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习近平发问:“谁说国企搞不好?”且看各地如何作答
分享至:
 (7)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谭浩俊 2018-06-15 09:48
摘要:有些地方,为了减少矛盾,也为了不担风险,在国企改革问题上,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地改,也不敢向深层次改,而是象征性地选择几个规模不大,或者集团下面的二、三级企业做做样子。即便是小企业、下属企业,在改革中也是改不到位,改不到根本。结果,改革的效果并不好,改革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产生积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一气呵成,一以贯之,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直前。

 

国企改革是新一轮改革的重头戏,也是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抓手之一。在经过了上一轮的大规模改革以后,国有企业的数量大幅减少,在很多领域也基本实现退出。但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关键行业、关键部门,国有企业仍然是主导,继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公共职能、公共事务的领域,都是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来不可低估,但一些备受社会诟病的问题,如运行效率不高、市场化水平较低、现代企业观念不强、市场竞争意识不足等,也已严重制约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上一轮改革后,留下的国有企业问题大多是“硬骨头”“大块头”,同时改革过程中也会涌现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如战略投资者引进,能够把股权转让比例放到什么程度、什么水平,又如员工持股的范围和股权比例、经营者的最高薪酬如何确定等,都面临很多政策障碍和难题。

 

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布后,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所需重点攻克的问题。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各项政策和配套措施都已到位,就看各地如何实施、如何操作。而进一步的改革,尤其重在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

 

从这些年来国企发展以及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凡是按照市场化要求,坚持规范、透明、阳光操作的,大多改革后运行状况较好,企业也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反之,则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国企改革必须把规范、透明、阳光操作放在最突出位置,坚持市场化导向,坚持维护国家和员工利益,而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把国企改革当作政绩来对待。国企改好了,是政绩,但决不能用政绩绑架国企改革。

 

有些地方,为了减少矛盾,也为了不担风险,在国企改革问题上,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地改,也不敢向深层次改,而是象征性地选择几个规模不大,或者集团下面的二、三级企业做做样子。即便是小企业、下属企业,在改革中也是改不到位,改不到根本。结果,改革的效果并不好,改革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产生积极作用。

 

总书记强调,“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现在的很多国有企业,由于在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与完善、规范和提升。如果不大胆地改,就象总书记所强调的,是“抱残守缺”,是把问题当成绩,把缺陷当经验,自然就搞不好,就不可能适应市场化要求了。

 

我们并不否认,国企在改革过程中,确实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阻力和压力。但是,如果没有这些,还要改革干什么?改革的目的,不就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破解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旧的传统和习惯、体制和机制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从改革着手,解决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符的东西,理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所以,对国企改革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解放思想,破除禁锢,认真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基本原则和要求不变的情况下,依据各个企业的实际,一户一户地向前推进,一家一家地制定方案,成熟一家,推出一家,有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但决不为了数量牺牲改革的质量,不为了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改革,就是要朝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前行。

 

对一些比较敏感的领域和企业,在制定改革方案时,一定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矛盾进行认真评估,制定好改革预案,防止矛盾爆发和风险发生。改革需要从矛盾入手,但决不是为了激化矛盾。这一点,必须牢记。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网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