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用一把1739年的瓜奈里,小提琴家徐惟聆追求不动声色的高级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桐 2018-06-16 08:36
摘要:“在这个时代,真正有才华的人绝不会被埋没。”

6月15日晚,小提琴演奏家徐惟聆手持一把1739年的瓜奈里名琴,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带来一场独奏音乐会。曲目有舒伯特、克莱斯勒、理查·施特劳斯的经典,也有伊萨伊《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行板》、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金鸡幻想曲》等比较冷门的作品。

 

徐惟聆使用的这把名琴,由意大利三大制琴家族之一的瓜奈里家族制作,曾是“法比学派”小提琴宗师格鲁米欧的爱琴。一个星期前从小提琴演奏家薛伟那里借来,徐惟聆很快就适应了这把古老的琴。虽然这两天上海潮湿的天气会对琴音产生一些影响,但她想尽办法去释放这把琴最好的声音。“好的琴可遇而不可求,这把琴价值连城,但更重要的是,它有一种言语无法表达的分量。我好像可以闻到它曾经的主人的气息,可以通过我的演奏和他们对话。”徐惟聆说。

 

 

时隔40年,再次挑战《金鸡幻想曲》

 

前不久,徐惟聆刚在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演绎了作曲家谭盾的小提琴狂想曲《戏梦人生》。这部作品在1988年首演于纽约林肯艺术中心,首演者正是徐惟聆。徐惟聆和谭盾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同窗好友,当时又都身在纽约,让这场合作顺理成章。虽然过去30年作曲家对《戏梦人生》进行了修改,但徐惟聆选择了重演30年前的那个版本,“旧梦重温”,别有滋味。

4月28日,徐惟聆时隔30年再度演绎谭盾《戏梦人生》。

 

6月15日晚的独奏音乐会,也有一首曲子似在捡拾回忆,那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金鸡幻想曲》,根据其三幕歌剧《金鸡》改编。1977年,徐惟聆在上海音乐学院大礼堂演了这首曲子,41年前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当时老师推荐了这首曲子,我觉得非常新奇迷人,技术上难度很大,而且国内没人演过,就想挑战一下自己。当时乐谱都找不到,我记得演出的时候用的是一份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手抄乐谱,而且是简化的版本,有些遗憾。” 41年过去了,在音乐厅里再次演绎《金鸡幻想曲》,对徐惟聆来说仍是一次挑战。“对一部好的作品,你永远会有新的发现,你永远会渴望达到新的高度。”

6月15日晚,徐惟聆携手钢琴家宋思衡带来一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在时间的沉淀和人生的阅历中,徐惟聆潜心修炼“内功”。她说:“你30年前没解决的问题,也许30年后还真就解决了。因为到最后,拼的不是技术,而是内涵。一弓下去,人家就能看出你功夫的深浅。真正高级的音乐是理性的,是不动声色的,有眼光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微妙。”

 

当然,最好的小提琴演奏家还要有自己的个性。在徐惟聆心目中,小提琴大师海菲兹就像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在海菲兹所在的20世纪,他是至高无上的神话。“大师是跨越时代的,我常常想,如果海菲兹现在还活着,在当今的观众面前演奏,还能带给我们那种巨大的震撼吗?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海菲兹,还是奥伊斯特拉赫、柯冈、格鲁米欧或者米尔斯坦,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你一听就会知道是谁在拉琴,这就是他们被历史记住的原因。”

 

只需10秒,就能大致判断选手的水准

 

徐惟聆总是能在多重身份之间游刃有余地转换。她既是一位杰出的独奏者,也曾在香港管弦乐团担任乐队首席;既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拥有教职,也常常在伊丽莎白小提琴大赛、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赛、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大赛等世界顶级小提琴大赛担任评委。今年8月即将举行的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她将继续和大卫·斯特恩联合担任评委会主席。

 

徐惟聆和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之间有不少渊源。1979年6月,斯特恩首次访华,在京沪举行了多场音乐会,同时参观了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这次访华经历后来被摄制成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徐惟聆稚嫩的脸庞出现在画面中,当时她和王健、唐韵等优秀中国学生被选拔出来,参加斯特恩大师班,得到他的教导。《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因为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面貌而在西方轰动,1981年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

 

对徐惟聆来说,一个合格的评委意味着抛弃自己的喜好,杜绝先入为主的姿态,尽力做到客观公正,对每一个选手负责。除了专业分析选手的技术水准,她也十分看重选手的整体修养。她说:“你首先得是个好人,才能拉一手好琴。”

徐惟聆与谭盾

 

有一种说法是,对于乐团的乐手,只需要10秒钟,就能判断一个指挥家的好坏。徐惟聆表示,在小提琴比赛现场也是一样,有时候只需要10秒钟,就能大致判断选手的水准。“有时候一个选手刚上来,你看他拿琴的样子就明白了。有时候还没开始拉,只消听对方对音的那两下子就可以大致判断了。每一个细节,都可以透露一个人的整体素养。”

 

虽然竭力做到客观公正,但徐惟聆明白,艺术和数学、体育不一样,没有绝对的标准,评判一定会有误差。但她相信,“在这个时代,真正有才华的人绝不会被埋没”。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蔡磊磊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