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解决百姓穿衣问题的郁院士逝世,他为何拒绝“科学家”头衔
分享至:
 (11)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俞陶然 2020-04-15 19:24
摘要: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化纤公司决定筹建年产7万吨的“聚酯切片工程”,这是上海纺织系统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本可退休颐养天年的郁铭芳,欣然接受了组织上交给的重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合成纤维工业开拓者、东华大学教授郁铭芳4月1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

从第一张用锦纶长丝制成的渔网,到非织造布技术国产化,再到上海纺织系统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年产7万吨的聚酯工程,郁铭芳用他的一个又一个成果,为解决国人穿衣、提升国防工业水平立下功勋。7年前,参与上海市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记者采访过郁院士。他谦逊淡定,不接受“科学家”这个称呼:“回顾我50多年来的化学纤维研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都是国外已研发成功多年并实现产业化的产品,缺乏原创性成果。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而不是科学家。”他期待我国中青年科研人员更重视创新,引领国际科技发展。

郁铭芳院士2013年接受记者采访。何雯亚 摄

中国第一根合成纤维诞生

郁铭芳的祖籍是宁波鄞县,从小生活在上海。1944年,他以优秀成绩直升入东吴大学理学院化工系。

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发出了“向科学进军”号召。在纺织工业界,向科学进军的一个重要“战场”是化学纤维。解放初期的中国,穿衣问题亟待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使纺织厂仅靠棉花等天然纤维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大力发展化学纤维迫在眉睫。1957年11月,上海纺织工业局从企业抽调11名技术人才组建化纤筹建处,郁铭芳是其中之一。这位有抱负的年轻人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化纤工业的首批建设者团队。

“当时,我们只知道玻璃丝袜是尼龙做的,苏联人把这种纤维叫作‘卡普纶’,我们对它的成分并不清楚。”面对这种白手起家的局面,郁铭芳等人没有失去信心,他们开始收集、查阅国外文献,研制合成纤维。

试制锦纶的原料聚酰胺时,需要一台10立升的耐压耐腐蚀的反应釜,他们一时觅不到不锈钢材,就请银楼用白银打成薄片,做成内胆。纤维后加工需要拉伸加捻机,他们就用纺织厂淘汰下来的细纱机加装拉伸区制成。

1958年底,在卡普纶研究小组设计制造的土设备上,中国第一根合成纤维诞生了!它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生产合成纤维的国家之一。利用这些国产锦纶长丝,渔网厂制成了我国第一件合成纤维产品——一张约10斤重的渔网。1959年,这张渔网入选了国庆十周年成就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纺织工业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在郁铭芳的“化纤人生”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他科研的重要方法。他始终关注国外信息,在科技攻关时常常先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在此基础上不断摸索、改进,研发出这些设备和技术的中国版。

1989年,在喷丝直接成布项目鉴定时,郁铭芳(左三)向纺织部副部长等领导汇报。(资料照片)

非织造布技术,是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纺织工业技术。从1978年起,中国才开始非织造布的工业化生产,产量很小。时任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的郁铭芳认为,这项技术是纺织工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1982年,他在国内率先申请设立“喷丝直接成布”研究课题,得到了纺织工业部和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的支持。为缩短研究周期,他决定用外汇贷款引进设备。由于当时资金极为短缺,他在与国外厂商洽谈后反复权衡比较,最终引进了一套价格比较低、技术不太成熟的设备。“那时我相信,依靠我们研究所的技术力量,能克服引进不成熟设备带来的风险。”

不出所料,进口设备安装调试后,就出现了喷丝后成网困难等问题。年近60岁的郁铭芳与技术人员、工人一样“三班倒”,经过艰苦攻关,终于研制出“纺粘法”喷丝直接成布工艺。这个项目经济效益显著,仅三年就还清了此前引进设备的全部贷款,还有盈余。

上海纺织史上最大投资项目

上世纪80年代末,为改变上海纺织化纤原料依赖外来供应的局面,上海化纤公司决定筹建年产7万吨的“聚酯切片工程”,这是上海纺织系统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本可退休颐养天年的郁铭芳,欣然接受了组织上交给的重任。1990年1月,他出任上海纺织涤纶总厂总工程师,负责筹建技术工作,参与外商谈判和设备引进。

1994年6月,年产7万吨聚酯工程在沪投产成功,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赢利、当年还贷、当年创汇。接着,郁老又承担了该厂年产3万吨的直接纺丝涤纶短纤维项目。

2004年,郁铭芳在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上作报告。(资料照片)

谈及念兹在兹的科技创新,郁铭芳分享了他的大学老师顾翼东院士的5个“W”教学法和学习法:第一个“W”是How,即要知道前人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第二个“W”是Why,就是要思考为什么这样想、这么做;第三个“W”是Weather,问问自己有没有新的想法;第四个“W”是What,力争发现新的现象和问题;最后一个“W”是Whither,要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斯人已逝。郁院士的人生历程与经验分享,将激励年轻一代科研人员不断创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添砖加瓦。

栏目主编:黄海华 题图来源:东华大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