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长三角孵化行业的“咖啡”凉了吗?来看看1988年就建孵化器的上海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潇 2018-05-19 18:51
摘要:大浪淘沙之后,才是观察行业的好时机。 

19年前,时任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的王荣记得,“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基地”牌子刚挂起来的时候,有人来电咨询:“这里小鸡仔卖啥价钱?”  

 

19年后,车库咖啡、联合办公室……孵化行业的新鲜名词换了一轮又一轮,甚至已有人问,孵化器的“咖啡”凉了吗?  

 

时代变幻,风口更迭。  

 

而王荣觉得,恰是在大浪淘沙之后,才是观察行业的好时机。  

 

5月18日,江苏常州钟楼区科技街,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动发展论坛(常州)暨云部落常州创新平台揭牌仪式举行。

图为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动发展论坛(常州)暨云部落常州创新平台揭牌仪式。 由受访者供图  

这家叫作“云部落”的孵化企业,4年前在上海颛桥地区起步,如今向长三角及全国推广,已启动和运营十余个园区;去年的全国“双创周”上经过5轮竞争,成为主会场仅有的几家连锁孵化器之一……王荣正是云部落的顾问之一。  

 

上海孵化企业走向长三角及全国,并打造出知名度的,不止云部落一家。  

 

曾一度纠结“有没有BAT”的上海,如今真正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创造未来的阿里、腾讯”,找到科技创新的“引爆点”,集聚和培育更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  

 

对于王荣这位历经上海30年孵化行业变迁的“老将”来说,他急切盼望上海的孵化领域能继续打响“精细化服务”的品牌,并辐射到长三角乃至全国,真正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而云部落,是一个值得观察的样本。

 


逆势而行?

 

常州的活动紧凑,“大咖”却不少。这是云部落在长三角布局中的一步。此外,南京、扬州、合肥、杭州以及马鞍山市当涂县等地也已陆续布局。 

 

常州市钟楼区的区长董彩凤此前几次踏足云部落,看中的正是上海的管理模式。她对云部落创始人兼CEO唐溯说,希望云部落能落户常州科技街,为科技街“植入一个发动机”。  

 

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云部落紧锣密鼓走出去的同时,孵化的风口已然变了——  

 

首先是联合办公空间陆续关了几家,有的不得不“抱团取暖”;有人发现车库咖啡里人少了,“前两年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今年坐不满了”;有孵化创业者向王荣吐槽,钱赚不到了,老是路演也不是办法,必须另找出路。  

 

王荣认为,这些平台往往交叠着孵化器、加速器、天使基金、创新平台的影子,无非是孵化行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形式而已。说到底,都归类为孵化行业。

  

那么,云部落是在逆势而行吗?  

 

唐溯却不认同,她也相信“大浪淘沙过后,才能知道到底谁在‘裸泳’”。

 

“正是这个时候,市场迫切需要专业的孵化团队进入。”唐溯记得自己的初心。  

 

她记得,2003年她以人才引进的身份进入张江高科技园区,此后10年在张江集团几乎见证了整个泛娱乐行业迭代更新。2013年,她兼任上海市信息服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时提出“TMT产业集群”的概念,即科技(Technology)、媒体(Media)和电信(Telecom)三者融合所产生的新兴产业。  

 

“只有打破中小企业、大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才能最有效地将资源利用起来。”她认为,体制内较难轻易改变,以民营企业的活力,倒可以一试。  

 

她选择了上海闵行区。这是一个互联网产业集中的地方,小智能制造、互动娱乐以及电商三大产业的企业都在这里聚集,只是苦于没有形成生态。2014年,她跳出体制,在这里开垦,决心做好“连接”,“为中小企业赋能”,“承载国内外大企业的创新需求,活化投资机构和政府高校的优质资源,打造创业生态圈”,“造就指数级孵化效应”。  

 

当然也有落差。创业初期,客户难寻,她背地里掉过不少眼泪。好在4年里,慢慢站稳脚跟。

 


海派基因

 

入驻企业俏动智能科技创始人黄俊燕说起一个强烈对比:团队最初选择在另一家孵化器,入驻以后却发现,连会议室都很难借到;有公共网络,密码却再三问而不得,“不像是服务企业,而是班主任管学生”;但到了云部落,“像孩子被照看一样,随时准备托你一把”。  

 

