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长三角数据资源开放共享要打造“一个库”,具体该从哪里着手呢?
分享至:
 (8)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建华 2018-06-14 06:40
摘要:要推动长三角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至少可从以下两方面予以着手:一是消除“数据孤岛”;二是促进数据增值。

6月11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接受解放日报、文汇报、新华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联合采访时谈到,要推进长三角“基础设施连通,还包括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他表示,我们计划打造“一个库”,让数据资源更管用。

 

 

打造“一个库”,推动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对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共享共用与交易是长三角地区建立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必要条件。目前,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既有同构化的性质,又有互补的特征。上海、浙江、江苏与安徽的产业结构、研究机构、人力资本投入和工业园区等,既有相同或相似的一面,又有差异与互补的需要。如果能使上海、浙江、江苏与安徽在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科技创新等方面形成分工与协作整体态势,减少资源重复性投入,发挥整体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进步,在信息化时代,要实现这一点显然离不开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当前,既要充分认识长三角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要找到切实有效的推进路径。就后者而言,至少可从以下两方面予以着手:一是消除“数据孤岛”;二是促进数据增值。

 

 

消除“数据孤岛”现象,提高数据利用率

 

 

政府掌握着大量的数据资源,拥有其他社会主体不可比拟的数据资源优势。综合利用政府的数据资源,推进不同政府职能部门数据共享共用,不仅可以为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而且可以促进创新的供需相对应,为区域科技创新指出正确的发展方向。这些数据对于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长三角地区的数据共通、共享与共用还存在着较大障碍,“数据孤岛”现象还较为普遍。政府的职能部门如市场监管局、技术监督局、税务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科技局等部门之间数据对接与共享还存在屏障。各个政府部门建设数据库所采用的技术、平台、标准和网络标准不一,导致许多数据不能共享,不同政府部门的数据还没有完全共通与共用。政府面对市场主体的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尚未形成。在科技创新的数据资源方面,虽然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科技数据“琳琅满目”,但是,可以利用的数据不多,数据的质量与对接性较差,数据信息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同时,长三角不同地区之间数据共享共用还存在各种区域性壁垒,数据“画地为牢”现象还比较普遍,长三角不同地区较为实用并能为民众生活服务的数据共用还停留在公交“一卡通”的水平。数据反映对象的立体化程度较为不足,还远不能满足长三角地区科技协同创新的数据需求。

 

 

因此,在长三角地区之内,首先要积极开放政府数据资源,促进数据资源共享,要提高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和具有不同创新资源主体之间的数据共享广度,促进区域之内形成共享共用的“数据共享池”。要改变政府职能部门“数据孤岛”现象,立足于数据资源的共享互换,采用大数据分析,设定相对明确数据标准,实现如市场监管局、技术监督局、税务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科技局等部门之间数据对接与共享,推进长三角地区在制度创新方面系统集成化,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提供必要条件。要促进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传递,提高协同的部门条线管理、“一站式”企业网上办事和政府服务项目“一网通办”的网络信息功能,提高数据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与权威性,促进数据能更多地反映内容,增加相关信息平台的使用覆盖面,让现存数据“连起来”并且“用起来”。

 

 

长三角地区要抓住大数据时代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积极有序同时又合法地开放政府的科技数据资源,如高新技术企业名录、技术交易数据、技术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数据,使科技数据与创新主体联起来,让企业、创业者和科研机构把已有的科研成果用起来。具体而言,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政府信息平台的部门联接性与数据反映能力的全面性;二是要使得不同省市之间的数据实现对接与共享,解决数据“画地为牢”问题,实现数据在长三角地区共享共用。通过数据共享共用,打破长三角地区的行业、部门和区域“条块分割”状况,有助于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打破行业信息、政府部门和区域壁垒,改善长三角数据资源利用状况,冲破“画地为牢”与“数据孤岛”瓶颈,提高数据资源利用率,优化提高生产效率,深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以及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

 

 

促进数据增值,发展科技创新专业服务

 

 

在数字化时代,真实、准确和高质量的数据是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长三角地区聚集了大量的企业、银行和研发机构,拥有较多的专业服务机构,企业与社会的数据资源同样较为丰富。

 

 

然而,目前长三角地区除去“数据孤岛”弊端之外,在数据加工、处理与提炼上还处于较低水平,交易还较为粗放和简单,数据的利用效率不高,数据利用的深度不足。许多大数据交易以单纯的数据“原材料”买卖为主,数据的交易过程中缺乏对数据定价的统一标准,部分交易数据存在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影响交易效率,妨碍数据利用率的提高。因此,长三角地区不仅要加强数据的共享共用,而且要加大长三角地区数据使用的深度、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大力进行数据质量提升、加强数据的交易,使得数据更能为区域发展服务、创新主体更能从“数据共享池”之中得到所需要的准确信息,也能更快地反馈市场的创新需求。

 

 

因此,长三角地区应当以丰富的数据资源为依托,加强数据的二次开发与交易,加大对数据的采集、加工、清洗、存储、分析和应用,实现数据价值增值。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利用现有众多信息化平台的数据,推进数据的二次开发与交易,促进大数据交易工作,促进这个行业形成产业集聚优势,通过规模效应与互补效应,提高数据的集成程度与利用效率,实现数据价值增值,发展基于数据加工与交易基础之上的科技创新专业服务等。

 

 

尤其是就创新发展而言,长三角地区应以大数据二次开发与交易为基础,推进区域创新专业服务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专业服务。通过数据的加工、清洗与交易,可以大幅度推进长三角地区的科技金融业发展。准确的市场主体信息,可以促进贷款借贷双方的信息对称,为金融风险投资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报告,推进在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信用担保、企业债券等领域发展。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在长三角地区推行跨省与跨市账户开设、存贷款等相关金融服务,有利于发展区域性风险创业投资协作网,有利于发展长三角地区跨省跨市开展科技风险投资活动,也有利于国外风险基金和其它各类经济成分参与创业风险投资事业。

 

 

通过数据的加工、清洗与交易,还可以积极促进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的中介与评估服务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评价与评估体系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和市场化的科技创新的中介与评估服务,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保持正确的科技创新方向。科技创新的中介与评估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瞄准世界范围内的行业与产业的新技术研究前沿,客观评估长三角地区的市场需求与供给,衡量供需双方的对应程度,使得科技投入更加有的放矢,减少科技资源浪费,提高技术创新的产业转移效率,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基于大数据评估与分析的科技创新与评估服务发展,可以实现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资源快速转化,促进产学之间互动协作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高校的创新技术资源向企业的转化提供服务,以便创新技术能够更为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

 

 

总之,长三角地区可以通过提高数据利用的广度与深度,整合各个地区与行业的数据信息,破除行业壁垒与区域壁垒,优化组合三省一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发挥出区域分工特色与整体效应。通过数据交易与整合,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发挥区域整体优势,以开放式科技创新网络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结合,推动产学研联合工作向纵深发展。从数据共享和交易入手,以数据整合为手段,不断推进长三角地区不同高科技园区与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创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的作用,加强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科技创新的分工与协作的局面,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挥长三角区域创新的整体优势。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李小佳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