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消除“模糊条款”:上海政府的这项“革命性再造”,为何要特别对它动刀?
分享至:
 (4)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9-04-04 07:15
摘要:条款模模糊糊,就好比吃饭点菜时说一句“随便”——“随便”是什么菜?你找得到它么?

上海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品牌打响一年,如今进入了“攻坚年”。框架构筑完整之后,所要“攻”的最大的“坚”,就是把内在的功能做实。就如市委书记李强在3日的上海市“一网通办”工作推进会议上所说的那样,关键的关键,是要“高效办成一件事”。

 

“事办不成,一切都是空的”。而能够办成事,无疑需要流程再造,需要各环节的畅通。其中隐含的一件要事,就是在制度设计和执行的过程中,尽最大可能消除“模糊地带”、削减属于供给侧的“弹性空间”。

 

规章流程清晰、透明,用户办事有明确的路径依据,这本身就是“通”字的内涵。昨天的全市大会上,以及早先市政府公布的今年推进“一网通办”工作要点中,均再三强调要“进一步细化、量化业务口径标准,消除模糊条款、兜底条款”。市委领导甚至打比方说,条款模模糊糊,就好比吃饭点菜时说一句“随便”——“随便”是什么菜?你找得到它么?

 

再三强调,自然意味着原先的改革中,仍留下了不少模糊地带,还有一些模棱两可的事令企业和群众为难,甚至找不到管事的主。其实,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里早已验证过,最令人害怕的不是“时间久”,而是“不知等多久”。这种很好理解的“排队心理学”背后,蕴藏的是一个重要规律:平稳和满意度,首先来自可预期。

 

可预期,才能稳预期;稳预期,才能有信心;有信心,才能增动力、添活力——在普遍面临经济不确定性考验的当下,这条逻辑链已被反复强调过多次。市场主体也好,普通群众也好,对市场和社会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权力部门的信任,均来自清晰而稳定的预期。

 

而这样的预期,就来自于公共政策和流程的清晰精准,来自于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信息对称。相应地,一切应当定量的指标,都应当可量化;一切可以标准化的流程,都应当有标准。

 

在高度规范并高效运转的市场环境里,消除政策条款和办事流程中的模糊地带,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而能否达标,则考验相关职能部门和执行者的改革意识。

 

过去企业在接受审批时,常常会读到告知单上诸如“需要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这类条款,至于“其他”是什么、哪些又算“相关”,并没有一个确数。市民办事,也常有类似的经历。对他们而言,这类“模糊兜底条款”都够令人犯难的。但更大的问题在于,正是通过“其他”“相关”之类的模糊表述,作为改革主体的政府部门,有意无意地给自己留下了过多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权越多,潜在的寻租空间就越大,改革效应被稀释甚至被曲解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模糊地带”背后的根本问题——制度的缝隙,带来的不仅是需求方的不确定性,更可能导致供需双方的不对等,这不仅是企业和民众害怕的,对政府本身也绝非好事。

 

道理很简单,过多的自由裁量权很容易让有关主体产生“利益依赖”“路径依赖”,进入一种“权力舒适区”。长此以往,非但阻碍改革的既得利益藩篱难以破除,还可能新增权力滥用的风险,而在形成惯性之后再行扭转,会更为痛苦和艰难。

 

上海力推的“一网通办”,“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政府治理创新;不是简单的服务迭代,而是革命性再造”。这个定位,明白无误地表达了这张“网”背后的改革决心。改革既然“刀刃向内”,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更自觉、更主动地跳出那些“舒适区”,将“模糊地带”清晰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能转变。

 

改革的成效,也正来自于这些基础而动真格的举措。况且,公开、透明、易感知、可操作,这些元素既是“最好的反腐剂”,也是增强市场和社会活力的绝佳“催化剂”。对“一网通办”这场“既要有物理变化、也要有化学反应”的改革行动来说,这样的“催化”,无疑是必不可少的。

 

更何况,是留“舒适”给自己,还是放空间给对方,本身也彰显了改革者的诚意。作为一场立志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对象为本位的改革,“模糊地带”削减多少、减得多快,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