小吃,到花市看花,去旧货市场了解哪些老器物受欢迎。她喜欢与摊主们聊天,为他们的语言着迷,她买瓜左挑右选,摊主一句话逗乐了她:“在我车上的瓜都是进入决赛的瓜。”迟子建说,这些话多么生动,自己常常是在不经意走过的时候,感染了人间烟火气。

写作间隙,迟子建还去看二人转,到老会堂音乐厅欣赏演出。“凡是作品涉及到的地方,哪怕只是一笔带过,都要去触摸一下它的门,感受一下它的声音或气息。”迟子建说,最触动她的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地铁站看到的情景。从那里上来的乘客,多是看病的或看护病患者的,有的提着装有医学影像片子的白色塑料袋,有的拎着饭盒,有的上了地铁找到座位,立刻歪头打盹。“在一个与病相关的站点,就像站在命运的交叉口,多少生命就此被病魔吞噬,又有多少生命经过救治重获新生。这个站点的每一盏灯,都像神灯。能够照耀病患者的灯,必是慈悲的。”

写作对迟子建而言,是生命中不离不弃的伴侣。“尤其经历过个人的创痛以后,我深深感到,命运可以让两个特别相爱的人离散,但命运不会让你和你的笔分离,只要我有呼吸,这支笔会陪伴我一直走下去,是它滋养了我。”迟子建说,“希望有一天,这支笔陪伴着我,和我的白发一样,能让我的作品,真正经过岁月的洗礼后闪光。”

题图来源:董天晔摄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内文图片:出版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