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卖7万斤西瓜才能凑够学费,“西瓜男孩”让人感动更让人刺痛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封寿炎 2018-08-09 17:02
摘要:如果这些寒门逆袭的故事带给社会的只有感动,甚至让人觉得贫穷比富有更值得歌颂、逆境比顺境更利于成材,那真要令人感到遗憾。

日前,“西瓜男孩”李恩慧的故事被央视报道之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位积极乐观的阳光男孩多年来都怀着一个“警察梦”。如今他如愿考上了浙江警察学院,但他要在暑假里卖掉7万斤西瓜,才能凑够1.4万元的学费。很多人伸出援手,给他捐款,但全部被他谢绝了。他表示,自食其力“是一个人的原则和尊严”。

 

高考成绩揭晓之后,贫困学生考上名校的励志故事就接二连三地出现。云南曲靖考生崔庆涛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正在建筑工地上拌砂浆。河北枣强考生王心仪以707分的高分被北大中文系录取,随即发表了“感谢贫穷”的感言。他们都像“西瓜男孩”一样,没有向命运和逆境低头,而是在苦难中磨砺自我,在逆境中奋起前行。他们的故事确实非常感人、暖心。

 

然而,如果这些寒门逆袭的故事带给社会的只有感动,甚至让人觉得贫穷比富有更值得歌颂、逆境比顺境更利于成材,那真要令人感到遗憾。事实上,这些寒门子弟实现逆袭的原因,基本上都可以归功于他们超越常人的坚强意志、刻苦程度和聪颖天姿,而不是贫穷。甚至,在他们成材的道路上,贫穷更多是一种阻碍和束缚。如果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更好一点,他们很可能取得比现在更优异的成绩。

 

这些考上名校,实现“鲤鱼跳龙门”的学生“一朝成名天下知”,在媒体和舆论的放大效应下,很容易让人错以为这是贫困学生的常态。其实现实情况远非如此。像崔庆涛、王心仪这种寒门逆袭的案例,在统计学层面上可谓凤毛麟角。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都早早就要承担起生活的重担,或者年纪轻轻就辍学离校,或者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外出谋生。即使幸运地考上大学的,能够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一流名校者也是寥若晨星。

 

就在“西瓜男孩”的故事感动和激励着人们的同时,另一则新闻却让人无比揪心。8年前,年仅9岁的孟凡森因为一张眼神犀利倔强、纯熟干练地将鱼开膛破肚的照片爆红网络,被网友称为“杀鱼弟”。然而,最近他却偷偷买了百枯草,喝药自杀了。回顾“杀鱼弟”的成长经历,让人不由得心情沉重。伴随他成长之路的,是童工、辍学和家庭暴力。由于恶劣的家庭环境,他养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在屡遭父亲打骂的情况下,终于走到了自杀的地步。

 

“杀鱼弟”一度被“网红”的光环笼罩,他摆鱼摊所在的批发市场甚至把他制作成为招徕客人的营销招牌。然而,这点名声并不能改善他的处境和命运。他最终也没能像“西瓜男孩”那样,走出贫困造成的泥潭,走上健康成长的人生道路。对于更多寂寂无名的贫困家庭孩子来说,他们的处境和命运更可能接近于“西瓜男孩”,还是更可能接近于“杀鱼弟”呢?答案恐怕很难让人乐观。

 

其实,那些寒门逆袭的故事在感动人心的同时,何尝不也在刺痛着人心。这些处于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过早承担了他们的年龄难以承担的命运之重,过早直面现实世界的坚硬和艰难。过于恶劣的生活环境往往危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除了其少数意志坚强者能够像“西瓜男孩”一样,翻越贫困筑就的层峦叠嶂,保持阳光进取的心态之外,更多的贫困儿童和青少年都像“杀鱼弟”一样无心向学,并且逐步养成内向自卑或者偏激叛逆的性格。

 

类似于“西瓜男孩”这样的故事,在客观上揭开了贫困家庭孩子成长环境的冰山一角。如果这种真实情况的曝光,带来的效果不是促使人们思考,进而着手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加健全完善地保障他们在生活、学习和成长各方面的权益,而只是换来一片廉价的“感动”和“泪目”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也未免太肤浅了吧!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