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21年移民开发,红寺堡如何“换了人间”?请看这张答卷!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宁夏日报客户端 2019-09-30 22:29
摘要: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性时刻,9月30日,吴忠市红寺堡区迎来正式建区10周年、移民开发21周年。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性时刻,9月30日,吴忠市红寺堡区迎来正式建区10周年、移民开发21周年。

  21年很短。岁月泼墨凝画卷,只是千年一瞬间。

  21年亦长。扶贫开发催巨变,代代移民铭心间。

  今年,在红寺堡区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际,记者多次带队深入红寺堡区蹲点,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村”到“乡”再到“市辖区”,多层面、多角度进行解剖式采访调研,陆续推出了《李耀梅卖扫帚还清30万元外债》《沙草墩里的“露珠故事”》《豹子滩村:半边明黄半边红》《柳泉黄花分外香》等新闻报道。今天刊登红寺堡区“两不愁三保障”新闻调查,通过解读易地扶贫搬迁的“红寺堡答卷”,记录时代印记,表达人民心声,礼赞伟大祖国。

  

红寺堡区紫光湖成市民休闲娱乐好地方。

核心提示

  吴忠市红寺堡区,宁夏最大的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历经21年扶贫开发,贫困发生率由开发之初的100%下降到4.8%,堪称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微缩盆景”。

  21年前,这里杳无人烟,看不到飞鸟,连拴牲口的树桩都找不到,“一碗面里半碗沙”。如今,沉寂千年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风光旖旎的生态绿洲。

  21年前,从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大山深处搬迁而来的贫困群众,很多人的全部家当只有一口锅和破旧的铺盖。如今,他们彻底摆脱祖祖辈辈千百年来“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稳步实现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和全面奔小康的三次历史性转变,广大移民迈向不愁吃、不愁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新生活。

  千年一瞬的沧桑巨变,奥秘何在?作为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县级行政区,如何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

【路径】挪穷窝  拔穷根  焕新颜

  宁夏是易地扶贫搬迁的“万花筒”,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组织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工程移民、 “十二五”生态移民工程,累计搬迁移民130万人,实现了生态改善和脱贫富民的双赢。

  地处宁夏腹地的红寺堡区,作为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是宁夏移民开发、生态改善、精准扶贫的缩影。  

搬出“穷窝”天地宽

  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的贫瘠与落后始终牵动着中南海。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70年代,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改善西海固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这里水资源奇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荒原起绿洲。

旧貌换新颜。  

“两业”开拓富民路

    “两业”即产业和就业。红寺堡区把培育产业作为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做大做强富民产业,着力推动就业创业,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形成多元产业支撑的长效脱贫机制,经济逐步从“温饱型”向“致富型”转变。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中圈塘村移民乔文生(右)与妻子高慧珍走在葡萄地里。

红寺堡区东方裕兴酒庄工人在葡萄酒发酵车间工作。

红寺堡大河乡大河村村民正在百瑞源红寺堡原生态GAP枸杞种植基地里精心采摘枸杞。宁夏日报记者 李涛 摄  

志智双扶拔穷根

  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贫,扶志扶智才能拔掉穷根。红寺堡区通过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精神上激励、观念上塑造,让群众明事理、增本领、长志气,不断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从根源上斩断“穷根”。

红寺堡镇“泥土书香读书社”,马慧娟(中)教村民识字。

“攒劲”妈妈李耀梅。宁夏日报记者 王鼎 摄

红寺堡区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们正进行汽车应用与维修的学习。宁夏日报记者 左鸣远 摄

健康扶贫破穷障

  因病致贫、返贫,是贫困增量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红寺堡区健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持续抓好大病集中救治、慢性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构建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长效机制,力阻“病障”变“穷障”。

卫生计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红寺堡群众义诊。 

人居升级焕新颜

  广大移民群众住房的迭代升级,是红寺堡区日新月异发展最好的见证。

拼版照片:上图为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中圈塘村移民乔文生(右)与妻子高慧珍(中)、儿子乔英波在新庄集乡关口村老房子原址留影;下图为乔文生一家在移民村自家住房前留影。

拼版照片:上图为经过近20年的生态修复,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移民旧址已逐渐被绿色覆盖;下图为戈壁荒滩上建起的红寺堡移民新村。  

【心声】共产党好  黄河水甜

  “共产党好,黄河水甜”!

  红寺堡城区入口处,一块巨幅喷绘屏上的醒目标语,抒发了红寺堡23万人民的共同心声。

为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脱贫增收,红寺堡区2017年引入德州恒丰集团建设吴忠兴民纺织科技扶贫产业园。

  党的政策太好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扶贫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切宁夏贫困人口的目光始终聚焦不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以超常规的力度和更加精准的举措,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稳定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中圈塘村村民乔英波(中)在罗山酒庄葡萄基地向农户讲解葡萄藤养护知识。

  干部太拼了。“宁可苦自己,绝不误移民”的创业精神,是流淌在红寺堡广大党员干部血液中最活跃的因子。从第一批拓荒者深入不毛之地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到继往开来的建设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负重拼搏,广大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群众不富、寝食难安, 贫困不除、誓不罢休。他们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用责任和担当践行“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红海村村民周玉英在镇里的恒丰纺织厂生产车间工作。

  群众太攒劲了。群众普遍认为政策再好,也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只有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才有骨气挺起腰杆立于社会大家庭。绝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意识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好光阴还要自己好好干”,存在“等靠要”思想的占比很低。在强有力的政策激励下,移民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主动外出就业、就近务工,对脱贫致富奔小康信心十足。太阳山镇兴民村215户村民将玉米地全部改良种上了黄花菜,全村黄花菜种植规模达4000余亩,每亩收入最高可达8000多元,全村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几乎家家都有小汽车。

就近务工助力脱贫致富。宁夏日报记者 王鼎 摄 

  (宁夏日报记者 周庆华/文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新华社、红寺堡区委宣传部)

栏目主编:陶峰 文字编辑:赵旭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