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与“工匠”亲密接触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费平 2019-10-15 16:08
摘要:因为自己曾是“工人阶级的一员”,或者说也是曾经的“工匠”,故对“工匠”精神尤为崇敬。

站在市工人文化宫的门口,赶紧让人给我留了影。多么熟悉的地方啊!这个曾经的“工人的学校和乐园”,自己年轻时在这里学过艺,之后又多次来游玩参观。今天特地利用国庆长假,来参观新揭幕的“上海工匠馆”,因为自己曾是“工人阶级的一员”,或者说也是曾经的“工匠”,故对“工匠”精神尤为崇敬。

踏进1750平方米的工匠馆,面对映入眼帘的99枚铜章组成的“时代奋斗者”墙,不禁思绪万千。一生参观过无数展览,像这样集中展示150余位各领域大国工匠和上海工匠智慧、胆识、技艺、能工、巧手以及他们创造、制造、打造、修造的物品物件等还是第一次!足见当下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视。

四个主题板块以时间为脉络勾勒的工匠之路,向人们展示了从1843年至今上海工匠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敢于挑战的民族精神以及新时代赋予的旺盛创新激情、创造活力和他们对国家的新贡献。江南制造局第一艘船的模型、“蚂蚁啃骨头”精神、北横通道盾构、载人空间站、核工业叶片等无不彰显工匠们为民族工业所付出的辛劳与贡献,他们串起的时代故事,见证了“上海老师傅”的传奇历史。从国旗设计、电光源小太阳、纺织无次布到勘探钻井、万吨水压机;从照片修复、古琴制作到古建筑移动、玉兔二号月球车、C919大飞机等,各行各业的工匠们打破常规陋习、潜心钻研攻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一路看下来,有两个展品使我感慨。一个是“回力”轮胎和球鞋,作为同一化工行业曾经的职工,看了非常亲切。“回力”球鞋是我年轻时的最爱,而当初辉煌年月也曾为其企业报撰过稿,于是特地与“回力”合个影。另一个是“空无一人”的码头革命。作为码头工人的后代,我是听着父亲的劳动号子长大的,我了解父辈们多年来背扛肩挑的艰辛,了解他们流淌着汗水与佝偻着身子为生活而劳作的无奈……如今的码头却是“空无一人”,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工匠们用高新技术与现代化科技力量来支撑,才能实现码头革命啊!

这次参观还有两件趣事。那天中午时分人不多,偌大的展厅总共只十几人,一位年轻的讲解员姑娘见我很认真地边看边记录,就主动说要为我讲解。“太好了,谢谢您!”“不客气!现在午饭时间,下午人就多了,为您讲解很高兴!”“谢谢了!今天我享受了一对一服务啊”……小姑娘标准的普通话、和蔼的语气、娴熟的姿态、对展陈内容的熟稔等都值得称赞。走到“华生风扇”展台时,她讲述“华生风扇”的简要历史,介绍飞舞纸片的模型和邹韬奋先生1931年撰写的《创造中国电风扇的杨济川君》全文。我反问她,“华生”有个故事你知道吗?当时老厂长杨济川为了与美国产品较量,把“华生风扇”放在南京路商店橱窗里连续转了一年,天天更换绑在风罩上写着日期的彩色纸带,以此说明中国货的质量。而为何牌子叫“华生”呢?就是“中华生产”的……“啊!”小姑娘惊喜道:“还有这一段故事啊?我下次讲解,就把这个故事放进去了!”“哈哈,我为讲解员讲解了”……

一件件展品、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既是一部上海产业发展的浓缩史,又是上海成千上万产业工人的奋斗史。它“以物见技、以技见人、以人见精神”,用“时代、人物、技艺、成果”之要素,展现工匠们自力更生、匠心创造、匠心制造的非凡成果,着实让人赞叹。

走出展馆,我在想,祖国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工匠的勤劳和智慧,而他们那种“精益求精、严谨细致、追求完美、创造极致、攻坚克难、创新超越”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弘扬。他们虽然不是权重位高者,却是真正的精英;他们的身体并非特殊材料制成,却用特殊的品质,为我们树立了不朽丰碑!

(本文编辑朱蕊)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朱蕊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