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一只小木箱,曾在上海弄堂口温暖人心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 动 2018-04-18 07:11
摘要:当年,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没有微信,是一只小木箱,让新中国第一代人民警察和百姓之间,有了顺畅的沟通渠道。但这只弄堂口的小箱子并不是自然生成的,它是在很多次的矛盾、误会以及磨合中诞生的,小木箱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60多年前申城有趣的社会现象和警民关系。

上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出席公安会议的代表时,公安部长罗瑞卿急切地问坐在前排的上海市公安局局长黄赤波:“上海的‘野战军’(叶在均名字的谐音)在哪里?”这一声叫出了上海市公安局新成公安分局局长叶在均。罗部长特意把他领到毛主席身边,向他老人家介绍了发明“警民联系箱”的趣事。毛主席听罢,笑着连声称好。

 

一夜之间拆除高高的柜台

 

1957年盛夏的一个中午。

 

上海市公安局新成分局(后为静安分局)奉贤派出所户口受理室。黑色柜台上只开启了一扇小窗口,里面仅露出一顶白色的大盖帽。窗口外面排着长队,人们焦急地等待着报户口。此时,新成分局局长叶在均身着便装也排在队伍里,他听到队伍中有人悄声议论:“派出所的柜台这么高,就像旧社会的当铺。”“你还没见民警的脸呢,老绷着。问问他好不耐烦,好像人家欠多还少,与后娘一般。” ……

 

叶局长听到这些议论后,心猛地一颤。他走进户口受理室问值班民警:“每天都这么多人排队吗?”对方不耐烦地摆摆手说:“出去!出去!到后面排队去,谁让你擅自进来的。”叶局长站着没动。“怎么没长耳朵?”民警抬起头来刚想发作,发现叶局长兀立眼前,立马起立敬礼,尴尬嗫嚅:“报告叶局长,每天中午是报户口的高峰,其他时间都比较空闲。”

 

新成分局局长叶在均

 

在分局党委会上,叶在均情绪激动地说:“今天上午,我在奉贤派出所发现户口受理室排队报户口的老百姓在议论我们的柜台太高,像旧社会的当铺,高不可攀,这已成了民警与群众之间一堵无形的墙。”他猛击了一下桌子,果断地提议:“我看干脆拆除这个旧警署遗留下来的柜台。你们看如何?” 大家一致赞同。说干就干,“稀里哗啦”,木匠昼夜加班。没几天,十多个派出所的柜台被全部拆除。

 

星期天,叶在均换上便服骑着自行车,明察暗访了几个派出所。他发现户口受理室的柜台虽然变低了,但值班民警脸上还是像刷过糨糊似的绷着,问几句总是那么不耐烦,可谓是“金口难开”。

 

这天的所见所闻,对叶在均触动很大。他深深地悟到:虽然这旧警署遗留下来的柜台容易一下子拆除,但要克服旧警察遗留下来的恶习,绝非一日之功。

 

学习陕甘宁的马锡五

 

新成公安分局坐落在遐迩闻名的静安寺附近,黄色的洋房壮观气派。二楼会议室里,叶在均不无感慨地谈起自己的见闻,他最后提出要整顿纪律作风。

 

分局党委为此又作出了关于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和开展“三亲三员”活动的部署。“三亲”,即对待老年人亲如父母,对待中年人亲如兄弟,对待小孩亲如子女。“三员”,即战斗员、宣传员、服务员。

 

这一查一抓还真灵验。那天,叶在均又神出鬼没地观察了几个派出所。微笑,在民警绷紧的脸上绽开;热情,从民警的心灵深处流出。这下叶在均着实满意了,紧锁的眉心松开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热心为民的户籍警马人俊,是电影《今天我休息》马天民的原型(本报资料)

 

柜台和作风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叶局长发现中午还是那么多居民排队报户口,他的脸色又凝重了起来:排队拥挤的问题如何改观?

