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互联网+医疗,再造医学模式不是梦想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2018-10-26 17:43
摘要:长期以来,人工智能在其他应用领域有所突破,但在医疗领域发展迟缓,究其原因,对于数据来源、整合和分析成为医学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大桎梏。

近日召开的首届“医生云”大会——“互联网+医学教育”高峰论坛暨“医生云”Re研究-“助诊因子”启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提出:我国执业医师数量远落后于需求,执业医师与全科医师的医疗水平有较大差距。就在不久前,阜外心脏中心针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进行评估,收集31个省、直辖市360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显示,基层医生中针对高血压知晓率仅36%、治疗率仅32%、能控制率仅6%;8%的基层医疗机构没有任何降压药、仅30%的机构有5类以上降压药。

 

面对我国薄弱的基层诊疗水平,如何提升慢性病预防及治疗?互联网+医疗被证实是可探索的一大捷径。与会专家认为,互联网+医疗在我国探索至今18年,正已飞快速度填补医患之间的需求鸿沟。互联网+医疗,再造医学模式将不是梦想。

 

传统培养模式杯水车薪

互联网可实现“快速培养足量医生”

 

早在四年前,我国74位院士、51位医学大家共同发起大专家.COM,设计并研发了研产学一体化的人工智能+医学教育云平台——“医生云”。据悉,“医生云”深度融合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创造人工智能医学大脑,推动医学教育模式创新,实现“快速培养足量能接住患者的医生“的目标。

 

传统模式培养医生需要20至30年,相比我国患者人群的快速增加,这一模式在我国显得“杯水车薪“。论坛上专家列出数据:2017年我国一千人执业医生数量仅2.4人,低于西方国家3.0人以上的平均水平。至于”新兴事物“的全科医师,更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2016年全国经合格培养的全科医师20.9万人,每万人仅有1.51名家庭医生,发达国家这一数字为每万人8-10名家庭医生。数量少、执业医师水平也相对落后。钟南山犀利指出,分析原因执业医师、基层医生接受再教育的手段跟不上,即便是推广的“万里行“活动、全国巡回演讲等,传播速度及范围也跟不上实际需求。

 

互联网+医疗,为快速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水平带来契机。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教授在论坛上指出,传统时代一家医院一位医生,即便一生都在看病人,相信门诊能超过10万加人次也很不容易。互联网却改变了这一切,互联网犹如为医疗插上了翅膀,解决疾病的最新方法在网上发布,基层医生即便接触的基础知识面不同、深度不同,通过互联网也能快速获取最先进、现代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在樊嘉看来,互联网提升了医生教育程度,更有效改善了病家素养,“患者通过互联网也可以了解疾病知识,信息壁垒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怎样预防、怎样体检、怎样提早发现症状等,可以帮助人群将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

 

整合数据与医学深度融合

经验“倒推”机制助力个体化医学

 

事实上,自2000年起互联网+医疗至今在我国探索可分为三个阶段。专家具体分析,信息门户、移动医疗、互联网医院。互联网技术也为医疗健康带来三个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价值,依次为信息连接、优化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线下线上服务,提高临床服务质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医学深度融合,推动改变医学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教授在论坛上举例:个体化精准医学,在互联网医疗带动的大数据应用中可以大有所为。什么叫个体化精准医学?曾经爆红的春晚节目”千手观音”演员是一群可爱的聋哑姑娘。她们的病因非常相同,由于线粒体基因中的核苷酸A变成了G,用了链霉素导致聋哑,这也就是“一针致聋”。通过基因检测,将这一情况写在病史上,明确禁用链霉素或氨基糖苷类药物,便能避免耳聋的发生。他认为,“以往这样的经验需要多年来积累,而今通过大数据的总结找到更多具体致病原因,个体化精准医学也可以更快速获取。”

 

互联网+医疗使整合医学概念更易于落地,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为健康服务。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教授直言:现代医学一味向技术发展、向微观渗透,造成了专业过度分化、专科过度细化、医学知识碎片化的弊端。这样的弊端导致两个医疗现状,一是等待医学,即医生坐在诊室等到患者得病再治;二是对抗医学,即明确一个病因有的放矢设计一种疫苗“搞定”。然而,如此模式对慢性病井喷的现代社会显然有些不适应,“按了葫芦起了瓢”成为慢性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最大副作用。互联网+医疗令资源整合成为现实,也给了与以往“正向医学研究”截然相反的一种思路——反向医学研究,从机制因果性到经验因果性,兼顾前瞻性研究与回顾性研究,通过整合概念让更广泛人群从中受益。

 

让医学数据更趋于完整

医学资源整合平台不妨跨界更广

 

据悉,“医生云”作为全球最大医生平台,迄今覆盖近百位院士,4000多位国家级学科带头人,14万余名专家,百万以上医生。此次启动的“医生云Re研究——助诊因子”,院士团队将多年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转化为万种疾病的智能算法,形成“助诊因子”。医生在应用“助诊因子”过程中遇到疑难病例可求助“医生云”。

 

从“互联网+医疗”升级为“人工智能+医疗”,我国会有独辟蹊径的探索吗?大专家.COM创始人姚娟娟认为: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由三个要素组成,分别是数据、计算能力和算法。长期以来,人工智能在其他应用领域有所突破,但在医疗领域发展迟缓,究其原因,对于数据来源、整合和分析成为医学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大桎梏。放眼国际,以IBM研发的沃森医生(Watson Doctor)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医疗,其应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病历数据。可是沃森医生在我国推广几年以来,输入大量数据训练学习,却难以找到正确算法来取代常见病诊治,内种原因主要是疾病里的病历数据是片段性的、不完整的,用不完整数据分析得到答案很可能有缺陷。

 

让医学数据实现完整,将是我国医学科学家实践与探索的一个方向。海量基层医务工作者应用之时,不断输送数据给研究团队,继而对灵敏度进行调整,可实现精准医学、整合数据的兼备。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教授还补充,医学是一门技术科学,更是人文科学。在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之时,未来也应吸收心理学、管理学、甚至美学领域的资源,交叉跨界以此更好地满足人群对健康、对生活的期望。

 

栏目主编:孙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