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化学所长转中药院长,77岁院士今年带5个研究生毕业,数万字论文逐字逐句改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宗禾 2020-06-20 13:39
摘要:将自己研究的手性合成方法与知识运用到中药创新研究开发中,而且目前已经在多个单味中药上取得了进展。

今年,手性药物中心有5位研究生毕业,其中包括1位博士,4位硕士。这些学生的论文,77岁的林国强院士坚持每一本数万字的论文都自己逐字逐句修改。“每本研究生论文除内审外,再请中心的4位课题负责人PI审一遍。”

“七一”前夕,“四史”教育,上海中医药大学加了一课。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国强,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现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在校给师生们开了一堂科研育人课:作为科学家的他,怎样与自己的国家共成长。

“对于一名科研人员来说,能为国家做贡献,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哪怕因为工作性质,只能在历史上做无名英雄,也是很令人尊敬的事情。”林国强说。

【出差用衣库借出西装首次出访】

年少时代,小学课堂上,学校发放的一杯浓稠豆浆,是他至今记忆犹新的珍贵食物。青年时期到农场参加劳动的经历,对他世界观的改变有着很大帮助。在物资贫瘠的年代,1978年首次出国考察的西装都是从科学院外事局的出差用衣库中借的。条件虽然艰苦,却造就了林国强淡泊名利、坚韧不拔、心系国家、为民造福的胸怀。

粮票、布票、缝纫机券等这些时下已经不见的东西,却是当年生活中需要分配的家珍用品。“我1964年参加工作,1973年才攒够钱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林国强教授说,“现在热水器人人家里都有,但当年洗澡,却只能用帘子拉起来,用澡盆、木盆盛水擦洗。”

林国强风趣地告诉师生一则“喝汤”的趣事。改革开放初,外国学者来国内交流,晚上在招待所过夜。这位外国学者拿着由服务员送上的一脸盆热水来敲门,不知所措地问自己:“‘那么大的一碗汤,我要怎么喝啊?’接着又补了一句‘要不我们俩分了喝吧!’”他感叹,短短数十年,从水盆洗脸洗澡,到家家用上热水器,生活改善实在是太快了!

【30多年老教材改到了第七版】

对于为何在古稀之年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林国强院士坦言,“中药真是个宝藏啊!手性化学作为物质基础的科学,在中药里可以有用武之地。”他表示很欣赏上海中医大办学理念——“不重其全重其优、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实”,认为这三句话对他来说也是一种鞭策,“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优、做到特、做到实。”

这就好比手性药物研究,每个人的左、右手是对称的,但不能在手心到手背的方向上重叠,因此左手和右手看着像,但实际上是不一样的。比作左手、右手的手性化合物就像两个很相似的结构,一个有效、另一个可能无效。手性药物研究就要留下有效的,去除无效的,做到疗效最大化。“这就需要在科学研究中尽善尽美、锲而不舍。”

除了科研,林国强也注重一线教学。他撰写的《手性合成》从1989年至今已出版了第六版,第七版正在修订中。“一个版本的教科书不能一用就是十年、二十年,科学是在不断进步。”他精益求精,与时俱进,要求教材体现科研的前沿突破,“所以,我有空了就一版一版、一章一章地改,因为一本教科书,可能会影响几代人。”

在教材撰写的过程中,他惊喜地发现,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论文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他引用的文章越来越多是由中国人所完成,令他倍感欣慰。“这说明我们国家在不断进步,中国的科研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要做就把这一件事做到极致】

“一辈子做一件事情,我的确是做了一件事,就是手性化学与药物研究。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极致。” 林国强这样说。

“只要大家努力,一定做得好事情,大家团结起来,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周维善等在艰苦条件下测定青蒿素结构并完成全合成,以及后续诸多科研人从事青蒿素工业化,林国强以这些他所熟知的化学故事告诉大家:“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业中。实实在在,脚踏实地,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听了院士一席话,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张紫佳表示,“感动于他在艰苦条件下,不忘初心,坚持科研,致力于发展祖国医药事业的情怀,更加坚定了我们青年学者从事中医药研究的信念。”在中药学院从事药剂学研究的张永太教授也认为,“这些经历令世界同行惊讶和钦佩,更勉励我辈后学,在当下优越的科研条件下,更要勤勉精进,勇于创新。”

对于自己的严苛,他解释并鼓励青年学子,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研究资源。今年毕业的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夏梦幻深受鼓舞,“毕业后要以林院士的职业精神、党员素养为榜样,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发光发热为民谋福利,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

【多个单味中药获手性合成进展】

“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过灾与难,但是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而且排除万难、不断地朝前奋进。”

春节期间,一场疫情突如其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共派出了四批227位医护人员驰援防控一线。“他们白衣执甲,逆行援鄂,肩负使命,责无旁贷,坚定地成为人民健康的‘守护神’,这让我非常感动,不止一次感动,”老院士说,“医务人员很伟大,是我学习的楷模。”

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成效显著。林国强也特别关注此期间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他借用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的话表示,“古老的中医智慧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够为我们攻克重大疾病提供宝贵的研究思路。”同时,又引用副校长胡鸿毅的表述说,“中医的惊艳表现,是中国人民抗疫智慧的结晶。”

林国强认为这些正是中医药的伟大之处,而解释清楚这些中药的物质基础,则是当今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接过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的重任后,他多了一个心愿:那就是将自己研究的手性合成方法与知识运用到中药创新研究开发中,而且目前已经在多个单味中药上取得了进展。

题图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图片编辑:雍凯
本文图片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