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干部从农村基层扶贫回来,告诉我他在基层闹了笑话:在和当地年轻人交流的时候,为了让自己的语言“鲜活”一点,用了一些“网言网语”,比如“要摆脱屌丝命,争当高富帅,就要找准产业路子”,自己觉得很贴切生动,而且贴近年轻人,没想到对方却没有听懂,但又不好问自己,随后的交流失去了基础,竟然交流不下去了,非常尴尬。
随后他才反应过来,这个地区郊区的小村,以留守儿童与老年人为主,他们不会上网也不太会用智能手机,又哪里会知道这些“鲜活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呢?
这位干部遇到的尴尬,在基层干部身上经常可能遇到。我们知道,基层干部与群众接触最多,基层干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说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对上级精神进行传达贯彻,以及和群众进行日常交往的时候,如果能够用老百姓听得懂的鲜活语言,浅显易懂地沟通交流,自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有的基层干部在应用“鲜活语言”的时候,过于注重“易记”和“鲜活”,却让所想表达的内容变了味。在其中,有的是粗言粗语、恶言恶语,或者“疯言疯语”,比如近年来被曝光的许多基层干部的“语录”,完全背离了公务员所应当具备的素养与情怀。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想把话说好,却因为没把握好“鲜活”的分寸,从而起到反作用的例子。
有一次,我老家一位基层干部到村里去宣讲政策,大意是目前党的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乡亲们勤劳致富。为了让大家记住核心内容,他最后竟然总结成:我们目前就是要“嫌贫爱富”。结果这句总结让乡亲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会后对传达的精神实质没什么印象,反而对这句话念念不忘,极尽抵触。
这位基层干部的“鲜活语言”起到了反作用,首先是因为他没有从大局上、高度上掌握“一个中心”的核心内涵,把发展经济简化成了政府对群众的态度;二是他剥离开了语言所蕴含的历史语境,让乡亲们产生了一种被抛弃感:难道党和政府都在嫌弃我们了?不注重群众的感受,群众“听得懂”的鲜活语言反而增加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隔膜感,让他们对政策精神产生了怀疑,效果上自然适得其反。
因此,干部如何把好话说好,是一项重要的群众工作能力。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以感同身受的状态去寻找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结合点,在与群众打交道时才能引起群众的共鸣。这需要有较好的大局把握能力和基层工作的融合。如果基层干部都能把好话说好,把“好经”念好,减少与群众之间的“误会”,“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也就不难了。
就怕一些干部,对党政策的理解“一鳞半爪”,宣传党和政府政策“满嘴跑火车”,生生地把好经给念歪了。
(本文编辑:洪俊杰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