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站稳脚跟、开创未来?习近平强调向这位“老师”学习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奚洁人 2020-06-30 06:31
摘要:全面把握、深刻领会“四史”学习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研究历史。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提出,要改造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强调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对待学习,把学习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结合起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开展“四史”学习,是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提出来的,这既是主题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迎接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政治要求。全面把握、深刻领会“四史”学习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要做到:学史明志,明确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知史明道,深入探究历史成就背后的道理和规律;品史明智,以史为鉴,从历史中获得开启未来的钥匙。

学史明志:坚定理想、忠诚信仰

学史明志,就是要通过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明确和坚定革命志向,坚定理想,忠诚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学习“四史”,首先要学习中共党史,因为党史贯穿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四史”的核心和灵魂。

党史的逻辑起点是党的创建史。学习党的创建史,首先要从理论上深刻把握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的社会历史原因,即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历史必然性。第一,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祥地。上海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力量较强。第二,思想基础。上海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重镇,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有众多的最早和“第一”。第三,人才骨干基础。上海集聚了陈独秀、陈望道、李达、瞿秋白等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在上海创办先进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积极酝酿筹建党的组织。第四,组织基础。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它积极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实际上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作用。

其次,学习党的创建史要充分重视红色资源的运用,不断创新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使“四史”学习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可感。据统计,我们党在上海的革命遗址遗迹有600多处。总书记特别指出:“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上海要把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上海红色教育资源的重要价值特点:一是寻求救国真理的开放眼界和勇敢的探索精神;二是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敏锐性和思想鉴别力;三是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相结合的历史主动性,以及正确的群众观、历史观;四是忠诚信仰和牺牲精神。

最后,学习党的创建史,就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守护好党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守护好党的精神家园,必须认真地解读初心、不忘初心、坚守初心。一要准确地解读和传承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建党精神。二要经常重温入党誓词,这是经常回忆初心、不忘初心的重要方式方法。三要重点抓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党走向未来,始终做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的根本保证。

知史明道:增强自信、守正创新

“善学者究其理”,学史不能浅尝辄止,必须深入探究并弄清楚、搞明白历史现象和历史成就背后的道理和规律。我们强调学新中国史,因为它也是中共党史和跨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缩影,是“四史”的综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知史明道。一是要明白,新中国的创建和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是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奋斗得来的。二是要明白,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和改革开放,创造了世所罕见的辉煌成就和伟大奇迹。三是要明白,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劈风斩浪,急流勇进,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四是要明白,在当代中国,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是完全一致的。知史,就要倍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学习新中国史,要着重认识和把握好几个重大原则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三十年”的关系。新中国70余年历史,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大体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三十年”。“两个三十年”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具体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两个不能否定”的本质,就是要求我们必须高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决反对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

第二,坚持改革开放,坚定改革信心,将改革进行到底。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最壮丽的气象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学习改革开放史,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道路自信;二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三要传承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四要善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历史前进的逻辑,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行对内对外的全方位开放。

第三,科学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苏联东欧的历史教训。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比较研究角度看,百年来的中国与世界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进程。十月革命后一个时期,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曾一路高歌猛进,但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遭受了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东欧剧变的历史性挫折。苏东问题的深刻教训,就在于搞历史虚无主义,全面否定党的领导和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把思想搞乱了,人心搞散了。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来,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始终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紧紧依靠人民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因此使社会主义事业基业长青,始终保持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

品史明智:感悟情怀、涵养智慧

“读史使人明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拜历史为师,就要尊重历史、缅怀历史、品读历史、研究历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科学方法论,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大势。懂得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为戒、知敬畏,以史为训、知安危,从历史中获得开启未来的钥匙,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四史”,首先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铭记历史、传承历史。历史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世界的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与优良传统,是我们的红色血脉和精神之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文化的冲撞激荡,唯有传承历史基因,守住精神命脉,发扬光荣传统,才能站稳脚跟、开创未来。

其次,要追寻历史足迹,感悟家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激发英雄气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留下了无数革命遗址和英雄故事,学习“四史”,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以增强走向未来的精神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考察调研,总要去红色革命遗址或纪念馆瞻仰,向先烈敬献花篮表达敬意,他讲话、写文章也常常会讲述历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扬革命精神。学习党史和抗战史,是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其三,研读历史经典,涵养历史智慧,开发历史资源,开创历史新篇。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积淀了浩瀚宝贵的历史经典,研读经典可以启迪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总书记善用马克思主义经典阐述思想方法,善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演绎治国方略,善用红色经典传承革命基因,善为中国传统经典注入时代内涵,创新中国智慧。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是我们开创未来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点燃创新灵感之火的燧石。

其四,总结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增强忧患意识,防范政治风险。毛泽东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我们党曾多次把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失败案例,作为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教育全党。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并强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

最后,学习历史方法,把握历史逻辑,运用历史规律,回答历史课题。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历史大势必然浩荡前行而不可逆转,“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方式、历史分析方法,顺应历史规律,认清历史大势,回答历史课题,引领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为人类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首任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