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都江堰十年:一条街区 为何成为“灌阳十一景”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罗向明 雷册渊 2018-05-10 12:28
摘要:在震后十年这个特殊时间节点,解放日报记者与四川日报记者组成联合采访组,从震中开始,重访灾区,共同见证灾区及上海对口援建点都江堰的十年发展振兴之路。    

十年前的灾难牵动人心。十年来,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与发展振兴,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灾区群众的自强奋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守望相助,更离不开援建省市的无私付出。  

 

5月8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阿坝州委宣传部主办的“‘川’越十年·全国党报党端联合采访活动”,在“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正式启动。  

 

在震后十年这个特殊时间节点,解放日报记者与四川日报记者组成联合采访组,从震中开始,重访灾区,共同见证灾区及上海对口援建点都江堰的十年发展振兴之路。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一直以来,都江堰都以生态旅游作为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但十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让追逐梦想的脚步暂停。

 

从废墟上站立,再出发,目标愈加清晰,道路愈加明晰。5月9日,解放日报记者和本报记者来到都江堰,感受这里全域跨越发展的激情。

 

“生命线”变致富“大动脉”

 

采访的第一站是当年的都江堰虹口乡。如今这里已并入龙池镇。

 

十年前,地震发生时,唯一进出虹口的紫宽公路沿线大面积塌方,虹口交通、通信与外界完全隔绝,成为“孤岛”。彼时,虹口刚进入旅游旺季,不少游客在此度假休闲。要从虹口走出去,就必须重新打通一条弃用多年的山道。

 

当时的虹口乡干部许云富、刘德安主动请缨打通“生命线”。经过7个多小时的生死跋涉,他们送出了虹口震后第一封“鸡毛信”。随后几天,虹口乡组织志愿者,分批次把游客送出大山。

 

十年后,记者来到这里看到,当年的山道已被宽阔的公路取代。上海援建都江堰,新修了一条从蒲阳镇到虹口的双车道公路。

 

“蒲虹路已成为一条景观大道,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从这里进出。”居民唐基刚在蒲虹路附近开了一个休闲吧,卖茶水、小吃。他说,最多的时候,一天营业收入可以上万元。“这条路已经成为我们增收致富的‘大动脉’。”  

 

壹街区成游客“打卡地”

 

“我们街区现在被游客和网友称为‘灌阳十一景’。”介绍基本情况前,都江堰银杏街道办壹街区社区居委会党委副书记齐玉淘自豪地推介。

 

壹街区是上海和都江堰携手打造的震后重建新兴城市综合体,也是四川省内唯一一处同时兼具“川西风貌、上海风情”的特色街区。

 

走进壹街区,14个居民院落造型各异,错落有致。蒲阳河、颐河穿流而过。咖啡屋、酒庄、中国风情绘、国际创意展……处处都能感受到上海风味的浪漫与时尚。

 

都江堰原名灌县。清初灌县县令马玑作《灌阳十景》,意在言简意赅地向游人介绍灌县的十处景点。

 

齐玉淘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灌阳十景”中的一些景点正逐渐消失。而被称为“灌阳十一景”的壹街区则成为游客到都江堰的“打卡地”。

 

龙头引领乡村旅游

 

连绵的细雨,让整个向峨乡笼罩了一层雾霭。石花观景台下不远处,正在打造一片千亩彩林园。

 

“到秋天,这里会变成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向峨乡人大副主席王艳介绍,震后,向峨乡一直探索旅游转型升级,随着安缇缦莲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的建成运营,这个纯农业乡开始向全域旅游转型。

 

由来自上海的企业——御庭集团投资建设的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都江堰·莲花湖)项目,开辟“旅游+体育”全新旅游发展模式。

 

“此项目也拉动了附近村庄旅游业的发展,龙头引领示范效应非常明显。”王艳说。

 

编辑邮箱:alexklj@126.com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雷册渊 摄 邵竞 设计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