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际 > 世界观 > 文章详情
博物馆还是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身份之争背后
分享至:
 (1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廖勤 2020-07-05 18:33
摘要:夕照下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圆穹顶“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而埃尔多安却要在圆穹顶上重拾帝国荣光。

博物馆还是清真寺?关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身份之争,正成为一场国际舆论的焦点。土耳其为何想改变这座千年古迹的用途?在宗教、文化界乃至一些西方国家的反对声中能否如愿?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将在两周内裁决,但在外界看来,圣索菲亚的命运其实掌握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手中。

新的波折

7月2日,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国务委员会举行听证会,就土耳其一个非政府团体——历史遗迹与环境保护协会提出的将圣索菲亚大教堂从博物馆改为清真寺的诉求进行聆讯。

当天,听证会仅持续17分钟就闪电结束,国务委员并未作出裁决。国务委员会称,已获取相关文件,裁决结果将在未来两周内宣布。

“如果法院决定支持这一非政府组织的要求,那将是圣索菲亚大教堂曲折漫长的历史上一个新的波折。”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写道。

矗立于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公元六世纪,原为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最重要的教堂之一。在距今近1500年历史中,这座大教堂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中被左右拉扯,身份几易。

最初,圣索菲亚大教堂被视为东正教重要地标。但在其后数百年间,大教堂又在天主教与东正教之间反复“易手”。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象征基督教文明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建为清真寺,一直延续至1935年。

进入推行世俗主义的土耳其共和国时代,在建国之父凯末尔的手中,圣索菲亚大教堂在1935年“变身”博物馆,后又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全球各地数百万观光者。

从“目睹”权力更迭、帝国兴衰的宗教地标,到“见证”东西方交流的文化遗迹,现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又面临一个何去何从的“转折”时刻。

“身份”之争

博物馆还是清真寺?关于圣索菲亚的未来身份问题,正在土耳其国内激起一场大辩论。

长期以来,伊斯兰团体和民族主义者一直呼吁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建成清真寺,强烈反对其作为博物馆的属性。在他们看来,这一建筑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遗产,身份改变后更能反映土耳其作为伊斯兰国家的地位。

“圣索菲亚大教堂当前的定位对土耳其造成‘严重伤害’,因为它给人的印象是一座教堂。”伊斯坦布尔大学副校长伊利亚斯·托普萨卡尔说。

然而,在土耳其身为少数派的基督教信众却担心此举会引发宗教冲突。

东正教普世牧首巴塞洛缪一世表示,一旦将教堂改建为清真寺,恐怕会挑起全世界数百万基督徒与穆斯林的冲突。

基督徒梅拉尔说,把圣索菲亚变成一座清真寺并且只允许穆斯林在里面祷告会让人产生排外感。

据报道,如果变成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仍将对游客开放,但一些被视为不符合伊斯兰教义的壁画、马赛克等艺术品将被窗帘和地毯“遮蔽”,不再公开“露面”。

对此,土耳其历史学家表示强烈关切和担忧。圣索菲亚大教堂科学委员会成员、历史学家泽伊内普·阿亨贝说,“这是世界上一座意义非凡的特殊纪念碑,它所有的艺术和建筑元素必须展露无余。”

伊斯坦布尔海峡大学历史学教授埃德海姆·埃尔代姆认为,改建为清真寺是对圣索菲亚丰富历史的简化处理,是一种政治选择,以一种民族主义的宗教视角解读过去,而非寻求更全球化、更人性化的理解。

土耳其国内的民意也表现出某种复杂性。据土耳其一家亲政府的报纸《叶尼萨法克报》(Yeni Safak)上月进行的民调显示,73%的土耳其人赞成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建为清真寺。然而,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伊斯坦布尔经济研究公司一项调查却发现赞成者的比例并没有那么高。47%的公众支持改建,38%的人却希望保留为博物馆。

这场激辩也从土耳其国内“延烧”到国外,希腊、美国纷纷跳出来反对这一做法。

希腊政府发言人佩特萨斯警告,改变博物馆的地位可能会在“全世界的基督徒和土耳其之间造成巨大的情感鸿沟”。希腊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告状”。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敦促土耳其保留大教堂的博物馆地位,对土耳其建国时所承诺的信仰传统和多元历史以示尊重。

