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筹人”相见分外眼红?水滴筹与轻松筹互掐,别让铜臭浸染公益
分享至:
 (5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俞宏浩 2020-04-18 06:30
摘要:2019年12月,互联网众筹平台曾有过一次被迫的自查,但这一次的“斗殴事件”,似乎揭示着“自查行动”的不彻底。

大病众筹,这一旨在通过募捐挽救更多生命的“公益模式”,如今似乎带上了一些铜臭味。

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上演“精武门”,水滴筹工作人员与轻松筹工作人员因“扫楼扫病房劝病人立项,碰到对手抢生意”发生肢体冲突。事后,双方均已发表声明澄清事件,但同时双方也互相指责对方工作人员曾“多次威胁、恫吓、挑衅、骚扰”自己员工,呼吁同行坚守“善”的根本和“良性竞争”。

面对此景,不少网友直呼“吃相难看”。更令人困惑的是,明明决心坚守“善”的根本,为何又提“良性竞争”?明明都是以“筹措救命钱”为目的的公益平台,为何会要通过扫楼“抢生意”?

确实,扫楼的一面,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人。在患者群体中,的确存在部分年龄偏大、互联网使用水平较低的患者。扫楼的出现,恰恰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为他们送去了关怀。

但扫楼的另一面,则是生意。目前,国内众筹平台的本质仍是企业。是企业,便要考虑盈利。尽管众筹平台免去了相应的服务费,但“流量引导”现象依然严重。以水滴筹为例,其已经形成了“水滴筹”“水滴互助”“水滴保”的业务矩阵,由前两者为后者导流。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其他众筹平台,“网络互助+保险”模式悄然出现,众筹平台也因此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众筹平台需要“扫楼式筹款”,甚至不惜以“提成”的方式鼓励扫楼。据媒体报道,众筹平台的地推人员每单提成最高150元,也会有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唯有开源,才有活水,病人的立项成为了众筹平台获取流量的关键,而一旦获取流量,资金的活水便会源源不断。

可这正是让公众愤怒的真正原因。以商业模式运作公益,以商业化模式经营公益,将商业与公益混为一谈,利用公益去牟利,这便消解了人们的善良与信任。虽然公益平台拥有合理的营收本无可厚非,毕竟软件的开发维护、人力成本等都是实打实的支出,但当平台打着“免费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工具”的旗号引导用户购买保险,当平台不公开资金去向、不监管求助者身份,甚至以提成、竞争、虚假填单、拳脚相向的方式“抢生意”,公众忍耐的底线便受到了挑战。

更加糟糕的是,商业化的公益所瓦解的并不仅仅是人们对于企业的信任,更多的是对于公益、慈善的热忱。

2019年12月,互联网众筹平台曾有过一次被迫的自查,但这一次的“斗殴事件”,似乎揭示着“自查行动”的不彻底。作为新式的互联网产品,如果众筹平台的做大做强能够覆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群,我们自然张开怀抱欣然接纳;但若“良性竞争”演化为丑闻,我们或许应该反思这条发展路径是否是越走越偏。众筹平台急需的,是合理化的营收模式,是透明化、公益化的发展路线,也是三省吾身的自我鞭策和来自政府、行业、公众的严格监督。还“水滴”们一片纯净,才能真正唤回人们对于众筹的信任。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