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几代人·爱国情丨“30后”张向阳:扎根大漠20载,不辞长作“隐姓埋名人”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雷册渊 2019-10-01 08:01
摘要:正如“马兰精神”所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就是我们的爱国情怀。

■ 口述 张向阳 

1964年的春天,一列从北京开往新疆的火车因为保密需要,只能走北线,整整开了八天八夜。车一过兰州,四周的景象就越发荒凉起来,满眼尽是光秃秃的大漠戈壁,到处都是黄沙、砾石和骆驼刺,有时走了几百里路都见不到人烟。车上的人越走越沉默、越走心里越没底,但一想到身上的使命,眼泪只能忍进肚里。

那时,坐在列车上的我只知道自己将去完成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却不知道,这一去,就是20多年……

1958年,我从长春老家考入位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原子工程系,成为核武器爆炸测试和分析专业的首届本科生。那一年,我20岁。

自从走进校门、穿上军装的那天起,我们就知道今后要奔赴千里之外的核试验基地工作,大家也为此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然而,这一天却比预想中更早地到来了。

为了使中国的第一朵蘑菇云早日升空,经国防科委批准,原本应于1963年夏天毕业的我们,直接跳过了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于1962年底来到位于北京的国防科委21所报到。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1964年春天,我们开拔前往新疆核试验基地(即现在为世人所知的马兰基地)。

基地地处新疆大漠深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连鸟儿都不会从那儿飞过,我们的生活条件更是艰苦异常:夏天帐篷里有四十二三摄氏度,地表温度高达七十几摄氏度,能把鸡蛋煎熟,冬天最冷时气温有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滴水成冰。不仅如此,戈壁滩上风沙也很大,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刮大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扬起的风沙能把解放牌汽车上的绿漆打掉。伙房无法生火,大家就只能吃饼干、咸菜,喝冷水;风不大时,虽然可以做饭,但由于风乱吹,不但经常要吃夹生饭,而且菜、饭里都是沙子,不能细嚼,只能生吞。在沙漠里用水更是紧张,我们吃的、用的都是孔雀河的水,水里有大量的盐、碱和矾,喝起来又咸、又苦、又涩,大家喝了都拉肚子,洗澡更是成了一种奢望……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们坚持了下来。

1964年10月16日,是永载史册的一天,也是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提前乘车抵达距爆心60公里外的一座小山上待命。15时,广播传来“十、九、八……三、二、一”的倒计时,紧接着,“轰隆”一声巨响,惊天动地,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远处升腾起来,直插云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顿时,大家激动地欢呼、跳跃着,含着泪花拥抱在一起,把军帽高高地抛向天空……

从这以后,我们又成功完成了原子弹空爆试验、导弹核武器试验等任务。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中国核武器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中国也在世界上真正“挺直了腰杆”。

我在新疆核试验基地工作了二十多年。由于我在一次氢弹试验任务中意外受重伤,加之长期受核爆炸产生的核辐射伤害,我被评定为残疾军人。我的妻子和大女儿也因多次参加核武器试验工作,受到核辐射伤害,均被评定为残疾军人。1987年,我们全家随妻子转业,回到了她的家乡上海,结束了我们在马兰基地的使命。

这是我的故事,但又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经历。从1958年中国核试验基地在新疆正式组建开始,成千上万的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来到这里扎根奉献,为托起中国的“蘑菇云”、铸就中国的“核盾牌”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马兰精神”所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就是我们的爱国情怀。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