黄俊燕创业前在大学教书,丈夫对无人机感兴趣,2015年夫妻俩创业,主要产品为飞控和植保无人机,利润不高,而且家里无人做过生意,很多道理是摔了跤才懂。有时先发了货,对方款项却没到账,“每天都像在拍惊悚片”。  

 

选择云部落,开始也没抱多大希望。来了才知,孵化器也分好坏。  

 

唐溯再三强调,云部落不是在做“二房东”,而是一家有“海派基因”的公司。  

 

所谓“海派基因”,王荣认为,便是精细化服务。  

 

王荣说,上海自1988年建起第一个孵化器,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初的初创期、探索期到2005年开始打造孵化体系,每一步都在优化。比如提出建专业化的孵化器,“多搞‘专卖店’,少搞‘百货店’”;比如2005年建立起辅导员制度,每个企业派有联络员,有些企业有辅导员,重点企业有一对一创业导师。每个孵化器都需要考评3级体系,从环境等硬件,到软件如员工文化程度等,加起来打分,不断实现精细化管理。  

 

“管理者是模具,企业是产品,模具要比产品高一个档次,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他将这些传统经验分享给唐溯,共同商量出云部落的孵化器操作规范。  

 

“孵化器的服务工作不难,关键看是不是有心。”云部落联合创始人陈彤在创业初期也自己去对接每一家企业,工作考虑细枝末节。  

 

保途科技是一家入驻在颛桥云部落的企业。在经历较长的研发阶段后,一下子获得爆发性增长,承接了千万元的大单。但到给客户提供发票时却遇到麻烦——此前单张发票只能开10万元以内,因此要开100余张才够数。企业想解决却屡屡碰壁,陈彤最后辗转找到分管税务的副镇长和税务所所长,说明情况,由园区担保,最终将额度提升。  

 

有的企业用到很多服务器,用电量极大,要专门申请调整电路;有企业濒临破产,得及时介入,换租金更低的办公室,或是提供分期再付,陪伴企业走过最艰难的日子;有的企业找不到突破口,有时换个方向就有很大提升,陈彤就经常带创始人出去和别的企业碰撞……  

 

陈彤感慨,创业者不易。“外人通常看到的是成功,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失败。”  

 

云部落总裁助理朱嘉利记得,在一次活动上,一家企业的副总裁坦诚分享企业故事:原本企业体量很大,几乎可以和另一家企业联手拿下一个产业园,资金雄厚到办公室都用奢华按摩椅,也越来越胆大,涉足了多个风口产业,结果突遇资金链断裂。他在交流中用亲身体验告诫创业者“不要急于追风口,要坚持初心”。当时全场起身为之鼓掌。  

 

唐溯说,此前许多联合办公空间实际做的是地产租赁生意,前期拿地、中期维修、后期出租,服务却不敢恭维,但对于云部落来说,租金仅是收入来源的小部分,更大收入来自于提供增值服务。“我们要扭转这种只收租金、不讲服务的现象。帮助市场挤出泡沫。”  

 

目前,他们正在开发一个名为“二氧化锰”的孵化服务APP,收集企业的碎片化数据,例如通过人员增长,可大致判断企业发展到哪一步,需要及时跟进提供什么服务。  

 

“我并不追求做行业内的独角兽,而是要在云部落孵化出真正的独角兽。”唐溯说。

 


“修路”

 

从“小微”长成独角兽并不容易。  

 

陈彤说,看到最多的创业团队是有一个想法,慢慢做起来,但也仅此而已,能维持不死,但也看不到发展和突破。  

 

“小微创业企业产业类似、规模偏小、资源有限,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看难以自发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唐溯想到,引入产业。  

 

从2016年10月开始,唐溯受邀搭建三一重工下设的太阳谷孵化器。她希望,能够将三一重工运营多年中积累的工程技术、供应链、研发技术等资源,逐步开放给创业者与社会。  

 

这个模式,她称为“G3助力发展模式”,即一个联通政府(Government),对接大型企业集团(Giants),引入全球科技创新资源(Globalization)的孵化生态。  

 

但她也说,“不可能马上见成效”,“我们是栽树,不是移植”,“过3年再看会不会有很大提升”。  

 

王荣认为,与产业的合作是云部落的亮点之一。这是一种崭新探索,如果能把这条路走通,相当于是在加速器上成为一个成功案例。  

 

一边是传统军营化管理的大型企业,一边是小微创业者的开放基因,共处同一个园区,几乎可以预见,波折重重——  

 