 

他又来到排队报户口的队伍里,与一位中年妇女聊了起来:“你们为什么都挤在中午来报户口呢?”妇女无奈地摊开双手说:“我们上下午都要上班,下班后匆匆赶来,派出所却打烊了。只得趁午休片刻,见缝插针地赶来报户口。谁料到排那么长的队,昨天眼看就要排到了,但一看时间快迟到了,只好匆匆地赶回去上班。今天我没吃午饭就赶来了。”

 

那天开完会,叶在均向市公安局局长黄赤波汇报此类现象,黄局长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警察机构晚上是关门的,而我们上海的警察机构晚上关门,这与素有‘不夜城’之称的大都市太不相称了。”

 

根据黄赤波的指示,叶在均率先在奉贤派出所开创了24小时昼夜办理户口的试点。这一改革试点,大大缓解了报户口难的问题,受到了居民的交口称赞。然而,许多户口还需要补证明待查,居民一时找不到管段户籍警,而户籍警上门又寻不着居民,这两相难见的矛盾,还是无法解决。

 

 一天清晨,叶在均来到奉贤派出所,在门口见一位户籍警夹着厚厚的文件夹下地段,他好奇地说:“小伙子,让我看看,你这么厚的夹子里都装些什么来着?” 户籍警毕恭毕敬地解释道:“这是户口变动申请,这是邻居纠纷笔录,这是两封居民来信……”这位民警带一大堆东西下里弄办公,给了叶局长一个启示:既然能上门送户口,为什么不能上门办理户口呢?        

 

办公室有位大学生神情庄重地告诫叶局长:“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可是个原则问题。它涉及法律问题,居民依法申报户口,这是法律赋予公民应尽的义务,必须自觉履行,我们擅自主张,上门报户口,这是否违法?是否会失去法律的权威性?这是其一;其二,这还是个立场问题,现在解放初期管教的一批反革命分子陆续释放回来了,如果我们上门报户口,为反革命分子服务,是否丧失了无产阶级立场?”

 

这一问还真把叶在均吓住了,要知道法律是多么神圣的字眼,阶级斗争更使人们“谈虎色变”。

 

那天,叶在均向新成区区委书记林辉山作了汇报,林书记开始颇赞同他的大胆设想和创新,但一听牵涉到法律和立场问题,也犹豫不决起来。他反问叶在均:“你对这事是怎么看的?”叶在均沉思良久,大胆地说:“林书记你是从延安来的老干部,你曾给我们讲过陕甘宁有个叫马锡五的大法官,他规定凡是民事案件不开传票,而是自己亲自下田头办案,我们为什么不能上门报户口呢?至于反革命分子,区别对待,我们让他们自己来派出所报户口就是了。”林辉山受到了启迪,当即表态:“你大胆地干,我支持你!”

 

给蒋介石镶牙的名医发火了

 

 叶局长大胆地在新成分局各派出所推广上门办户口的举措,但户籍警们盲目上门,收效甚微,甚至还闹出了不大不小的风波。

 

有一次,奉贤派出所一位叫冯春松的户籍警来到辖区一位著名牙医家敲门,敲了几下没有动静,他又敲另一扇门。房内的老名医正在午睡,被敲醒后,便拄着拐杖蹒跚地前来开门,打开门见无人,却听到另一边的门又敲响了,他又过去开门,还是无人。

 

老名医追至电梯处,问开电梯的姑娘:“刚才是谁敲的门?”姑娘想了下说:“有位穿制服的民警刚下去。”老名医听罢顿时冒火了,愤懑地说:“民警有什么了不起,民警就能随便捉弄人吗?”老名医边埋怨边气冲冲地回到房内,一屁股坐在了那只古色古香的红木太师椅上,一把抓起电话机,直拨市委统战部部长刘述周办公室。事也凑巧,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正好在场,他一听这位身怀绝技的名医发火告状,顿时担忧了起来。

 

李维汉告知刘述周:“这老先生是知名人士,那次我陪周总理来上海,总理还特意买了礼物亲自登门拜访了他。解放前他给蒋介石镶过牙。蒋也很尊敬他的。”

 

李维汉接过电话,听名医叙述完情况,一时弄不清到底怎么回事,便让人立刻拨通了上海市公安局局长黄赤波办公室的电话,请黄局长立刻到市委统战部来一趟。

 

了解情况后,黄赤波立刻赶到新成分局叶在均处说明了事态的严重性,叶在均一听脸色凝重,命令奉贤派出所陈所长立刻找到去过老名医家的管段民警。户籍警冯春松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地随陈所长来到分局长办公室。

 

刚进门还没来得及坐下,黄赤波劈面就是一顿训斥:“谁让你擅自上门的?真是胡闹!”也来不及细问,黄赤波带着他们一起上门道歉。进门时,李维汉部长和刘述周部长已先到了,见黄局长一行进来后,便打圆场道:“我把上海的‘警察头子’给您找来了,您有什么意见尽管提。”老名医气呼呼地说:“警察随便敲门,把我吵醒,我去开门又走了,这不是捉弄我老头子吗?”

