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产业观察 > 文章详情
北斗全球组网,上海企业抢先站上“机遇跑道”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锟 2020-06-24 17:14
摘要:未来在自动驾驶、测量测绘、智能城市、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6月2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斗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与此同时,东海之滨的上海洋山港区,一批5G实现自动驾驶的重型卡车,正在北斗卫星信号引导下,探索前沿技术的新兴产业应用。“7月1日起,这些自动驾驶的重卡将正式开始在港区码头‘拉箱子’,投入批量商业化运营。”上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北斗卫星与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连接。随着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收官之战,2020年必将成为北斗大规模应用“元年”。对于上海各行各业而言,不论在北斗赋能、还是实际应用端,都将迎来新的机会。

厘米级定位实现效率变革

去年11月,全球首次“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示范运营在上海洋山港启动。半年多的探索中,上汽集团前瞻技术研究部高级项目经理黄伟科对北斗的精准,有直观的感受。

过去重卡在码头停车装箱,靠的是桥吊司机和卡车司机一上一下的“手把手配合”。最新的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将重卡停车库位设计得非常窄,倒逼装卸效率提升。而司机停车时,往往需要倒好几把,花两三分钟才能完美入库。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帮助下,智能重卡自动驾驶时能实现厘米级定位,停车装卸时误差达到±3厘米,比洋山港小于±5厘米的技术要求更精准,单点装卸作业效率将提升10%。

“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十余米长的重卡,在两侧到轮胎只有8厘米左右的狭窄库位中,基本一次就能精准入库,人工作业中只有1%的资深司机能够达到这一水平。”黄伟科说。

有了北斗导航,智能重卡自动驾驶实现厘米级定位。

“事实上,北斗已经成为上汽规划智慧出行、智能驾驶汽车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上汽集团技术研发负责人介绍,早在2017年,上汽就开始在智能汽车产品上应用北斗系统。全球首款L3级智能驾驶水平的量产车型荣威Marvel X Pro,就是在北斗加持下成功实现“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车”。

黄伟科认为,结合大数据、5G甚至6G的大流量低延时数据通道,北斗系统将在未来智能交通领域释放更大能量,例如交通流信息采集、实时监控与管理调度、不良驾驶行为监控与记录、紧急援助等。“随着北斗系统和其它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融合,必将拓展出海量场景的新应用和新能力,加快引领中国迈进智能化大时代。”

一个地面环节打开市场空间

就在当天,上海时空智能基础设施公司“千寻位置”宣布,将在年内完成全球200座全球框架站部署,通过接收北斗卫星信号,结合自研算法,互联网和卫星双路播发,为海外用户提供动态亚米级和静态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

这家位置服务领域领军企业的新计划,正是源于北斗服务范围的改变。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表示,北斗全球组网以后,从一个区域型亚太系统,转变为覆盖全球的服务系统。这个改变可以让中国的全产业链受益,尤其是芯片和终端产业。以往,海外对使用北斗产品有两个顾虑和障碍:一是中国手机、汽车等厂商虽然集成了北斗能力,产品被卖到全球,但在全球部分区域因为不能使用北斗服务,中国厂商的产品服务和能力就会被降级。其次,以前在其他国家,如欧洲厂商,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企业,因为没有北斗服务,使用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选不会考虑北斗。当北斗成为全球系统后,全球范围内销售含有北斗元素的产品,使用体验、稳定性、可靠性就会被大幅度提升。

千寻位置打造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

但体验提升的背后,仍需要再构建“地基增强系统”,这就是上海企业的机会。目前,不论是北斗还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如果没有地基增强系统,定位精度都在几十米。通过建立地面基准站实时接收卫星信号并解码,就可根据需要为用户获取实时亚米级、厘米级、后处理毫米级精度的位置服务。

目前千寻位置在国内各地已经建设和运营2600多座北斗地基增强站,构成了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国内市场正逐步打开。“这次全球组网成功,意味着千寻通过地基增强站建设可为全球卫星导航领域提供‘中国方案’。”陈金培表示,未来在自动驾驶、测量测绘、智能城市、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为新产业营造最佳环境

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此次登顶,除了应用了华为的5G设备,还离不开由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

华测导航公司总部位于上海青浦区,这里的西虹桥北斗产业园聚集了百余家北斗导航相关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已形成紧密联系。比如,产业链上游有海积等企业致力于导航基础零部件;产业链中游有华测导航等企业主攻导航产品;下游有普适导航等提供空间信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华测导航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在珠峰GNSS同步观测点作业。

从2007年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到如今北斗导航全球组网完成,十几年间,上海已经聚集起一批覆盖全产业链的北斗导航商业化应用企业,特别是近年来,产业链在上海加速集聚,价值链持续走向高端。

“这背后,一方面是企业抓住发展新机、全力创新研发,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上海营商环境、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撑。”华测导航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华测导航每年都要投入上千万元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约为15%。“作为将一项新技术进行产业化的企业,能够盈利非常不容易。”华测导航财务总监高占武介绍,“得益于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这些年来,我们都能持续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应用,有效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加快了北斗导航的产业化步伐。”据测算,仅2019年,华测导航就享受到1151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1.06亿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3100多万元的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以及84.2万元的个人股权激励收入纳税递延。

随着北斗导航的全球组网完成,还将催生更多的新需求与新业态,而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令相关企业轻装上阵,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并为更多行业赋能。目前,华测导航自主研发的GNSS全星座全频点基带芯片已完成了样片流片及测试工作,将于近期投片量产。“我们的高精度应用领域将逐渐从传统的测绘,拓展到智慧城市、移动监测、精准农业、无人机、无人驾驶等众多领域。”高占武说。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