原本园区采取军事化管理,车辆出门要开尾箱检查,经唐溯反复沟通,免去了;园区内工作时间要求穿长裤,不允许穿拖鞋,唐溯又去沟通,企业妥协……细枝末节,均要一一过问。

 

好在结果是越发融合了。去年夏天,因太阳谷电容不够,创业园内空调不能启动。三一集团将整整一层拿出来给创业者暂用。  

 

三一旗下创投基金明照资本合伙人施小虎在太阳谷发起之初就加入了。他认为,三一重工这样的大型企业都有创新需求,但普通的孵化器很难根据其自身发展需求提供资源对接。而太阳谷孵化器就相当于三一重工的创新“试验田”,进驻团队可以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并通过与三一内部产品线的结合得以试错。  

 

比如太阳谷孵化器内部一家从事光伏清洁机器人的团队,唐溯就快速将其推荐给三一重工的光伏产业,最终帮助该团队成功拿下了三一重工的光伏清洁业务。  

 

合作也可以跨区域进行。落户云部落张江站的上海企业旋智,其产品是电机控制芯片,目前已经大批量应用于白色家电。云部落也帮其对接了三一重工,通过产业赋能,加快其从家电芯片向工业芯片转型,实现核心业务拓展。  

 

眼下,云部落正在探索与上海电气、光明集团、牛奶集团等国有大型产业集团的合作模式。  

 

“我实际上在修路。马云说他在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我也是在做孵化行业的基础设施。”唐溯将自己比作“平衡器”,一方面对接大型企业集团创新需求,另一方面避免大型企业集团对创业团队有过多干涉。

 


“沉淀”

 

王荣把办孵化器比作办名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沉淀下来,花时间打造”。  

 

但前几年大热的时候,他感到很多人太急了。他不止一次叮嘱:“不要光是忙着算平方米,要算在孵企业的数量。”  

 

有的孵化创业者看不上传统的孵化器,认为活力不够,所以宁愿叫“众创空间”,也不愿把自己归类“孵化器”。  

 

“原来的孵化器,有的确实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要创新;但有些新建的也要学些传统孵化器的功底,回归本原。”王荣说。  

 

唐溯很赞同。  

 

上个月,两天的“WHY NOT”(意为“为什么不”)孵化管理人员训练营在云部落举行,导师都是王荣找来的有15年以上孵化经历的“老兵”,向所有有志于提高自己的孵化管理人员免费开放。  

 

同属一栋楼的其他孵化基地小伙伴来了不少。课后几个小姑娘叮嘱操办者朱嘉利,“以后再叫我们啊!”

 

“WHY NOT”的名字正是90后朱嘉利取的。她说:“创业者已经这么艰辛,我们孵化管理人员为什么不去学,为什么不提升自己呢?”

  

朱嘉利是去年从时尚行业跳入孵化行业的。她的父亲是苏南地区某镇的副镇长。曾经父女俩通话不会超过10分钟,如今聊1个小时还嫌短,交流的内容都是对当前产业发展的看法和期待。  

 

朱嘉利说,家乡小镇还没有孵化器,她希望能把这种服务带到更基层的地区。目前有一个产业的合作可能落地。  

 

与年近70岁的王荣聊天,朱嘉利毫不怯场,仿佛是时隔30年,老将和新兵的对话。  

 

“我对这个行业始终很关心,尤其是想观察这些新的形式、新的内容。中国的孵化器发展30年,作用发生很大转变。”王荣说,“上海在早期是一直走在前列的。上世纪90年代最早在全国提出建立‘孵化网络’的是上海,最早提出‘打造城市创新创业体系’的也是上海,创业导师也是上海首先推广的。我能做亚洲企业孵化协会主席,很大原因也是因为上海。我们还办了培训国际班,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四百人都来学习。印度的孵化协会主席就是第三期的学员。” 

 

“华东原本就有孵化器协作网,也有长三角孵化器中级管理人员培训班,报名应接不暇,说明管理人员是稀缺的。”他强调。  

 

唐溯前几天又去了一趟武汉。计划和光明集团在武汉市汉阳区打造一幢光明云部落科技园。当地有领导热切表示:一个是上海优质老牌,一个是上海新兴孵化品牌,希望你们联手把上海的科创服务带到我们中部。 

 

“我是对孵化行业有情怀的。”唐溯说,在日趋理性的阶段,她希望不仅仅是云部落要做好,还希望带动整个孵化行业一同做好。

栏目主编:林环 文字编辑:林环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