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奚美娟:后滩木排上,摇晃着童年的快乐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奚美娟 2020-05-22 07:52
摘要:儿时后滩的外婆家,如今虽然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模样,但它的人文景观,外婆曾带着我和表妹们,在黄浦江边的木排上洗衣劳作的样子,以及点点滴滴的生活常态,就像一个历史的画面,更像看在眼里的景、读在心里的书,定格在胸中就永远不会移动了。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黄浦江边上有个叫“后滩”的地方,更谈不上对它有所了解。对于闻名于世的大上海来说,它实在是太不起眼了。也许只是千百年来的滚滚红尘中,被冲刷洗漏下来的一堆小沙石,顽强而悄悄地蛰伏在黄浦江南边的转弯处。歇息时,偶尔望一眼江对岸雄伟壮观的江南造船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那些来来往往的大小轮船,有着些许后滩人理解中的欣欣向荣,心里便有了对生活的期盼。在几乎没有声息的日常里,喝着黄浦江的水,日夜辛勤的劳作,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繁衍着、养育着自己的子女。岁月流淌,后滩的子民们,千回百转地与其他区域的上海人一起创造了上海的辉煌业绩。在他们的岁月里,既保留着这片土地上原住民的朴素传统,也在黄浦江水时不时泛上来的点点滴滴中,接受着沉淀杂交的近代文明。

我的母亲就出生在上海的后滩。我的外婆家和世代生活在那儿的普通上海人家一样,都是靠几代人的努力付出,建立起自己的宅邸家园,有一份刚刚好的生活。母亲原本有五兄妹,她是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后来姐姐因病去世。哥哥参加过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进步学生运动,还在外公开的后滩江边小杂货店里,帮助过地下交通站传递消息,和他的伯父及堂兄,在一位中共地下党人的指导下,为解放上海做过微薄的贡献。但他的命运不佳,早早地献出了年轻的性命。这自然是后话。这以后,我母亲就成了家里的老大,只粗粗识了几个字,就开始进入工作的人生,帮助外公外婆持家并辅助两个兄弟。好在我外公除了家里开的小杂货店外,在市里还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使得一家人在后滩这块土地上,耕读劳作,生生不息。

后滩湿地公园

随着母亲出嫁,我和弟弟妹妹相继出生,后滩就成了我们的外婆家,也和我的人生有了血脉相连的黏合。20世纪60年代,从我家去后滩的外婆家,有两个方向可以走。一个方向是从上南路我家,走一站路到浦东南路的大道站,然后坐公交车往西,到当年的耀华玻璃厂前一站下车,再步行往北走。下车后往北的这条路,是没有交通工具的乡间小道,中间要路过两个生产队和一些自然村落,还有沿途的河塘、小桥、农田,最后穿过一个小学,沿着小学墙边再往北走一段路,走到黄浦江附近的那个村落,就到了外婆家。另一个方向是,从上南路我家那个车站,坐两站公交车往北至上钢三厂的三号正门下车,然后进去,穿过整个从东到西的厂区大道,以及沿途的各类车间。在上钢三厂的厂房里面,还套着一个章华毛纺厂,是新中国成立前就有的老企业,也是那个年代上海纺织行业中小有名气的企业,我母亲就在那里上班。在我小时候的眼里,上钢三厂简直是一个巨型企业,且厂中还有厂,它共有9个门进出。我们去外婆家,要从三号正门进去,经过工厂里的大道、车间,绕过章华毛纺厂,再走到最靠东边的九号门,才算走出了上钢三厂的厂区。出了九号门,再绕过一道堆满了废钢铁的土路,便是黄浦江边的那条高高宽宽的土筑堤坝。走在堤坝上,右边就是黄浦江,左边堤坝下,就是外婆家所在的那个古老村庄。

