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端午之前,三角粽,小脚粽,四方棕的那些事
分享至:
 (8)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龙钢 2018-06-16 14:49
摘要:不一会儿,左邻右舍包的粽子呈现了,有三角粽、小脚粽、四方棕等等,看着心里喜洋洋的。待到下锅煮时,厨房里一股粽叶香飘出,弄堂里走过的路人也会说上一句,“这家人家粽叶蛮清香的……”,此时的我有点嘚瑟,亲自摘的新鲜粽叶就是不一样。

包粽子是中国人的民族习俗,千余年来为了纪念屈原,中国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包粽子。自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为国定假日,吃粽子,外出旅游,划龙舟成了节日里的一道必备的节目。

 

如今,人们过端午节已经大都很少自己在家包粽子了,市场上各种口味的粽子:鲜肉粽、咸蛋黄粽、赤豆粽、枣泥粽等应有尽有,再说现在家人会包粽子的也越来越少了,自己包粽子已经成了“稀奇”事。然而,40年前,人们吃粽子得靠自己包,糯米、猪肉也是凭票购买的,包的大都是赤豆粽和白米粽,偶尔包些肉粽。

 

那些年笔者在崇明务农。有一年家人跟我说,端午节前你摘些芦苇叶(粽叶)回来,准备包些赤豆和肉粽。说实话母亲并不会包粽子,过去小时候,家里要包粽子,大都是舅妈过来帮忙,或是隔壁邻居帮着包。当时包粽子的原材料芦苇叶是南货店里买来的,蜡蜡黄,都是不知什么时候摘了晒干的,所以煮出来的粽子也就没了清香味。当年生活条件不富裕,今年包好粽子,吃下的粽叶是不舍得扔掉的,洗洗干净晾晒后明年端午节还会继续使用,直到实在不好用才依依不舍地弃之为垃圾。

 

由于务农,有了摘芦苇叶的可能,家里人便把多年来积下来的陈旧粽叶统统扔掉了。崇明河流多,因而芦苇也多,对于我一个从城里下乡的“知识青年”来说,芦苇长什么样还真没见过。当地农民第一次带我去摘芦苇叶时,我还错认为芦苇是崇明有名的“甜芦粟”。无知的我“祸从口出”后,引得农民们一阵大笑,羞得我当时脸都不知往哪放。

 

五、六月份正是芦苇长势“迅猛”的时期,茂密的芦苇在河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曳,发出“吱吱”响声。还没走到河边,一股清新的空气便会扑面而来。第一次到河边摘芦苇叶,内心非常兴奋,农民告诉我,要挑叶子大的摘。碧绿爽清的芦苇叶,不一会就采摘了一篮子。当地农民在帮我采摘的同时,自己也摘了很多芦苇叶,说是第二天到镇上集市去卖。按斤称,一斤可以卖一角三分。我看看自己篮子里的“果实”,心想起码也有个五、六角钱的价值,暗喜可以为母亲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回到上海,母亲见这么新鲜的芦苇叶,立即买来糯米浸泡在水里,又买赤豆、猪肉做着包粽子的准备。猪肉切成一块块,有精有肥,浸在酱油里。母亲说包粽子的肉不能全精,要有点肥的,否则粽子不好吃。说实话,当时人肚子里没什么油,生“三高”毛病的人也很少,所以肉粽里肉肥点还是很受欢迎的。



包粽子那天,左邻右舍都来帮忙,好不热闹。隔壁阿姨最擅长的是苏北粽子,包起来非常麻利,绳子扎得很紧,一点也不会漏米。楼上的阿婆则擅长包三角粽,包得有模有样,但由于年纪大了,力气不够,有时粽子扎得不紧,我们小辈一边“学生意”,一边帮阿婆包的粽子再扎扎紧。



母亲和我虽然不会包粽子,但很想学一手。于是,在观摩邻居们帮忙的同时,也在旁学着包粽子。我用二、三片芦苇叶平放后,学着阿婆包三角粽。糯米刚刚放在芦苇叶上,将其托住准备包的时候,芦苇叶怎么也不听话,包一次糯米漏一次。虽然阿婆再三强调,手要协调,在包的同时,手要顺势扎紧,不能太放松。第一次漏米,我补上一张芦苇叶,可补上后依然不听使唤,还没扎进,“粽子”全散了,邻居们看到后,说算了算了,下次慢慢学吧!就这样直到现在都没学会包粽子。



不一会儿,左邻右舍包的粽子呈现了,有三角粽、小脚粽、四方棕等等,看着心里喜洋洋的。待到下锅煮时,厨房里一股粽叶香飘出,弄堂里走过的路人也会说上一句,“这家人家粽叶蛮清香的……”,此时的我有点嘚瑟,亲自摘的新鲜粽叶就是不一样。从此后,家里每年端午节包粽子再也不用蜡蜡黄的旧粽叶了,左邻右舍有时也会托我带些新鲜的芦苇叶回来,直到后来离开崇明回上海工作。



摘芦苇叶、包粽子,虽然已经是40年前的事,但每年端午节前后依然会回忆起当年的情景。现在要吃粽子,商店里一年四季都有供应,可以随时购买。对于我们这些曾经摘过芦苇叶的上海人来说,能吃到有股清香味的粽子,依然是最爱,只不过现在供应的粽子和当年家里包的粽子,到底还是不一样。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