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看不清
忘记密码?
模糊搜索
作者搜索
标题搜索
正文搜索
摘要搜索
查看新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要闻
时政要闻
政情
观见
伴公汀
@康平路
上海一周
直通200号
公务员论坛
港澳台
法治
时评
十二公民
反腐记
军事前哨
北京来信
财经
市场解码
财经连线
公共空间
产业观察
金融区块链
创客驿站
上海老字号
区情
区势微头条
前沿风
浦江眼
上海屋檐下
郊野笔记
城事
创新之城
教育在线
医声医事
运动+
任我行
海上医聊
微观上海
海外惊奇
中产话题
文化
海上记忆
文化观澜
文艺清单
朝花时文
徐芳访谈
上书房
非虚构
着调青年
天下
早读
世界观
舆情
原点
上观访谈
思想汇
上观学习
华东局
纵深
互联网观察
时政纵览
民声
民情12345
人民建议
问答
上海辟谣平台
视觉
大视界
见识录
图数图说
艺术范
活动
论坛
公益
扫描新街镇
迪士尼朋友圈
企示录
一起来
读者俱乐部
微信排行榜
专题
直播
电子报
解放日报
文汇报
新民晚报
上海日报
新闻晨报
上海法治报
社区晨报
东方体育日报
文学报
浦东时报
新民周刊
上海宣传通讯
我的位置:
首页
>
名家专栏
>
廖德凯
廖德凯
廖德凯简介
《上海观察》特约作者,时政观察员
他近期发表的作品
公务员来信:“正式工”为何不该在“临时工”面前秀优越感?
这些身份意识并不仅仅是一种官本位,更体现为一种特权意识:在“临时工”面前,既觉得高人一等,更觉得可以有超越规则规矩的一面。如果自己的“权威”受到“临时工”的挑战,那肯定是不能被容忍的。
2016-11-24 10:15:11
追小偷引发命案,让法律告诉你谁更冤
一方是正在实施违法行为的嫌疑人,一方是违法行为受害者;一方是小偷小摸却失去了生命,一方是追击小偷却莫名其妙成为命案“主犯”。这种强烈的矛盾冲突,使这一事情具备了非常复杂的话题性。
2016-11-22 17:43:51
“84消毒液”能否清洗“公益主播”的肮脏内心?
过度消费贫困的现象层出不穷,而这些行为最终最大的受害者,都是贫困地区。
2016-11-08 15:56:56
公务员来信:把科长叫成处长,只因“官本位”意识作祟吗?
大多数地方不规范设置的初衷,当然并不是自身的“官本位”思想,而是为了“方便”开展工作。
2016-11-08 06:01:19
副局长辞职信走红,背后真有什么隐情和故事?
非得从官员个人感慨中找到“幕后的故事”,下一些耸人听闻的论断,无疑是“阴谋论”过头了。
2016-11-01 16:45:35
公务员来信:教师聚餐事件翻案,当地纪委怎就被给“坑”了?
许多时候,办案人员将群众的举报当成了“不良影响”,由此进行定性并将之作为处理的“事实”。这么一下,他们认定的“事实”是“不良影响”,而不是处分对象真正做了什么。
2016-10-18 06:00:31
公务员来信:副处级干部通过写作来挣“奶粉钱”合适吗?
有的网友看到一个副局长通过写作成为“富豪”,就以为是权力因素,是一种无知和“见官必喷”的习惯使然。
2016-10-13 06:01:30
让公务员带头生二孩,这份红头文件该让人嘲笑还是唏嘘
当年的“只生一个好”并非选择性规范,而是强制性要求;今天的“多生一个好”则属于公民的选择权范围,并没有强制性。用红头文件去规定一件本应自主选择的事,效果往往不会太好。
2016-09-23 11:40:16
科级干部企业兼职拿报酬被查,算不算纪委“小题大做”?
对违规违纪干部滥施同情心的社会心态,体现出的是对规则的不尊重,值得警惕。
2016-09-10 06:00:19
市委书记开大会怒骂干部,你看到的只有“尿性”和“个性”?
长期以来,民间对官员总有一种“个性情结”,把官员在会上发几句狠话、骂几句粗话、抓几个瞌睡虫,甚至独断专行,一些违规行为视为“个性”。幸而,丁雪钦的“尿性”不是这样的“个性”。
2016-09-08 06:11:12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名家简介
廖德凯
《上海观察》特约作者,时政观察员
发表文章
深挖“援鄂女护士”个人隐私,是在给善心挖坑
越“整改”越折腾,这种“折腾式整改”是怎么来的?
“连抄也不愿抄”,基层干部写材料,为何成了苦差事?
动不动就放言“砸饭碗”,这样的官员怎么不吃香了?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