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昨夜,浙江这个地级市带着一群宝贝来上海滨江“摆摊”……
分享至:
 (71)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2020-06-16 10:09
摘要:巨型塔吊的灯光刺破夜空,今夜的杨浦滨江星光璀璨。

在天然的彩色玉石上雕刻,镶嵌成一幅腾云驾雾的仙女奔月图,这样的工艺,短则两三个月,长则五六年才能出一幅作品。老王在浙江台州做了四十年彩石镶嵌,如今带着他的工艺来到了上海,与上海的非遗传承人同台切磋。

巨型塔吊的灯光刺破夜空,昨天(15日)晚上,杨浦区连续第五年举办的非遗节在璀璨的杨浦大桥下启幕。而今年的非遗节与以往不同的是,将浙江台州的非遗文化也带到了杨浦,非遗与旅游联动,让市民体验两地的文化碰撞。

在滨江围观开幕式的市民。

30多位非遗传承人共同呈现近百场专题活动,既有云展演、云课堂、云市集、云旅游等丰富多彩的云上内容,也有“YOUNG铺滨江非遗秀”、市人大代表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面对面“非遗说”等互动性强的线下活动,将一直延续至6月25日端午节。

在杨浦滨江的绿之丘老厂房建筑内,沿着旋转回环的阶梯拾级而上,就来到 “YOUNG铺滨江非遗秀”现场。非遗市集组织了上海杨浦和浙江台州15个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来自台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彩石镶嵌、 “一根藤”制作技艺等,与来自杨浦的市级非遗项目荣庆堂香囊、上海花样经、建筑微雕,绒线编织技艺、虎头鞋制作、面塑等同台展示。

绿之丘。

杨浦花样经传承人郑树林一边表演花样经剪纸,一边在抖音直播上向年轻人讲解这项非遗文化。上海花样经是上海剪纸艺人走街穿巷、设摊卖艺时的口诀和唱词,其特点是边剪边唱,在剪花样的同时唱出相关的花样经。这种边剪边唱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剪纸艺人的传统生活习俗。

另一边,彩石镶嵌站台吸引了许多市民围观。“这跟一般雕刻不同,同一幅画面,有一部分彩石是拼起来再雕刻,有一部分是雕刻好再拼,比如这层层叠叠的衣服和头发,必须先拼接才能雕刻。”王银华17岁开始从爸爸那里学习这门手艺,后来当过兵,做过其他工作,但最后还是重拾起这份家族传统。

彩石镶嵌。

常年与石头相伴,细细雕琢,彩石镶嵌是一份耐得住寂寞的活儿。“最长的要五六年才出一个作品。”王银华说。作为非遗传承人,他的作品很少在市场上卖,大部分都是收藏和放在博物馆中展出。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因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而名。相传无骨花灯源于唐代,俗称“唐灯”。灯面图案均由刀凿针刺成孔,经过透光留影而成,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拼粘接而成。今晚,针刺无骨花灯传承人陈彩平给杨浦带来了400多个无骨花灯,这些花灯层层叠叠地在滨江绿之丘的建筑外墙上点亮,映衬着光影下的杨浦大桥尤为美轮美奂,也让上海市民近距离领略了当地的非遗文化。

京剧艺人在做上台前的最后排练。

当非遗遇上旅游,本次非遗节让市民亲身体会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文化交融。启动仪式现场,杨浦区还携旅游协会、携程、新康辉、中旅杨休等旅游企业与台州市旅游协会及旅行社结盟合作,推出一系列联动旅游产品,带动两地的旅游产业发展。

观众席中的转播摄像们冒雨工作。

栏目主编:王志彦
图片摄影:黄尖尖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