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当故乡成为“他乡”,在城市拼搏的她继续前行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顺 施晨露 2019-10-11 17:43
摘要:“返乡文学”成为近年在文学圈里外都时常造成刷屏效果的话题。

从《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上溯到《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在中国》,“返乡文学”成为近年在文学圈里外都时常造成刷屏效果的话题。“70后”作家付秀莹连续出版《陌上》《他乡》两部长篇小说,均以乡村女性为主角,尤其是《他乡》中,主人公翟小梨从乡村来到城市,也令不少读者猜测“翟小梨”就是作家本人影子的投射。

近日在思南公馆举行的《他乡》新书分享会上,以“我不是翟小梨”为题,付秀莹与《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金理、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项静从小说中的“他乡”聊到现实中的故乡。“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重新回到出生的乡村,你发现那里的人看待你的方式变了,你自己说话的方式也变了,你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没想到故乡也变成了你的‘他乡’。”关于“故乡”和“他乡”,黄德海这样说。

《他乡》讲述生自芳村的女孩翟小梨从乡村前往省会,又从省会来到首都,凭借个人天资和努力不断前行的故事。她在生活的激流中沉浮辗转,在命运的壁垒面前跌跌撞撞,但那道射向自我的隐秘微光从未停止照耀。最终,她完成了个人的精神成长,获得了内心的安宁。小说在主体部分之外插入了七个短篇小说,插入部分和主体部分不断对话、反驳或争辩,以巨大的内在张力构成一种多声部的叙事效果,写出了社会转型期新的中国经验。

在付秀莹的长篇处女作《陌上》中,翟小梨是最后一章一闪而过的次要人物,《他乡》里,这个女孩成了主角。从《陌上》到《他乡》,从乡村写到城市,主人公皆为女性,作家是否在按个人的成长轨迹进行创作?黄德海认为,虚构作品的创作必然会受作家成长模式的影响,但这不代表它们指向写实,即使一部文学作品是非虚构的,也不能保证其写实性,因为文学反映的是人的记忆的一部分,而非现实生活。付秀莹回应,“创作中我会投入主观情感,但一本书或一个人物的诞生和成熟有时不以作家本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会给创作者很大的意外。我用自己手中的笔给予翟小梨体贴、关照和悲悯,并与她分担所经历的一切,创作过程中不断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反省,令我也完成了与小说主人公的共同成长。”

“当翟小梨最终决定回到S城,这是她成长的一个节点。从这一刻开始,为后续的小说写作留下了新的写作空间——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如何面对未来的发展。”金理说。项静认为,《他乡》的女性写作视角赋予翟小梨这一人物形象更多空间,从中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女性的精神流浪。同时,从一部作品和一个人物形象扩展到当代中国的城乡差异、两性关系等社会问题,精神递进的过程反映出当代社会层层叠叠的关系和面貌。

“风平浪静下是惊涛骇浪式的潜流,从乡村走到城市的人往往会有两套世界观,你必须慢慢学习城市的世界观,从乡村到城市的身份切换,中间经历的万般滋味只有自己才能体会。”黄德海说,书中的“他乡”勾起了自己对很多往事的记忆与联想。“作为写作者,要在两套世界观之外发现更多的东西。乡村人、城市人的身份认同与自我的精神成长,三条不同的河流互相纠结、斗争,逐渐合流为文字和精神的共同体。”在黄德海看来,《他乡》虽未着重叙述乡村,但翟小梨这个人物身上携带的就是乡村。她从乡村进入城市受到冲击,从城市回望,家乡又成了“他乡”,如此往复过程中,主人公面对精神上的双重变化,小说也在空间与时间中来回穿梭。

对于《他乡》,付秀莹如此解读,“在命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人有时很强大,有时又充满无力感。《他乡》不是自己的故乡,而是异土,是令人感到陌生、疏离的。我们对此充满了向往和探索的欲望,又对它有所恐惧。对于这部作品,我尽了自己的力量,其他的留待读者去感受。”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