 

黄赤波虎着脸让户籍警冯春松解释道歉。小冯诚惶诚恐地解释道:“我是想上门问您老人家是否要报户口,是否有其他什么困难需要帮助。我敲了几下门不见动静,又敲了里面的门还是无反应,所以我走了。没想到这事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实在对不起您老人家,我不是故意的,请您原谅。”老名医一听原来如此,像孩子似的忽而爽朗地大笑起来:“是我错怪了你,小同志,对不起,委屈你了。”

 

真是一场虚惊。大家绷紧的神经放松了下来。

 

第一只“警民联系箱”诞生了

 

自从那次上门报户口闹出笑话后,叶在均一时犯了难。哪家要报户口,或需要找民警办事,户籍警从何而知?最好通过一种什么恰当的方式,使彼此及时沟通,但又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叶在均百思不得其解。

 

那天,叶在均来到奉贤派出所搞调研,有人说可以通过贴告示的方法,有的说可以到居委会去办理,有的说干脆拿个摇铃,像收破烂的一样,边摇铃边吆喝……

 

大家争论不休,还是没有一个满意的方案,叶在均干脆拉着陈所长的手,来到里弄征求老头老太们的意见。他俩来到陕西路上那个弄堂时,叶在均蓦地发现了弄堂口挂着一个“肃反检举箱”,顿时来了灵感,对陈所长说:“我们把‘肃反检举箱’改为‘找民警箱’,问题不就解决了吗?”陈所长茅塞顿开,连声称好。

 

之前为了搞好肃反运动,每个居委会都挂有检举箱,此刻,运动已拉上帷幕。陈所长回到所里,连夜让民警摘下那只检举箱,用白漆刷掉了“肃反检举箱”上的黑色字样,又用红漆写上了“警民联系箱”。

 

已是深更半夜了,他们披着月亮的清辉,将上海第一只“警民联系箱”郑重地挂在了陕西路那个弄堂口。

 

居民向警民联系箱投件

 

“警民联系箱”就在这里诞生了。居民有什么事,只要写个便条投入联系箱内,三天内户籍警就会上门。这事虽小,却大大方便了群众,得到了市民的交口称赞。

 

在全国推广“小木箱”

 

不知怎的,这事传到了新华社上海分社一位记者的耳朵里,他根据群众的反映,写了一篇豆腐块大小的消息,在《人民日报》版面的角落里发表了,虽不显眼,却引起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的重视。

 

为此,罗瑞卿到上海办完事,特意提出要到奉贤派出所来了解情况。那天,黄赤波和叶在均早早来到新成分局门口恭候罗部长的光临。许久,一辆黑色伏尔加小车终于出现了,罗瑞卿身着一身黄色马裤尼军服,那虎虎生威的双耳,令人望而生畏。

 

他一下车就急切地提出徒步去奉贤派出所参观,黄赤波小心地劝解道:“上海马路上人太多,我看还是坐车去为好。”罗瑞卿顿时板起脸,反感地摆摆手:“共产党的干部哪有怕老百姓的?”他执意要徒步前往。因奉贤所离新成分局太远,只能临时改道,去了就近的江宁派出所。

 

黄赤波不太了解具体情况,讲了几句原则性的话,让叶在均详细汇报。叶在均汇报了开创24小时报户口和小木箱诞生的经过。罗部长凝神细听,颇有兴致。当听到那段名医发火的故事时,朗声大笑了起来。

 

罗瑞卿兴致勃勃地听完汇报并随手看了几封群众来信后,感慨地说:“这很好,你们要抓紧写个报告送我。”他喝了口水,接着说:“这个‘警民联系箱’是密切警民关系的有效途径,是个桥梁。”

 

陈旧的木箱承载着温馨的往事

 

根据罗瑞卿的提议,叶在均在第九次全国公安会议上,专门汇报了《关于上门报户口的几点体会》,得到公安部领导和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并纳入了《公安工作方法60条》。大会决定在全国公安派出所推广上门报户口、户籍管区内挂警民联系箱的做法和经验。

 

会后,毛主席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了出席公安会议的代表。

 

(本文编辑:许云倩。本文照片除署名外皆由作者提供。题图为民警正在检查警民联系箱)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许云倩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