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护士节 | 获奖护士长:每一个孩子,都有来到人世间的意义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潇 2016-05-12 16:21
摘要: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小儿外科护士长陈劼,是今年左英护理奖获得者之一。她说,我要做的,就是让我照顾的这些孩子生命质量能得到改善。每一条生命,都有来到人世间的意义。

 

今年的“左英护理奖”在护士节这天颁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小儿外科护士长陈劼,是今年的获得者之一。

 

左英护理奖是由革命老战士、原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左英同志个人捐资设立,为表彰奖励为护理事业、为患者健康作出无私奉献的一线优秀护士。

 

陈劼虽是护士长,但一线的工作一直没丢。这个月,她的二宝即将出世。她对那些父母感同身受。她说:“我要做的,就是让我照顾的这些孩子生命质量能得到改善。每一条生命,都有来到人世间的意义。”

 

读博士的护士

 

“招中专护士就可以了,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护士要什么高学历?”15年前,陈劼从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毕业时,常能感受到医生对护士的不屑。人们通常认为,护士只是医生的助手、医嘱的执行者,没什么技术含量。

 

而陈劼如今已读了博士,开始带硕士研究生。她研究的方向是儿童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她的《大便失禁患儿的肠道管理》获2013年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银奖,《基于Brown高级护理实践模型下的儿童造口伤口失禁护理模式研究和应用》获2014年上海市护理科技二等奖和2015年中华护理科技三等奖……

 

对于护理,陈劼有自己的理解。“护理和治疗其实是平行的。两者目的略有不同。护理关乎患者的疾病康复、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护理可施展的空间太多了。”

 

陈劼对造口患儿的关注始于进入儿外科工作。有一次她看见一位胎粪性腹膜炎行小肠造口的新生儿,造口排液量大,伤口裂开,每2个小时护士就需要更换造口包扎的纱布、腹带,孩子次次都哭得撕心裂肺。她当时就觉得,这样的护理方法似乎过于原始。因为那时成人造口护理已经有一些不错的办法,只是厂家很少关注到儿科的需求。她就开始向成人医院打听,思考如何将适用于成人的好技术运用到儿童身上。

 

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她专门选择了小儿肠造口患儿及其家庭支持方面的课题,摸索出适合儿童造口患儿的系列护理和健康促进方案,还引入了儿童造口护理产品,为患儿实施肠液回输、持续肠内营养支持等,获得很好的效果。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

 

做出名气以后,越来越多的医生点名陈劼要求会诊。陈劼于是在医院支持下成了了造口伤口皮肤小组,各科选一位加入,每月为小组里的护士授课,把技术推广出去。

 

她在5年前开设了全国首家儿童造口伤口失禁护理门诊,为疑难危重患儿的造口、伤口、远期失禁问题提供优质护理,如今年门诊会诊量超过500例。 2014年,她举办了国内首个儿童造口伤口失禁护理进展学习班。她希望,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可以为更多患儿造福。

 

陈劼是护士长,但是依然做一线的活儿,她说因为“做专业很开心。”5年来,她护理了30余例罕见的EB患儿,为了让孩子换药时减轻疼痛,每次的创面换药她都轻柔细致,以免加重患儿皮损,每次换药时间都超过1个小时,换完后常是汗流浃背。

 

她还与多科医生联合开展疑难儿童伤口的创面诊治护理工作,令不少患儿免于手术的痛苦。她记得一位头皮缺损的孩子,才40多天,因为出生后创面使用了PVP碘涂,结果头上就顶了个“小帽子”——都是血痂。当时父母求助复旦儿科医院,外科医生收入院后准备麻醉下除痂术。而陈劼与医生沟通后,尝试使用水凝胶敷料为患儿除痂,2天后痂就完全溶解,配合伤口敷料,1周后孩子没有手术就出院了。

 

每一条生命,都有来到人世间的意义

 

但成就感并不总是那么强。

 

来儿科医院就诊的孩子通常疾病很重。陈劼就对一位红斑狼疮患儿印象深刻。

 

这位患儿从进入病房到离开的几个月里都没有清醒过。孩子的父母本原本因为孩子的病情不佳,一直昏迷而迁怒医生护士。而陈劼坚持去给孩子换药,即使每换一次药都需要2个小时。有一次,她吃好晚饭后去为他全身换药,一直做到夜里11点,完成后腰都直不起来。后来孩子母亲放弃了治疗,临走时她对陈劼说,孩子得病没有办法,但是,你让他在整个患病过程中,伤口都没有异味,让我的孩子有了生命的尊严。陈劼说,那一次让她一下子悟到了护理的价值。“我们这么忙这么累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有生命的尊严吗?这不就是我当初选择儿科医院的初心。”

 

她记得在瑞典进修时,对方临终关怀做得很好,护理人员为离世的孩子盖一块白布,放一朵花或一些代表季节的松果、树枝等,让爸爸妈妈与孩子告别,让一条生命平平静静地离开。

 

她回来后也尤其注重与重症患儿父母多次交谈并提供支持帮助。与她关系很好的一位患儿父母,孩子在6岁时查出脑瘤。原本活泼伶俐的孩子,被肿瘤不断侵袭,坚持到8岁时还是离世了。在那个期间,陈劼与夫妻俩多次交谈。孩子离世的当天,年轻的母亲给她发了条短信:“***走了,很安静。”她知道,至少母亲最终接受了这个事实。

 

陈劼认为,护理需要人文情怀,更多地关注到人本身。“我没有要求自己要把每一位孩子救活,事实上,医生也做不到。但医学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要做的,就是让我照顾的这些孩子生命质量能得到改善。有时候我也看到很多孩子病情太重、很难治好了,但我想他们至少他们不枉来人生这一次。每一条生命,都有来到人世间的意义。”

 

题图:护士长陈劼在左英护理奖颁奖现场发表演讲。   复旦儿科医院提供

题图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