小时候,总觉得外婆家就像是依偎在黄浦江边的一个角落里,遥远又寂静。读小学时有那么几次,我一个人走到后滩,身上带着母亲在市场上用高价买的粮票和油票,让我送到外婆家接济舅妈。上钢三厂的正门,只有家在后滩或后滩有亲戚的人,才能得以通过。每次穿厂而过,我都会很紧张,半空中厂车隆隆而过时,我总会紧张地躲在一边,迟迟不敢迈步,但心里又向往到外婆家玩。尤其是暑假里,可以在大人们的带领下,去黄浦江边的浅滩上洗衣、玩水、游泳。或在粗大的木排上走到江的深处,随着浮在水上的木排的微微摇晃,感受身心似乎要飞跃的快感。

后滩的外婆家那一方小小的家园,因临江而居,无处可退,世世代代的本地居民,靠着勤劳与智慧的生存之道,倒也有了世代沿袭而来的文化与民生。印象中,那儿的人家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我的两个表妹,在学校里读书时因成绩出色,都相继跳过级,于是左邻右舍会默默以此为榜样。我前面说到小时候去外婆家,会路过一所小学,其实那原本是一处乡绅的私人宅邸,里面套着几进高墙大院,是我小学同班一位女同学的外婆家。后来他们家把大部分房屋献出来办起了这所小学,只留了一小部分作居家所用。这位同学的父母也都在章华毛纺厂工作,小学期间,我们经常结伴去后滩的外婆家玩耍。

虽然在表面上,后滩这个小小家园当年寂静得无人知晓,似乎要被遗忘,但事实上,后滩历来有着开阔的襟怀,在后滩的居民中,除了上海本地的原住民,还有一部分是历史上从外埠的江苏等地,撑着木排从长江而来,再进入黄浦江,然后顺流拐到转弯处的后滩,天长日久,他们在后滩江边的滩涂上慢慢聚集,落地生根,成了与后滩的本地居民和睦相处的早期移民一族。我表妹有好几个同学,都是后滩早期移民的后代,他们生活中各自在家里说着家乡的语言,但在学校里,又和上海人一样讲上海话。久而久之,移民的后代们又形成了一整套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反之,我的表妹们以及当地居民,也在与他们的日常接触中,学会了由移民们带来的方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语言风格,很是鲜明。他们能随着日常生活的需要,随时切换家乡话与上海方言,这在我小时候对外婆家的记忆里,是一道很特别的人文景观。后滩,本来只是蛰居在黄浦江一隅的小家园,竟然能敞开胸怀接纳一批批移民在此地生根开花,不能不说这是后滩世世代代背靠着辽阔的大浦东平原,迎面接受的是浦江文明铸就的善良与开阔,在这块土地的血脉气质,多少年来,就已经不再拘泥于本土本乡的小格局了。

上海大歌剧院设计方案 图片来源MIR and Snhetta

由于后滩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尽管开发浦东的号角此起彼伏,浦江边上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那潮起潮落的五彩浪花,始终没有飞落到后滩居民的实际生活里。直到第41届世界博览会决定在上海举办,后滩才被纳入拆迁改造的快速通道。那几年,有许多亲戚朋友搬入了浦东新区的世博家园,住上了整洁敞亮的新居。

记得10年前,世博会召开前夕的某一天,我驱车行驶在卢浦大桥上,猛然在前方的一个路牌上,看到了“后滩”两个字。那一瞬间,我的内心真像是被电着了一般,在车内情不自禁地欢呼了起来。后滩,这个世代隐藏在大上海圈内其貌不扬的小角落,终于有一天,在世界博览会的荣耀中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如今,随着浦东开发的步步深入,它又和前滩相接,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地标性的文化建筑,继早期的后滩湿地公园后,上海大歌剧院等也将相继在此脱壳而出。

上海浦东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改天换地。我们见证的也许只是历史的一瞬间,但它实实在在改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儿时后滩的外婆家,如今虽然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模样,但它的人文景观,外婆曾带着我和表妹们,在黄浦江边的木排上洗衣劳作的样子,以及点点滴滴的生活常态,就像一个历史的画面,更像看在眼里的景、读在心里的书,定格在胸中就永远不会移动了。

谨以此文,纪念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黄玮 题图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