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超越现有国际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能否打造为“数字湾区”?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华 2018-04-17 06:40
摘要:湾区的功能已远远超越地理范畴,尤其是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

在日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分论坛上,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很快就要出台。湾区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世界三大著名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其重要作用和价值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2017年,中央提出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规划,标志着湾区建设开始为中国政府所关注。

 

湾区通常具备港阔水深的优良海港,并据此形成发达的海港经济区,因港而生、依湾而兴,形成产业、财富、人才的集聚。目前,国际三大湾区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后,形成了在经济上的独特价值和发展的核心资源与动力。而就我国而言,提出湾区发展的计划,主要是希望在自然生长的基础上加速和助力,以投入换时间,进一步明确现有湾区在经济特色和发展动力上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利用各方的投入,推广湾区的形象,在大众的认知领域固化这一概念,加快相关资源向湾区集中,减少人才、资本等流动的阻力,使得湾区在集聚资源上减少成本,从而更进一步促进其发展。

 

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显示: 全球60%的经济总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湾区正是基于海湾港口城市和区域所提出的地缘性经济概念。目前几乎所有针对湾区的讨论,均基于地理的湾区,探讨在海湾周边区域上所负载的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对周边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价值,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区域中的经济现实。但是事实上,湾区的功能已远远超越地理范畴,尤其是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

 

当今世界的经济已经和50年前有了巨大的差异,数字经济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新的经济发展引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利用信息技术全方位镜像人类的信息传播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极大丰富和扩展人类的传播能力,从而建构出数字化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场景。在数字化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场景内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流通的便利之后,向非数字化的网下进行延伸,打通网上网下之间的区隔就成为必然。这也是“互联网+” 概念提出的基本背景。

 

以共享单车为例,共享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命名了它的使用特性。从互联网社会发展的角度,共享单车则是典型的传统互联网和实体相结合的产业形态,可以看作是线上向线下的扩张和渗透。与之相似的还有,以饿了么为代表的外卖订餐服务、以滴滴为代表的交通出行,甚至马云所提出的新零售概念,都很明显地体现出互联网信息流通的便利性向网下实体的渗透。这些经济形态都不再局限于线上的网络世界,它们利用互联网带来信息传播的巨大便利,整合线下资源形成新的经济形态,实现人机网、内容网和物联网的有机融合,这已经成为新的潮流和趋势。

 

我国湾区的发展正处在数字经济从互联网向网下延伸的过程中,借此发展趋势,与之结合建设数字湾区就成为未来湾区发展的必然。数字湾区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产物,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动力、互联网平台或企业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人才、资源等集聚现象的总称。

 

从理论上而言,数字湾区既可以附着于地理上的湾区,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共振协同发展,也可以独立于地理湾区而存在,实现“物理分散、网络一体”,突破湾区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检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不难发现地理湾区开放的格局、包容的城市氛围恰恰是孕育居于数字湾区核心的企业或平台的物理基础。例如位于杭州湾范围内的阿里,以其为中心的各类淘宝店、消费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理论上可以分布于全国各地,但在现实中却实实在在形成了江浙沪包邮区的产业集中和汇集于杭州的各类相关产业。

 

数字经济规模目前已非常显著。以微信为例,据《2016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截至2016年底,汇聚超1000万公众账号、20万第三方开发者,直接带动信息消费1743亿元。微信带动社会就业规模达1881万人,其中直接就业466万人,间接就业1415万人。上线政务微信、城市服务、小程序,极大降低移动互联网使用门槛。所有这些数据都是基于微信活跃用户8.89亿这一数字。马化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披露,春节期间微信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10亿。根据数字经济的第一定律梅特卡夫法则,2016年底所呈现的这些数字在当下应该有了指数级的增长。这已非常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产业、人才等集聚的事实。

 

数字湾区概念的提出是数字经济、互联网社会发展的必然。它和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不一样。平台经济里所谈到的平台,是指“一种交易空间或场所,可以存在于现实世界,也可以存在于虚拟网络空间,该空间引导或促成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并通过收取恰当的费用而努力吸引交易各方使用该空间或场所,最终追求利益最大化。”它可以看作是经典经济学“市场”概念的外化,并将其作为利益主体加以考量。很显然,平台经济这一概念无法对当下由于信息技术驱动所带来的信息、产业、人才等资源集中的状态进行有效概括,使用新的概念对已经产生并迅速发展的现实进行命名和总结变得很有必要。

 

与平台经济等概念相比,数字湾区一方面依托于互联网开放的结构,另一方面得益于湾区地理开放的现实条件和由此逐渐形成的城市心态,高度的开放性成为其重要特征。在建设实践中,数字湾区需要始终保持流通的便利性,这意味着道路、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办事程序流程的简化,信息壁垒的进一步破除,融资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等,即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实现信息、人才、资本、资源流通的便利。

 

在数字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大活力的今天,湾区建设必然与这一历史潮流相对接。同时,数字湾区概念的提出也是我国湾区建设的现实需要。利用数字湾区,在一定程度上将能够减少过去湾区经济对地理条件的依赖,从而形成可复制的产业形态和更大的经济引领示范效益。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交网络传播中传播主体行为的演变和规范研究”阶段性成果 。)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