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区势微头条 > 文章详情
崇明 | 民居演变史了解一下,总有一款是你家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上海崇明 2018-05-26 20:25
摘要:在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崇明民居也在转型发展,更加凸显了崇明人对生态之美的追求。

崇明民居风格多样,不同民居的风格在此共存,呈现了一幅活生生的民居博览园,而一些具有特色传统古民居特征的崇明民居,极具研究价值。在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崇明民居也在转型发展,更加凸显了崇明人对生态之美的追求。

崇明岛由泥沙冲击而成,先民栉风沐雨,顶暑冒寒,在此围垦,他们将芦苇秸秆扎成环状,两端埋入土中,上罩芦辫,便成了一个简陋的“环洞舍”,洞前装一芦笆门,他们便在此露宿,进行围垦,因此“环洞舍”便成为崇明最早的民居。环洞舍可以说是崇明岛上最初的民居了。

 

▲环洞舍实境模拟图

 

后来利用芦苇建成,整屋无一砖木,以芦苇制成之芦笆作壁,梁、椽多为竹,顶盖芦辫,上铺草,多为解放前贫苦农民住房,解放后一些知情来崇明围垦时,也临时搭建,用于寄宿。如墙体用砖砌的,则称草屋白墙,也叫芦笆屋。

 

▲芦笆屋

 

随着围垦土地增多,先民们在此种植庄稼和养鱼,岛上的居民生活日趋稳定,便进行了正式的安家落户。崇明岛地处江海交汇处,封建社会治安不良,常是江海岛贼聚散之地,故民宅建筑非同寻常。居民建造住宅时,先请堪舆家确定吉地方向,然后在四周开沟,叫四厅宅沟。

 

▲崇明四厅宅沟实境模拟

 

解放后,农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1954年,农村建房规模较小,以翻建为多,基本不占用集体耕地。1958年,本县建立农村建房审批制度,以加强建房用地管理。以后又多次作详细规定。60年代,农村建房不多。1962年,全县农户有房屋316788间,人均居住面积不满14平方米。此后10年中,人口增加9.7万,而房屋仅增加52609间。在此期间,房屋多为传统砖木结构,少量应用水泥预制构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民住房

▲上世纪七十年代居民住房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提倡兴建居民点。1973年至1979年,农村新增房屋108646间。1979年,人均居住面积达20平方米。在此期间建房特点是小改大、草改瓦,多为五路椽档和七路椽挡附走廊的平瓦房,一般集中建于河旁路侧。占用集体耕地建房的情况日渐增多,每建百间屋用地5亩,其中耕地占85%。

 

▲上世纪八十年代居民住房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发促使经济快速发展,农村2层楼房如雨后春笋,以新建砖混结构新式民居为主,人均居住面积达25平方米左右。不少楼房都是两到三层,甚至有一些四层的高楼。

 

▲上世纪八十年代居民住房

 

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相对富裕,追求个性的家庭别墅大量涌现。民居风格多样,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建筑牢固,并贴有大量瓷砖,比较考究,注重美观。正堂屋一般都在三间以上,旁边有单独的厨房,两边有放杂物的厢房,厢房的旁边有的还有独立的卫生间。民居前有自来水水池,方便清洗,有些居民在自来水水池边还挖有水井。

 

 

进入新世纪,人们的生活开始步入小康,生活相对富裕,开始追求舒适的生活。民居别墅房屋宽敞,样式千姿百态,外形美观大方,占用土地较大,不少家庭还用围墙圈出生活小园。不少住房是家庭别墅,上有独立空间,下有私家花园领地,私密性极强的居家场所。崇明农村家庭别墅大都独门独院,表现为上下左右前后都属于独立空间,住房以楼房为主,房屋周围都有面积不等的绿地、院落,配有车库和厢房。

 

▲如今的居民住房

 

看了这么多房子,你家的房子最像哪一种呢?

栏目主编:徐敏 文字编辑:茅冠隽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上海崇明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