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上海的城市更新中,文化要素怎么体现?这个研讨会告诉你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楠 2020-09-01 18:44
摘要:红色、海派、江南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肯定其研究意义,并提出秉持忧患意识,鼓励不断将这一思路向前推进,而在新的文化植入方面,应思考其当代性,并有所突破,使文化焕发新生。

日前,“城市更新与城市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海派文化中心举行。此次研讨会由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共四大纪念馆、海派文化中心、上海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专项基金理事长奚美娟等专家出席会议。

在主旨演讲中,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学强选择城市更新、街区文化为主题,交流团队情况、分享成果、并提出可能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提倡将上海历史遗迹“串珠成链”。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荣跃明认为,运用多种模式来推进城市更新,深入考量需要保留的和进行改造的项目,特别是把文化作为一个要素。作为学者要更好地来传播、推进现在城市文化更新中已经得到的新理念。

在研讨环节中,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包亚明以废弃铁路上的城市更新为主题,分析街道更新经典案例,思考城市更新的方法。同济大学城规学院教授王伟强分享番禺路附近的城市规划,提出两大思路,一是从番禺路拓展出去,建立一个后阶的漫步网络,二是依托像上海影城这样的大机构和项目研究以带动地区发展,并通过番禺路、上海电影节打造上海,使其面向2035,面向建立卓越的全球城市。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文化处处长吴苏贵回顾前期上海城市规划与发展,提出要寻找文化的神跟魂,集中力量办大事,并参照国外的历史建筑保护模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聚焦“北外滩:海派文化溯源及其保护”,分析北外滩发展历史,提及上海文化源头,认为城市更新过程中,徐家汇文化区有其独特的呈现意义。虹口区委宣传部部长吴强以数据分析回应李天纲教授的发言,提及目前城市更新的好现象,并指出要敞开思路听取专家意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士林认为城市更新的问题要从比较大的历史角度来看、从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活化利用治理思路,令改造、保护问题有政策依据。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东在综述点评中表示,上海的改造可以提倡“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的思路。在改造过程中,应当坚持尽非必要不拆除、能改造就保留。同时,她指出,红色、海派、江南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肯定其研究意义,并提出秉持忧患意识,鼓励不断将这一思路向前推进,而在新的文化植入方面,应思考其当代性,并有所突破,使文化焕发新生。

栏目主编:唐烨
海派文化中心 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