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财经连线 > 文章详情
疫情下,这座特大城市物价却稳在“3时代”
分享至:
 (86)
 (1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蒙 2020-03-14 12:12
摘要:短暂紧张后保供稳价快速到位,体现超大城市抗风险能力。

疫情突如其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连续两月处于5%以上,上海物价指数反而保持在“3字头”的上涨区间。这是上海经济在疫情下一个颇为意外的表现。

保供稳价举措到位迅速

近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尽管受疫情影响,但上海CPI同比上涨3.0%。这一涨幅为近四个月最低,比2月份全国CPI涨幅低了2.2个百分点。同时,今年前两个月,上海CPI同比上涨了3.7%,比全国低了1.6个百分点。

2月份全国物价上涨较快,主要是供需两端均受疫情影响。国家统计局分析指出,疫情发生以来,供给方面物流不畅、人力短缺、部分企业和市场延期开工开市,一些产品生产和供给受到影响;需求方面,受“居家”要求与“避险”心理等因素影响,有的居民出现囤购行为。

“疫情暴发初期,上海也曾出现供需紧张。”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短暂的紧张之后,随着保供稳价各项举措快速到位,上海鲜菜、肉类、水产等市场供应充足、秩序良好。

上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市商务委、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分工负责、紧密协同,千方百计组织货源,多策并举加大供给,确保了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

 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市场供应充足的消息广泛传播,上海市民心态很快回归正常,抢购囤积及时停止。“现在本地青菜2元多、3元多都有,比1月底、2月初那会儿便宜多了。”家住宝山的孙女士告知,春节期间,她也想过囤菜,但看到新闻上说“蔬菜供应源源不断”“菜囤多了变成湿垃圾”,便放弃了囤积的念头。

批发和流通渠道相对集中、大型龙头企业保障城市运行,也是上海应对突发疫情影响的优势。

疫情发生到2月中旬,这段供需最紧张的时期,光明食品集团作为上海食品保供主力,承担了全市约70%的蔬菜供应、80%的鲜奶供应、60%的大米和猪肉供应。其中,仅正月初三至初五,蔬菜集团旗下的江桥批发市场以12313吨的入场量打破上海历年春节期间蔬菜供应最高水平。

猪肉价格未见快速上涨

疫情发生以来,猪肉价格是家家户户的牵挂。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上海以猪肉为代表的畜肉价格,同比涨幅低于全国30.4个百分点,是当月上海物价整体涨幅不高的重要因素。

在本地市场,记者通过消费者了解到,疫情初期菜场中一度肉摊稀少,价格涨幅较高,但这一情况维持一周多就恢复正常,特别是爱森、金锣等品牌猪肉恢复稳定供应后,其他猪肉价格也迅速回落。“上海品牌猪肉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品牌猪肉供应相对稳定,承压能力较强。”市场人士介绍。

统计显示,在蔬菜和猪肉两大类食品影响下,2月份上海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0%,低于全国9.9个百分点。而受疫情防控影响,全国范围内部分商业和服务网点停止营业,一些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也受到抑制,供需均有收缩,价格基本稳定,部分项目价格甚至下降。2月份上海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拉低了物价整体涨幅。

“平时物价温和上涨,是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的标志之一;疫情特殊时期,物价平稳则能为弱势群体带来更多的托底保障。”经济学家表示,此次疫情中上海物价稳定,充分体现了这座拥有2400多万人口超大城市的抗风险能力。

进入3月份以来,上海各行各业加快复工复产,商品供给进一步充足,服务供给也在逐步恢复。分析人士认为,疫情结束后,上海有望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主要将集中在餐饮、服饰、休闲娱乐以及高端消费等领域。商家为了抓住机遇,可能推出大量促销优惠活动,因此各类市场上较大概率出现“量增价平”的情况。在主副食品价格继续稳定的基础上,预计全年上海物价将延续去年以来的温和上涨趋势。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