安卡拉则强硬回应。总统埃尔多安反问希腊,“土耳其是由你们,还是由我们来治理?请认清事实。”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说,圣索菲亚的问题不是国际问题,而是土耳其的国家主权问题。

总统背书

这场争论之所以在土耳其国内外掀起波澜,离不开一个重量级“推手”——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埃尔多安对圣索菲亚的态度极其微妙。据《印度快报》称,自埃尔多安2003年跻身领导层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地位问题从未排上他的议程表。相反,他曾经还反对把它改建成清真寺。但在去年的伊斯坦布尔地方选举中,他改了口。埃尔多安说,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成博物馆是“一个巨大错误”。

埃尔多安转变口风在当时被认为意在吸引宗教界及保守派的选票,以此提振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在伊斯坦布尔选举中落后的选情。

如今,埃尔多安再次表示支持改建大教堂为清真寺,不惜在国内“放一把火”,又是出于什么考量?

观察人士认为,埃尔多安有意改建这座见证伊斯兰世界兴衰的建筑物,并非单纯出于城市规划或宗教信仰,而是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政治盘算。

一是转移公众视线,缓解执政压力。

土耳其毕尔肯大学国际关系助理教授贝尔克·埃森说,这场辩论可以在短期内转移公众对一些紧迫问题的注意力,比如严峻的疫情、高企的失业率。

当前,新冠疫情对土耳其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土耳其国家统计局称,土耳其今年约有400万人失业,失业率超过13%。但工会组织“革命工会联盟”表示,疫情期间另有600万人失业。目前,埃尔多安的支持率跌至51%。

在反对派看来,埃尔多安此举无非是一种政治伎俩,借操弄土耳其文化遗产,以分散人们对疫情危机带来的经济挑战的注意力。

“每当你遇到麻烦时,不要把我们的圣地和共有的象征当作一张(政治)牌。”反对党未来党领导人、前总理达武特奥卢这样警告埃尔多安。

二是拉拢保守派支持者,提升民意,巩固执政地位。

《印度快报》指出,自从去年在伊斯坦布尔地方选举中失利后,埃尔多安发现自己的政治支持在不断减少,他想借改建计划为自己加分,并争取更多的政治支持。

“埃尔多安感受到民众支持率下降的压力,因此他希望利用一些议题,比如挑起本土主义、民粹主义和反精英主义的话题,重新稳固他的右翼根基。”《埃尔多安的帝国》一书作者索内尔·恰阿普塔伊说。

分析人士认为,推动一个充满争议色彩的文化议题,试图恢复昔日奥斯曼帝国主权的象征,对伊斯兰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富有吸引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埃尔多安支持改建计划掺进了宗教、民族主义的政治算计,以便在经济滑坡和疫情肆虐的当下,巩固江河日下的民意。尤其在希腊、欧盟和美国齐声反对之下,不但可稳住原有的保守派支持者,亦可借人们对奥斯曼帝国的怀念,打破政治上的分歧,重新团结民众。

三是重振土耳其“帝国”雄风。

“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建筑的辩论。”恰阿普塔伊说,当年,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将圣索菲亚大教堂变成博物馆,强调他对土耳其世俗化的愿景。然而,近100年后,埃尔多安却反其道而行之。

《金融时报》称,埃尔多安试图利用改建计划巩固自己作为强势领导人的声誉,竭力恢复土耳其作为全球大国和穆斯林世界精神中心的地位。

有人形容,夕照下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圆穹顶“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而埃尔多安却要在圆穹顶上重拾帝国荣光。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命运究竟如何将在未来两周见分晓,外界认为最终仍将取决于埃尔多安的意愿。政治观察人士称,改建事宜无关法律问题,埃尔多安完全可以拍板,无需法庭裁决,但是法律裁决可以增加合法性。埃尔多安已决定7月15日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举行祈祷仪式,以纪念2016年未遂政变4周年。

“它(圣索菲亚大教堂)铭刻下一段独特历史,为什么要让它卷入政治?”眼看圣索菲亚大教堂可能要变成清真寺,梅拉尔不无悲伤地说。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